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

2022-04-02 02:12:09 字數 2985 閱讀 6600

如何才能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

專注是一種「帶有潔癖的進取」,

乙個專注的人永遠做著他

「此刻能做的最好的事」。

喜歡打麻將的人,喜歡打遊戲的人,喜歡看**的人,在這點上都是明證。他們做起各自愛的這些事來,一定是全神貫注,心無旁騖,經不得一點打擾。

當然專注也並不是娛樂活動的專屬,想像一下,數學家研究數學、**家寫**、藝術家揮毫作畫的時候,也一定是能沉下去,十分專注。

但可能有人會說,我上班有時候也專注,但想想還是不夠喜歡這個工作。這可能便是乙個判斷的誤區。什麼叫喜歡的職業?愛得死去活來,天天上班像開 party,才叫喜歡嗎?

當然不是,愛事不像愛人,不需要荷爾蒙亂飈,不需要特別亢奮,你如果能靜下心來投入地去做,就是和這件事有緣了。

反之,如果你一開始就預訂乙個很高的期望,一定要多麼多麼喜歡的事才去做,不好意思,這樣的事,你永遠都找不到。

乙個新手仰望乙個高手,往往會生出這樣的疑問: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堅持,您怎麼做到的,不覺得枯燥不覺得苦嗎?

高手嘿嘿一笑,他知道沒法向乙個菜鳥解釋惟有精深才能體會的樂趣,這種感覺必須親歷。對之如痴如狂還來不及,何苦之有?

所以大多數時候,我們是把重點搞錯了,把因果搞反了,結果就現在了乙個解不開的結裡面,掙扎不去。

就說「如何才能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 」這個問題,嚴格來講就是乙個自相矛盾的問題。

因為「找」這個詞,就暗含著一種到處去尋尋覓覓的意思,也就是不扎根一處,這裡敲敲那裡打打。

那麼試想,這種淺嘗輒止的做派和必須深潛下去的樂趣當然是自相矛盾的。所以困在這樣乙個問題裡的人,是永遠得不到答案的,他就困在了自己的思維悖論裡,四壁光滑,怎麼也爬不出來。

所以,不如換一種問法,才有助於困境的解決,那就是:如何才能專注呢?

如果你能專注,那麼意味著,你能審慎而不是輕浮、投機或者草率地去觀察、體驗和處理一件事情,也就意味著你能給自己創造許多大多數人不曾有的品味深度樂趣和成就感的機會,換句話說,你已經在親手打下乙份既熱愛又勝任的事業的基石。

當然專注是伴隨著挑戰的。也正是挑戰召喚著乙個人的潛能和勇氣,去刺激他不斷地突破自己。

就像乙個良好的遊戲設計,必然會隨著玩家的資源和能力提公升來配伍相應的遊戲難度,在乙份事業構築的過程中,這種愈走愈艱難但也愈興奮的過程也一定是如影隨形。而如果乙個人一直就對挑戰退避三舍,那麼他也就自動失去了「喜歡做一件事」的權利。

這年頭,專注的能力是一種絕對的稀缺品。舉個或許不太恰當的例子,同樣一本書,如果紙質書賣30的話,那麼電子書很可能不到10塊,那麼購買紙書者所多支付的**,可以不必理解為是紙張和印刷成本,而更可理解為「專注的價值」。

因為與閱讀電子書相比,閱讀紙書更貼近閱讀習慣,且受其他訊息干擾少,所以更容易集中注意地去閱讀,讀完的機率也更高,因此很多人更願意多花二十幾塊錢來買同一本書的紙質版。

同樣的,今天很多人喜歡在網路上報課程,參加各種社群,訂閱各種收費欄目,明面上,是熱心好學的驅動,在暗處,我看到的是「專注自信力」的崩塌。許多人因為網際網路和智慧型手機而養成了注意力渙散的毛病,他們甚至可能連完完整整讀完一本書或者半本書的能力都沒有,所以當他們發現自己無法獨自一人去完成需要專注才能完成的讀書挑戰時,就另覓它途。

比如報網路課程買的其實是外部時間的約束和理解難度的降低,參加學習社群買的是模範者的正面激勵和同病者的互相慰藉,而訂閱收費欄目當然有吸收牛人新鮮智識的功效,但另一半也要歸根於付費帶來的「我畢竟有所投入」的心理安慰。

但這樣的選擇也頗有些「飲鴆止渴」的味道,因為這種寄望於通過網際網路來學習的舉動使他們本已分散的注意力更加破碎,使他們本就薄弱的心智更加無所適從。

與其病急亂投醫地填塞被各種營銷話術包裝過的形形色色的所謂乾貨、法門、套路,不如心平氣和地回到這個基本的問題:我有專注的能力嗎?

這個問題本就不對。讀書沒有快慢之分,只有專注和不專注之分。乙個人讀書非常專注的時候,是忘記掉時間的,因而根本不會管快和慢的問題。

快還是慢,完全取決於在那種心流狀態下,閱讀者的大腦與書上內容這兩股資訊流是如何進行激烈而微妙地互動的。可快可慢而無定法,時快時慢而無定則,才是閱讀的最佳狀態。一味求快則不達,一味求慢則又顯造作。所以忘記時間,記好你手頭的事。

還有,乙個人專注的時候是「無我」的。在這種狀態下,他根本不會考慮這件事對自己會帶來什麼樣的得失,得到什麼樣的結果。正如很多運動員常說的那句話:「享受比賽」。「享受比賽」就是一種專注。投入到「賽場」的環境裡面,投入到每乙個具體的挑戰本身,才能做到專注。

如果反過來,你做事的時候,都要計算成敗得失,要去想投入了多少時間成本,花了多少錢,會不會被人嘲笑這種問題,那麼完了,你便不可能讓自己「沉」下去。「無我」是「專注」的不二法門。

再有,乙個專注的人永遠做著他「此刻能做的最好的事」。此刻最好的事未必是未來回頭來看比較好的事,甚至可能是不堪的事,但是它只要是你現在「能做」的事裡面做好的,那麼你就可以毅然決然地去做它,這總比在兩個選擇前反覆遲疑猶豫不肯邁出一步要好,也總比總是好高騖遠而不肯腳踏實地一點點地往前拱要好。

但如果當前你還不具備跳槽的資本,那麼剩下的選項就是繼續好好幹活,不斷提公升自己,這便是你「此刻能做的最好的事」,你便要專注地把手頭的工作做好,而其他什麼自怨自艾乃至生不逢時、懷才不遇、嫉賢妒能的心態都是沒有必要且可能有害的。

最後,專注的能力一定是跟「無聊」說再見的。專注是一種「帶有潔癖的進取」。而精神世界中的「無聊」就像物質世界中的「白色汙染」一樣,是難以降解又無處不在的垃圾。

「無聊」自帶有一種消解的力量,它引誘人們放棄抵抗,放棄**;它又有很強的繁殖力和傳染力,永遠不缺不懷好意的炮製者和傻了吧唧的同聲附和者。不可否認,無聊也有無聊的藝術,也有無聊的真知,但由於分布實在太稀疏,所以只能絕大多時候將其拒之門外。

說得簡單點,拒絕無聊就是保持一種資訊的品味,而保護自甘墮落的脆弱人性免於過於頻繁的考驗。

以上四條,便是我自己在學習很多教訓和經驗後得到的一點關於專注的心得吧。

做自己喜歡的事

做自己喜歡的事,似乎是乙個偽命題。無論什麼事,基本上都有有趣的部分,也有繁雜無趣的部分。裝修自己理想的家,在最終裝修完成之前,難免有一大堆細瑣麻煩的事情要處理。即使是談戀愛,兩個人,兩個家庭也難免有各種分歧衝突,磕磕碰碰。寫 在成功解決複雜問題的時候,令人感到愉悅,而在面對各種無厘頭的需求的時候,則...

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當你開始生活的新階段時,請跟隨你的愛好。如果你沒有愛好,就去找,找不到就不罷休。生命太短暫,如果想有所成,你必須對某樣東西傾注你的深情。我在你們這個年齡,是超級的一根筋,我的目標就是非成為物理學家不可。本科畢業後,我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又待了 8年,讀完了研究生,做完了博士後,然後去貝爾實驗室待了 ...

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需要勇氣,也需要能力

it人為什麼拿不到高薪 看了這篇文章,同意其中絕大多數觀點。我一向認為,在論壇也好,bbs也好,哪些叫苦連天的人最用心做的事,往往就是叫苦,而那些真正需要用心去做以改變現狀的事情,他們卻又不肯花力氣去做。所以,千萬不要被這樣的聲音所迷惑,要用智慧型去分辨,提防三人成虎。但是其中有一句話不能贊同 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