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路如何走得更遠

2022-02-23 11:58:09 字數 1481 閱讀 2334

首先,你需要在合適的年紀進入了這個行業,比如25歲前。這樣你才會有充足的時間視窗,30歲左右的同學如果考慮轉行it,則一定要謹慎。

進入it行業後,初期最重要的兩個選擇就是工種和平台。個人傾向於優先考慮工種,畢竟做自己感興趣的工作幸福指數會高一些,而且變牛逼後重新選擇平台的肯定比重新選擇工種容易很多。所以,在25歲左右就應該確定下來自己的職業方向(開發,測試,運維,產品,運營,銷售...)。

下一步就是盡快積累自己的一萬個小時,讓自己成為這方面的專家。整個過程差不多要花費3~5年左右的時間,這裡說的一萬個小時一定是自己不斷的專研和學習的時間,而不是複製貼上的時間(很多人雖然工作了3~5年,但做的一直是碼農的工作,這樣最多就是**的熟練工)。只有不斷鑽研突破才能讓自己具備核心競爭力,同時也是自己進一步發展的基本條件。如果達到了這樣的程度,後面你即使不繼續努力都可以混到35歲。

如何做好一萬個小時的積累?答案是不斷的跳出自己的舒適區,嘗試新的挑戰。從負責基本模組到負責核心模組,再到承擔整個全域性和架構性的東西。如果你一直做某個單一功能,同時還沒有往深度或廣度去持續提高的話,就比較危險了(身處成長型公司會在這方面更有優勢)。

這個階段結束後,你需要具備這樣的條件:

1,對自己的這塊領域非常熟悉,能解決絕大部分問題,成為大家眼裡的大牛;

2,成為團隊的核心成員,或者是leader重點培養物件;

3,更好的了解自己,有自己的一套系統工作的方法,同時具備核心競爭力。

一般情況下,如果在30歲左右還沒有達到這個階段的話,基本就是等著被淘汰或者轉型了,反正路不會太好走了,也自然不用繼續往下看了。

1,通過持續的輸出建立行業的影響力,讓更多的行業人士認識你。比如出書、撰寫部落格、知乎答題、公眾平台等等,都是比較好的方法;

2,多參加交流,認識行業內其他的大牛,並且建立這樣的圈子。這樣能夠擴充套件自己的視野,對個人發展很有幫助,牛人都是惺惺相惜的;

3,嘗試走到決策層(包括技術決策),同時培養自己的產品和商業意識(這點很重要,很多技術不錯的同學就是在這裡掉隊的),感覺做產品的同學在這方面有天然優勢。

注意:決策層不等於管理層,管理只是進入決策層的乙個途徑,而純管理人員也是沒有任何前途的,也是最容易被乾掉的。

上面的事情都是需要長期堅持去做的,而且還需要一定的運氣。如果做得不錯的話,基本上可以去這個行業的任何公司,而且不需要找獵頭或者投簡歷。同時職業發展只有上公升到決策層,才能夠做很久很久,當然承擔的責任也會更大。這個時候如果井挖好了,工作以外還會有乙份額外收入,那麼生活也會更輕鬆一些,也能夠讓自己有更多的時間規劃進一步的發展。

總結就是:前面培養挖井的能力,後面就要給自己挖井了。否則你就要一直去挑水,總有你挑不動的時候。除非你前面拼命的挑水,然後存很多很多水(錢),但是誰知道你後面需要多少水(錢)呢?最後非常重要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保重身體,別在井還沒有挖好的時候倒下了。

如何走得更遠?

這是大三上,一直會考慮的問題。就乙個 在這次招聘專場上 的而說,我是為廈門小魚網服務的,面試過程,這家公司要的就是你的學習態度,以及自信。很多大四的學生拿著簡歷,雖然簡歷滿滿的,但說話卻不自信,不知道自己要什麼?而是希望該公司可以給他什麼?今天面試的人有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有人說他想做什麼?想拿高...

只有學習才能走得更遠

很多人都在比,有的在和自己比,有的再和別人比,可比來比去總覺得沒有乙個盡頭。在和自己比的時候,人們最喜歡用的一句話是 看看昨天的你和今天的你,只要有進步就是成功了。其實這句話是不對的,雖然你今天比昨天有了一些進步,但是你旁邊的人比你進步得更快,所以你還是落後。所以和自己比,是在安慰自己。在和別人比的...

飲水總要思源,才能走得更遠

1.案例 居里夫人常與丈夫一起做研究,大部分成果是居里夫人的。然而諾貝爾獎提名時,卻不把居里夫人名字放進去。老公堅持 沒有太太名字,我也不申請 這才勉強加進去,還說居里夫人只是老公的助手。2.案例 為我做宣傳影片的女老師,卯足了勁做了乙個多禮拜,出來效果不錯。沒想到,系主任自己掛名導演,而放給校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