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元件又一話 電容篇

2022-02-21 18:01:46 字數 3717 閱讀 2760

1、那些貼片電容

選用貼片電容的時候,比較迷惑的應該是它的材質,什麼c0g,什麼x5r,什麼y5v。。。不就是個電容嘛,搞這麼複雜。。。

困惑了沒多久,老工程師告訴我,選c0g就行了。可上星期一同學問起這事來,說是面試的時候被問到了。。。這才重視起來,為啥啊?

就搜之下,找到下面這張灰常有說服力的圖。

先說明,x5r,x7r,y5v,z5u,c0g(也常叫np0)。。。。等等這些,都是陶瓷電容,這些名字是乙個叫eia的組織給起的,他們的最大不同之處就是溫度相關效能變化。

從下面兩張圖可以看出個大概:

明白了吧?雖說都是貼片陶瓷電容,據說是因為他們層間用的電介質不一樣,所以他們講就呈現出不同的溫度特性。這些陶瓷電容的容值和誤差(生產誤差,不是每個都能造一樣的)都是在25℃,即室溫下定義的。當他們工作溫度不在室溫下時,不管是加熱還是冷凍,他們的容值都會發生改變。

eia定義如下:

估計會有些好奇,為啥沒c0g(np0)。我也暫時不明白,但是,c0g和他們幾個最大區別是,c0g是一類材質,上面列的幾種都是

二、三類材質。

說說他們的用途:

c0g(eia code) 或者叫np0(產業習慣稱呼) 所用的材料一般收到溫度影響比較小(negative-positive zero),溫度係數在0±30ppm/℃以內,電容值隨頻率和電壓變化小於±0.05%。正因為c0g/np0 所用的電介質lose比較小,所以呢,多會用在濾波器,時鐘電路,還有晶振匹配電路中;高頻特性較好,最高可用到g bit級的電路中。但是這類電容容值比有限,一般<10nf.

其它常用的一類電介質材料:p350,n1000/m3k.

x7r是在工業中被廣泛採用的一種溫度穩定型電容器,具有中等介電常數,電氣效能較穩定,在溫度、電壓等改變時,效能變化並不顯著,適用於隔直、耦合、旁路與容量穩定性要求不太高的鑒頻電路。在使用溫度(-55℃~+125℃)範圍內容值變化率在±15%以內,老化率為10年1%。x7r是一種強電介質,所以這種電容一般在100pf~2.2uf。

y5v這種材料具有較高的介電常數,常用於生產比容較大的大容量電容器產品,可以用小的尺寸做大容量的電容,但其容量穩定性較x7r差,容量、損耗對溫度,電壓等測試條件較敏感。y5v是一種普通用途的電容器,在使用溫度(-30~+85℃)範圍內容值變化率較大,+22/-82%以內,老化率為10年5%。容值範圍 1000pf~10μf。

2、另乙個深奧話題--------esr(equivalent series resistance)

你可以直接把它看做電容的內阻,或者你可以認為是有乙個電阻和它串聯在一起。這個電阻就是esr。

乙個理想的電容應該是沒有loss的,同時,它的esr應該為0,它應該呈現完美的容性。它對交流訊號的相位(phase)應該是沒任何影響的。。。唯獨不應該的,這是個真實世界,沒那麼完美的玩意。真實的電容,除了有esr特性外,還有esl特性(感性)。

這裡我們說說esr,因為。。。好吧,是因為我對esl了解還不多。。。

還是略微提下吧,對於esl,有這麼一段話:esl經常會成為esr的一部分,並且esl也會引發一些電路故障,比如串連諧振等。但是相對容量來說,esl的比例太小,出現問題的機率很小,再加上電容製作工藝的進步,現在已經逐漸忽略esl,而把esr作為除容量之外的主要參考因素了。

開講esr。其實總結為一句話,esr越大,在電容上浪費的能量就越多。發熱量q=i²*r。r即esr。

電容的q值計算方法為:q=xc/r。其中xc=1/wc=1/(2*pi*f*c),r為esr。

明顯的r增大,q是減小的。

而q的倒數就是聞名遐邇的tan(δ),也就是tan(δ)=esr/xc。。。於是乎,esr越大,tan(δ)就越大,浪費電越多。。。又說回去了。。。

好吧,考慮esr對我們設計有什麼用呢?看下面一段話:

主機板上的每個電容,設計時一般是按最大負載時的工作情況來設計的,因此,在大多數情況下,只要更換和原電容引數值相等的電容即可,當然,如果追求超頻性或穩定性,可以適當提高一些。

attention!

這裡有個誤區:原引數值指的主要是什麼?大多數人可能以為是電容的容量。其實你錯了。在高頻開關電源中,決定電容取值的主要引數是耐壓及esr(等效串聯電阻),而不是容量。電容的容量,只在訊號發生、高通、低通、帶通等幾類電路中有意義,而在濾波方面並沒起多大作用。

電源的穩定性,主要體現在紋波電壓的大小,一般情況,cpu的供電要求在輸出最大負載電流時,紋波電壓低於100mv,最大

負載電流可以這樣計算:

假如某cpu的最大功耗為90w,核心電壓為1.5v,那麼最大負載電流為:90w/1.5v=60a

假設最大紋波電壓為100mv,則要求電容的esr值:

esr < 100mv/60a=1.66mω

這樣的啊,如果我們選用ncc的kzg系列1500uf/6.3v的電容來做濾波,查pdf文件得知,該電容的esr值=26 mω,這樣就至少需要16只電容(26 mω/16=1.625 mω)才能勝任濾波的工作;如果改為kzg系列3300uf/6.3v的,其esr值=12 mω,那麼只需要8只電容即可(12 mω/8=1.5 mω); 如果選用ncc的ps系列固體電容會怎麼樣呢?2.5v/1500uf的,查pdf文件得知,其esr值為8mω,4v/820uf的esr同樣為8 mω,因為cpu的核心電壓僅為1.5v,所以這兩款電容均能勝任,經計算,只需5只固體電容即可勝任此工作。(8 mω/5=1.6 mω)。現在知道,為什麼老式的主機板採用上千uf的鋁電解電容,而新式的主機板只採用幾百uf的固體電容了吧。也知道,為什麼有時換了比原容量大幾倍的,仍然不能保證系統穩定的真正原因了吧.

看完這段文章,我想大家也能夠為自己的主機板選擇合適的電容了吧(只要耐壓大於供電電壓, esr小於原電容的標稱值即可,容量大小是不需考慮的的。)

怎樣理解上面的問題呢?我們再舉乙個例子:

例如,兩顆功耗同樣是70w的cpu,前者電壓是3.3v,後者電壓是1.8v。那麼,前者的電流就是i=p/u=70w/3.3v大約在21.2a左右。而後者的電流就是i=p/u=70w/1.8v=38.9a,達到了前者的近一倍。在通過電容的電流越來越高的情況下,假如電容的esr值不能保持在乙個較小的範圍,那麼就會產生比以往更高的紋波電壓(ripple voltage) (理想的輸出直流電壓應該是一條水平線,而紋波電壓則是水平線上的波峰和波谷)。對於3.3v的cpu而言,0.2v漣波電壓所佔比例較小,還不足以形成致命的影響,但是對於1.8v的cpu而言,同樣是0.2v的紋波電壓,其所佔的比例就足以造成數位電路的判斷失誤。

那紋波電壓(電流)和esr有嘛關係?

ur=esr*ir

而在開關電源輸出端,隨著開關頻率的低到高紋波電流一般是負載電流的20%~40%。如果負載8a時,紋波電流應該是1.6~3.2a。單顆電容的紋波特定溫度頻率下電流引數是1~2a。所以8a的負載要有3顆電容併聯。

對於電容的紋波電流跟頻率和溫度有關係,一般電解電容都有乙個頻率和溫度的紋波電流補償係數。所以在較高溫度下紋波電流會減小,較高頻率下,紋波電流會增加。

未完待續。。。

電子元件又一話 電感篇

1 電感和磁珠 話說,電感什麼的,最是神秘了。小時候玩馬達,拆那個磁芯轉子拆的不亦樂乎啊。後來。後來沒了,突然發現高中物理都忘記了唉,杯具。好吧,那時候對電感的認識只是停留在電路圖上。直到後來,某天,老師告訴我,電感就是在一塊小磁鐵上饒些線。不解,但是有個大概印象了,算是比紙上談兵進了一小步。磁珠是...

電子元件又一話 電感篇

1 電感和磁珠 話說,電感什麼的,最是神秘了。小時候玩馬達,拆那個磁芯轉子拆的不亦樂乎啊。後來。後來沒了,突然發現高中物理都忘記了唉,杯具。好吧,那時候對電感的認識只是停留在電路圖上。直到後來,某天,老師告訴我,電感就是在一塊小磁鐵上饒些線。不解,但是有個大概印象了,算是比紙上談兵進了一小步。磁珠是...

電容篇通識一

鉭電容 1.容值越大,esr越小,越容易失效,一般需要降額50 以上,在熱插拔的電源濾波禁止使用鉭電容 2.電源電壓波動要求不能超過5 雜訊頻段主要集中在100khz 5mhz,假設電流波動不超過50 動態阻抗det z det v det i,再選擇一款電容,檢視它在100k下的esr是多少,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