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組成原理筆記1 基礎概念丶效能指標

2022-02-02 22:38:23 字數 2208 閱讀 6526

目錄計算機軟體系統

計算機系統的層次結構

效能指標

微處理器發展:微型計算機的發展以微處理器技術為標誌

作業系統位數:其所依賴的指令集位數

單指令流&單資料流(sisd):馮諾依曼體系結構

單指令流&多資料流(simd):陣列處理器,向量處理器

多指令流&單資料流(misd):實際上不存在

多指令流&多資料流(mimd):多處理器丶多計算機

馮諾依曼計算機(以運算器為中心)

現代計算機系統(以儲存器為中心)

主機包含cpu(運算器,控制器),主儲存器

外設包含i/o裝置,輔助儲存器

功能部件-運算器和控制器

運算器核心為:算術邏輯單元(alu)

功能部件--儲存器

\[總容量=儲存單位個數(行數)*儲存字長(列數) bit=儲存單位個數(行數)*儲存字長(列數)/8 byte

\]因為n位位址----->2^n個存在單元

\[系統能支援的最大容量=2^n*儲存字長(列數)

\]機器字長:計算機一次整數運算所能處理的二進位制位數

cpu時鐘週期:又稱**週期

\[cpu時鐘頻率(主頻)=1/cpu時鐘週期

\]cpi(clock cycle per instruction):執行一條指令所需的時鐘週期數

\[該指令耗時=cpi*cpu時鐘週期

\]\[cpu執行時間=cpu時鐘週期數/主頻=(指令條數\times cpi)/主頻

\]一些指標:

mips(million instruction per second):即每秒執行多少百萬條指令

\[mips=指令條數/(執行時間*10^6)=主頻/cpi

\]mflops(mege floating-point operations per second):即每秒執行多少百萬次浮點運算.

\[mflops=浮點操作次數/(執行時間*10^6)

\]gflops(giga floating-point operations per second):即每秒執行多少十億次浮點運算.

\[gflops=浮點操作次數/(執行時間*10^9)

\]tflops(tera floating-point operations per second):即每秒執行多少萬億次浮點運算.

\[tflops=浮點操作次數/(執行時間*10^)

\]資料通路頻寬:資料匯流排一次所能並行傳送資訊的位數

吞吐量:指系統在單位時間內處理請求的數量

響應時間:指從使用者計算器傳送乙個請求,到系統對該請求做出響應並獲取它所需要的結果的等待時間.

計算機組成原理 1

儲存器有主儲存器和輔助儲存器之分,主機中只包括主儲存器,而不包括輔助儲存器。主儲存器由ram和 rom組成,對於微型計算機而言,是指插在主機板上的記憶體條和其他儲存晶元。輔助儲存器側是硬碟,軟盤,光碟等儲存器的總稱,他們處於主辦之外,屬於外部裝置。單匯流排 單匯流排 系統匯流排 按匯流排上傳送資訊的...

計算機組成原理1

數字計算機的主要特點 按位運算,並且不連續地跳動計算。模擬計算機的特點 數值由連續量來表示,運算過程也是連續的。數字計算機分兩類,一為專用計算機,二為通用計算機 其分類的依據是 根據計算機的效率 速度 執行的經濟性和適應性。儲存容量 儲存器所有儲存單元的總數 資料字 計算機字 w 代表要處理的資料 ...

計算機組成原理(1

計算機組成原理 第一章 概論 1.世界上第一台電子數字計算機是eniac 1946 2.電子計算機的發展 第一代 1946 1959 電子管計算機 電子管為基礎器件 延遲線作為儲存器 第二代 1959 1964 電晶體計算機 電晶體成為基礎器件 磁芯儲存器為儲存器 第三代 1964 1975 小中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