網際網路 實體經濟的未來OMO(餓了麼)

2021-12-30 11:17:30 字數 1726 閱讀 8415

在外賣 o2o 領域,餓了麼推動著網際網路+線下餐飲業的結合,顯示出網際網路+實體經濟的可能性。那麼,未來網際網路+實體經濟如何走呢?

12 月 7 日,2017 年廣州《財富》全球論壇召開期間,餓了麼 ceo 張旭豪接受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張旭豪認為,到下乙個十年,純線上的紅利將消失,網際網路+傳統的產業相結合將演變成線上融合線下的 omo 模式。

《21 世紀》:數字經濟是近年來談論比較多的話題。我們也看到網際網路+傳統產業相結合,出現了一些新的業態。怎麼看未來數字經濟、網際網路+傳統行業融合的趨勢?

張旭豪:過去網際網路圈的流行詞是 o2o(online to offline,從線上到線下)。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到下乙個十年,純線上的紅利將消失,演變成 omo(online merge offline)模式。線上線下不僅僅是連線,更多是聯合、整合,對於**鏈和供給側進行優化。

在深度上,omo 模式要求在供給側進行大幅度改革和優化。比如,外賣領域,o2o 時代只跟商戶合作就可以了,現在要切入商戶的上游鏈條,餐廳商戶的 erp 系統和後台的**鏈系統;而在廣度上,將會出現越來越多消費場景。

舉個簡單的例子,過去兩年移動網際網路發展最快的平台是共享單車。共享單車企業並不像傳統的 o2o 那樣簡單連線單車,還自己定製單車、改造單車,為共享而設計單車,比如共享單車內建定位的功能。這也就是說,線上跟線下融合產生新的使用場景和消費模式,推動了傳統製造業的產品供給變革。

對於傳統企業或者是線下企業來說,如何在滿足新的消費場景基礎上改變自己的經營理念,生產方式和經營方式,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只要做到這些東西,就能從原本的行業脫穎而出形成差異化。

今天,在消費者快速變化和快速公升級的過程中,所有行業都要面臨這樣的乙個問題。

《21 世紀》:現如今,除了通過網際網路+改變商業模式的創業,還有一種技術驅動型的創業。你如何看待這兩者的差異?

張旭豪:任何平台技術都需要強的技術支撐,沒有強的技術支撐平台沒有辦法運作。反過來,純技術的企業如果沒有平台的場景支撐,未來的發展很難有可持續性。今天大的平台具有乙個龐大的資料、使用者和場景,這才能讓開發出來的技術不斷去利用。比如人工智慧,如果缺了資料,特別是活資料、每天在使用的資料,人工智慧是無法優化和提公升的。所以,對於純技術公司來說,如何跟平台和生態進行繫結是值得重視的問題。

而平台型公司自身有很好的資源,所以都會孵化出很強的技術。任何平台類的公司,即使送餐送外賣的,背後都要非常強的技術才能支撐海量的使用者交易。

所以,無論是平台型公司還是技術型公司,未來都會走向融合的方向。

《21 世紀》:現在網際網路賽道的許多專案,總是和創投資本聯絡緊密。從早前的網約車到現在的共享單車,人們似乎都看到資本驅動下群雄混戰,到兩強相爭,最後似乎免不了合併。如何評價這種狀況?

張旭豪:你說的這種現象出現在平台型專案比較多。平台型公司由於要和線下融合,要優化線下的**鏈,對資本的需求特別大。這導致融資能力也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比較重要的能力。但資本也是逐利的,需要在一定時間內得到回報。當行業發展到達一定的瓶頸,行業的滲透率達到瓶頸時,可能就需要整合合併才能符合投資人的利益。

不過,不同領域的情況不同。像叫車軟體已滲透了計程車和網約車的全部需求。但在外賣領域,外賣軟體也只是佔到整個餐飲行業的5%-8%。對於 4 萬億的餐飲市場來說,外賣軟體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品類上,由於有了配送的網路,餓了麼的延展性很強,不僅僅是送餐,而且還可以送鮮花、藥品等其它東西,將送餐高峰時段外的閒置時間都利用起來。這樣的事情一旦做成,它的價值對於投資人的回報非常大。

網際網路壓垮實體經濟?

董明珠說 90後不願意去實體經濟裡工作,在家裡開個 就可以賺錢,乙個月賺一兩千不用受約束,不用打考勤,這一代人對整個國家實體經濟的發展是有隱患的,不僅僅是 模式給實體經濟帶來衝擊,它給整個社會都帶來了衝擊。我們不能把實體店的減少等同於實體經濟不行。電商的出現只是給人民提供了一種更為方便 快捷的購物方...

網際網路經濟的未來

最近這幾年網際網路發展得非常迅速,但是事物的發展不可能都是一直向上。在最近的一些經濟論壇上,很多網際網路大佬發表了驚人之語。馬雲說 未來三年我們也許就不在了。劉強東說 風口至少5年,但不是在網際網路而是在傳統企業。很多資料也支撐這個觀點,中國網民的增速下降到6 網際網路普及率到了50.3 而美國也不...

網際網路 的未來發展

從現狀來看,網際網路 處於初級階段,是個都在熱談但是沒有落實的理論階段。各領域針對 網際網路 都會做一定的論證與探索,但是大部分商家仍舊會處於觀望的階段。從探索與實踐的層面上,網際網路商家會比傳統企業主動,畢竟這些商家從誕生開始就不斷用 網際網路 去改變更多的行業,他們有足夠的經驗可循,可以複製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