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分層走班教學的思考

2022-03-21 13:31:07 字數 4618 閱讀 3373

摘要:隨著教育的發展,課改的需要。分層走班制在我國有些地區的實驗有幾年的時間了,我校也根據自身的情況在初三年級採取了這一教學模式。我也有幸參與其中,本文試從其內涵、執行模式、利弊及措施作一簡單論述,使之能更好地推廣使用。

一.分層走班制的背景

一直以來,學校的教學活動是以班級為單位來展開的,三年的時間學生是在乙個固定的班級中完成自己的學業的,基本固定的老師、同學以及教學環境固然有它自己的優勢,而且也是目前教育的傳統模式。在平時的教學中,雖然教學過程是統一的,教學步驟是一致的,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表現卻是千差萬別的,思維活動方式不同,情感活動的樣式各異,意志活動的強弱不一樣,學習的過程和方法也不一樣。因此,在固定的班級上課,會出現班級裡學生成績參差不齊,導致「學優生」吃不飽,「學困生」吃不了,授課教師又必須在計畫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的尷尬局面,相信這也是很多老師面臨的實際問題。

如何在班級授課制的教育背景下有效地解決學生個體差異問題,真正實現因材施教,是現代學校教育所面臨的重要課題。個性化教育是現代教育的乙個重要特徵,要發展學生的個性,必須承認學生發展的不平衡性和差異性,承認學生具有選擇和發展的權利,承認學生有選擇課程的權利。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展開和進一步深入,面對變化了的教育教學實際,為真正貫徹落實素質教育面向全體的方針,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我校積極探索新形勢下課堂教學的改革。

二.分層走班制的原則與實施過程

所謂「分層教學」,就是根據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能力水平、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等,將乙個教學班的學生分成若干層次,再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則,有針對性地分層備課、分層授課、分層指導、分層練習的一種教學模式。由於我校只在數學、物理開展分層教學,其餘學科仍在原建制班上課,同時,考慮到我校教室、師資的具體情況,採用流動式、異班同層走班上課,所以稱為「分層走班制」教學模式,在實施分層走班教學的過程中,原建制班保持不變。

分層走班制在實施過程中遵循以下原則:課程設定要有科學性、針對性、實效性;學生分層要有全面性、自主性、變通性;教師在授課時要有差異性、互補性;我校在總結了原初二的學習成績、並聽取了初三部分學生和老師的意見後,決定在本學期先將數學、物理進行分層走班教學的試點。接著分別召開學生、家長、教師的研討會,具體的討論學生如何分層、教師如何分工、班主任如何管理;並達成共識,形成初步的實施方案。

在做好前期的學生、家長、老師的工作後,將相鄰的兩個班進行重組分成a、b兩個不同層次的班級。班主任根據學生的數學、物理成績和學生自己的意願相結合的方式來重組。a、b班分別有乙個老師教授數學或物理,其餘課程仍在原來的班級上課。a、b兩班保持相同的教學進度和課時數,只對部分教學目標和難度有所調整,以適應不同的學生的需要。當然a、b班的學生組成不是一成不變的,會根據任課教師的反饋和評價以及學生自己的意願進行相應的變動。

一年時間過去了,本屆初三也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了,回顧一年的物理分層走班教學不僅僅是學習成績上的提高,無論老師還是學生都有著很多新的認識、很多的得與失,下面將把我在平時對於分層走班教學的思考進行整理。

三.分層走班教學的優點

1.便於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發展。

古時候,我國教育家孔子就已經提出基礎教學「因材施教」。而當前的教學新的理念就是要讓學生學習產生實質性的變化,提倡和發展多樣化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習目標自我確定,學習方法自我選擇,學習過程自我調控,學習效果自我反饋。使學生的主體意識、能動性和創造性不斷發展。

初三的學生在學習能力、學習方式等方面已經有了一定的差異,而且初三學習更多的是複習、是對以前的學習再回顧,因此學習差異更大。分層走班教學可以將原來兩個平行班重組,使得學生之間的差異變小,學習水平更接近,可以較好的解決「學優生」吃不飽,「學困生」吃不了的問題。

a班的學生平時可以在掌握必須的基本教學內容上,再側重與學生的能力上有所提高,培養他們的自學的能力。特別是在講解習題時a班基礎較好可以節省很多時間,這是教師可以分析重點、難點、a班學生易錯點;有時也可以讓學生之間互相分析問題所在,互相解決問題。總的來說就是非常靈活、機動、有的放矢,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反映隨時對教學作出調整。而有時我也在平時的教學中有意識的加強學生講解問題、分析問題能力的培養,上課時有的問題不是非老師講解不可的,我就會把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之間互相學習、交流。在有一次公開課上,學生的表現開始還讓我很擔心、猶豫,但到後來,學生的發言與講解連我都感覺意外。以後的課上有時我的時間很少,但教學效果卻有增無減。

有一點需要強調的是即使在a班老師要面對的是仍然是大多數學生,不能因為是a班都是基礎較好的學生,就盲目的提高上課的難度與層次;這樣做反而會適得其反,結果只有少數幾個學生能夠跟的上,大多數學生就只能雲裡霧裡了。所以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而調整。

而b班的教學剛開始讓很多老師很擔心,擔心課不好上,教學效果也會很差。有的老師直言不諱:上b班的課很沒勁,本來就差,認不認真上課都沒關係。於是我們就加強b班的備課,調整教學目標,降低難度使得學生也能找到學習的成功和樂趣。慢慢地學生也能理解老師的用心良苦,師生之間的配合也越來越好,這點讓我們很受感動。

一段時間後的考試也驗證了這一點,原來有的學生基礎不好,上課還要聽老師講其它的知識,最後什麼也沒掌握好,考試結果可想而知。分層走班以後對於b班學生來說基礎成為主要教學目標,基本問題解決了你才可能去思考其它問題。在調整了教學目標和內容之後,學生開始在考試中嚐到甜頭,感覺自己上課能聽得懂,會做題了,學的知識在考試中也能派上用場。比如女生甲平時學習認真,但數學和物理是她的弱項,她主動要求在b班上課,經過半個學期的學習,她的數學和物理有了較大的進步,在b班中名列前茅,她的成績在a班中也處於中等位置。因此學生在考試中有了進步後比以前的學習勁頭更足,他們也體會到了分層走班帶來的好處。

2. 交流與競爭,激發學習的興趣

在剛開始分班重組時就明確強調了a、b班不是固定不變的,根據學習的況進行調整。無形中也就給a班學生增加了壓力,不能讓b班的同學超過;同時也給b班學生帶來了動機和機會,學的好我可以超過a班的同學,也可以進a班。因此這種a、b班調整制度會讓學生之間形成良好的競爭氛圍,讓學生意識到通過自己的努力是可以實現自己的目標的。我班一男生學習成績中等,但腦子靈活就是不用功,考試也是忽上忽下,因此每次考試後在調整人數時都有他,原來在a班考試後他就回b班,下次就又回到a班。如此反覆有一學期,在我找了他分析以後他也明白自己的問題是動力不足,回到b班之後才知道認真學。在這之後他也居安思危,有了動力之後在a班也站穩腳跟,並且成績穩中有公升。

同樣教師在a班或b班上課時面對的是原來兩個班各一半的學生,剛開始大家都發現上課的氣氛有些壓抑、沉悶,原因是兩個自然班的學生不熟悉,有些拘謹,上課放不開不敢發言與表現。這樣的氣氛當然不利於課堂學習的效果的。於是我在上課時除了更好的備好課之外,也在想如何把缺點變成優點,所以利用學生不熟悉、但都爭強好勝、為自己班爭光等特點,充分挖掘學生內在的潛力與競爭力。經常讓原本兩個班的學生進行發言、做題、作業、考試、課堂表現等方面比拼,做得好的表揚與讚賞,不好的加以指出並鼓動。不管是a班還是b班都是具有很強的求勝慾望,有時b班還會更加明顯。有次考試我把成績在班上公布以後就講課了,但是下課後意想不到的是學生自己就較起了勁,都爭著說下次考試一定能夠獲勝,作為老師的我當然也會很欣慰。

總之,一年下來分層走班制的實施的確給我們老師和學生都帶來了很多,讓很多學生有了學習的樂趣和動力,讓老師對自己的教學有了新的認識。作為乙個嘗試,當然這其中也有一些需要改進和總結的地方。跟傳統的班級制相比,我校的分層走班制的實施還有一些需改進之處:

四.分層走班教學的不足之處

1. 班級的管理難度加大

因為是相鄰的兩班進行走班教學,所以不可避免的出現學生走班、串班的現

象,只有數學和物理進行走班,其他科目仍在原班上課,學生需要把自己的學習用品帶齊到相應的班級上課,這樣給原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帶來了難度,原有班級的一半學生不在班上,而班級裡還有一半不是本班的學生。因此班級的紀律、衛生、作業等等方面都比以前要困難。到後面甚至出現兩個班主任相互埋怨的情況,那就是班級中有時出現的狀況並非本班學生所為。因此要解決以上的矛盾,必需要班主任之間進行溝通和理解,意見要統一。我和另乙個班主任之間的協調工作就做得不錯,首先要理解,做好困難的準備。其次就是先教育好本班的學生走出去代表的是全班的形象,在別班和本班的各方面評價等等都是一樣。在別的班做的好的或是不好的都跟在本班一樣。在別的班要服從別的班級的管理。再就是每個班主任要有同時管理兩個班的意識,兩個班都有兩個班主任,誰管都一樣。兩個班都是我的學生。能做到這些有時壞事也會變成好事,兩個班主任可以相互彌補不足,發現更多的不足之處,聯手把兩個班級管理好。到了後期管理工作甚至比一人管乙個班更加輕鬆。

2. 教師的教學難度加大

我校的教師都是a班、b班都上,因此每一節課都要準備不同的教學案,設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制定不同的教學計畫,準備不同的作業等等。特別是在後期的複習過程中關於複習的習題準備就更要費一番心思了。當然這樣做也會使得上課時比以前要更加輕鬆。效率也會增加。所以老師們雖然比以前辛苦但卻是值得的。

3.      課時難保證,影響教學進度

我校只有數學和物理進行走班教學,而當初在制定課程時只考慮到兩個班同時上數學或物理。當由於學校的一些活動、或是放假等方面的影響,必然使得部分班級的課程被擠掉,而課程表是不能改的,否則會牽扯更多的班級與老師,所以被擠掉的課程自然就不能彌補。只能老師自己去加快進度、調整計畫,這樣肯定會影響教學效果。因此在開始分層走班時關於課程的安排要考慮到這些因素並作出適當的調整。

在分層走班教學時有些工作應該重視起來,比如:學生的思想工作,一般我們認為學生一定都想去a班,但實際上有的成績中等生卻想去b班,原因是在b班能名列前茅,有成功的感覺。而經了解這樣的對自己學生多是對自己要求不嚴,沒有太大的學習動力所致。所以在調整學生時要重視學生自己的感受的同時老師還要做適當的分析,能夠和學生達成一致。

分層走班制是推進素質教育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雖然學校進行了嘗試和實驗,而在這過程中老師們付出了很多努力,同時也收和獲了很多。過程中雖出現了一些問題和矛盾,我們相信通過學校和老師、學生的共同努力,分層走班制會越來越成熟。

關於前後端分層測試的思考

關於前後端分層測試,也就是常說的是否需要對於前段和後端分開測試,專門的測試人員負責前段頁面測試,專門的測試人員負責後端介面和工具測試 個人認為,前後端整合測試與分開測試佔比應該7 3的關係,即我們在測試過程中,可以按照以下方式 1.正向 反向 和可以從前端發起的邏輯 與後端介面有關係 可直接從頁面整...

軟體分層的思考

先來看一棵樹,有樹幹,樹枝,樹葉組成。樹是乙個整體,我們可以很清晰的識別到一棵樹。成千上萬的樹葉通過樹枝管理起來,非常的整齊。樹枝管理樹葉的結構是一種樹形結構。如果沒有結構化的樹幹樹枝來組織樹葉,樹葉散落一起,樹葉就會非常混亂。樹形結構非常好的管理了複雜性,樹形結構是大自然創造使用非常普遍的設計,你...

關於大公尺時代提高班的深刻思考 (6)

今天是我來到大公尺時代的第四天。通過這幾天與提高班學生的接觸,我發現在這學習三年或者四年的同學們,絕大部分都是因為公尺新江老師的感染才來到了這裡學習。今天採訪到的是一位在這學習第四年的師姐。師姐大學已經畢業,大學時期學的專業是心理學,但卻跨界做了計算機行業。其實在提高班,這種跨界現象還是佔了很大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