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毅談研究

2022-04-05 14:59:17 字數 4011 閱讀 5512

馬毅,成長於四川,就學於北京清華,深造於美國加利佛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後在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任教時,成為了電氣與計算機工程系歷史上最年輕的副教授。在來到微軟亞洲研究院工作的時候,他最想把自己體驗到的東西方治學模式的差異和心得帶給中國的學生,讓真正熱愛研究的學生體味到學術研究中的無窮 樂趣。

下面是馬毅在演講中的主要內容,也是他十餘年治學經驗的巨集觀總結。

「什麼是研究,如何做好研究?」我認為這是乙個寬泛而抽象的概念。在這裡,我謹以自己的在研究上的經驗、體會與大家分享。希望大家以後如果做研究,能夠少走一些彎路。

一.你做好做研究的心理準備了麼?不畏挫折、屢敗屢戰

a)尖子生對於做好研究,既不是充分條件也不是必要條件。

b)做研究是乙個不斷嘗試、不斷犯錯誤、不斷反思的過程。

c)做研究最重要的三要素:激情、激情、激情。

「我是學校裡的尖子生,我能去你那裡做研究嗎?」這是很多學生在毛遂自 薦時時常提到的問題。我覺得兩者之間既不充分也不必要。也就是說,中國傳統意思上的尖子生不一定適合做研究;反之,適合做研究的,也不一定是要尖子生。我 所認識的一些著名的研究員,他們的成功更多的是因為他們比別人更加勤奮,他們在其研究領域所花的時間和努力更多。

如果你還不知道自己有多糟糕,那是因為你受的挫折太少!我本科是在清華 大學讀的,那時候的每門考試,一般都是90分以上,心理上也覺得自己還不錯。然而,當我後來到伯克利攻讀博士學位時,第一次數學考試,就給了我當頭一棒 ——才考了37分。那真的是很大的落差和打擊,從來沒有「領」過這麼低的分數,彷彿直接從「天堂」掉入了「地獄」。後來,才知道班級的最高分數也就42 分,我還是第三名。數學老師對著一班「慘敗」的學生揭開了底牌:你們覺得自己什麼都知道了麼?不,認識自己的「無知」才是能做好研究的開始,這就是你們來 到這個課堂,來到伯克利所要做的。

你會發現這與中國大學裡的考試目的完全不同,一般中國的考試,都會讓你 知道自己對課本知識掌握的有多好;而國外大學的考試,更側重於鍛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之外,同時還讓學生知道自己知識上的不足和提高承受失敗的心理素 質。在研究道路上,肯定會遇到很多困難,你既要有謙虛前行的態度,也要具備愈挫愈勇的心理。曾國藩在屢次敗給太平天國後給慈禧太后的奏章裡,因將「屢戰屢 敗」改為「屢敗屢戰」而得到太后的鼓勵而非斥責。

微軟亞洲研究院前院長沈向洋博士關於研究有個著名的「足球理論」——要 不斷的射門。一場比賽的射門次數肯定會遠遠多於進球數。但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不斷射門,不斷嘗試。射門並不一定得分,但不射門是一定得不了分的。在研究 的過程中,必然會面對很多挫折,但是最需要的就是鬥志與激情。在美國,買房地產講求的三大要素是: 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做研究也有相應的三大要素:passion! passion! passion!

二.什麼是研究?知道該做什麼比知道怎麼做更加重要。

a)研究區別於作業,因為研究,還需要你找問題,而且不一定有正確答案。

b)研究是一種遊戲,規則由你來制定,但這些規則必須是有意義的。

c)研究過程中,知道該做什麼比知道怎麼做更加重要。

d)優秀的研究,新穎、簡單、通用。

研究的不同層次

我認為,研究不同於作業。因為作業,它會有問題拋給你,所以你知道具體要幹什麼,而且往往都存在正確答案。而研究沒有明確的問題描述,也不一定存在 正確答 案。事實上,對於研究,尋找乙個好的問題,正是研究過程中至關重要一部分。你也可以把研究看成是一種遊戲,規則由你來制定,但這些規則和結果必須有意義。 這個也正是研究的魅力所在。

國學大師王國維曾引用中國的古典詩詞描述人生的三種境界,我覺得研究也有三個不同的層次:

層次一:輔助研究。跟隨專家一起研究,從中學到一些研究所需要的技巧和知識。

層次二:獨 立研究。確立自己的研究問題並加以解決,同時樹立個人的學術風格。

層次三:開創研究。開風氣之先,提出新問題,新方向,讓大家一起努力解決。

什麼是優秀的研究

我覺得優秀的研究應具備三個特點:新穎、簡單、通用

首先,優秀的研究應該是新穎的。歷史上有很多優秀的研究,由於其思想出奇且新穎,很少能被頂級的期刊一眼相中而發表,但是因為其獨闢蹊徑,最終都會被世人所發現和認可。

其次,優秀的研究是簡單的。有時簡單到甚至連你的導師都認為不值得頒給你學位。比如美國數學家、美國科學院院士、動態規劃的創始人貝爾曼,他在博士 階段, 沒有按照其導師安排的課題做研究,而是自己提出了動態規劃。他的導師覺得這個結果太簡單、沒有價值,給予的評價是「我不會把博士學位頒給類似於高中數學的 工作」。但是,貝爾曼最終因為動態規劃理論而聞名於世。

再次,優秀的研究是通用的,甚至某些人一開始都認為其價值不高,因為它並不一定解決某一具體問題。但是,仔細思考,才發現這項研究的價值,因為其原 理可以 幫助解決不同領域、各個層次的問題——雖看似簡單,卻放之四海皆準。約翰納什發明的對策理論便是最好的例子:一篇差一點沒被接受的二十幾頁的數學博士論 文,以後卻對經濟、政治,甚至於生物學研究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納什最終也因此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而他的故事也被搬上了好萊塢電影螢幕,成為家喻戶曉 的名人。

三.怎麼做研究?勤能補拙、苦盡甘來

a)研究不是只有天才才能做的。

b)做研究,不需要把每一步都提前準備好,而是要邊做邊學。

c)做研究,要從點滴開始,不要等重要問題的出現。

做研究並不是天才才能做的事情,同時也不要把自己當作天才。在我一生所 遇到的成功的人裡,有無天才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他們都比一般人勤奮得多。我在國外讀書與教學的十來年裡,有乙個現象讓我很震驚——之前在我的印象裡,中國 學生那種「懸梁刺股」的勤奮勁是出了名的,但是我覺得外國學生一旦勤奮起來更讓人肅然起敬,因為那是源自於骨子裡的自發的對研究的喜愛、狂熱和執著。與我 一起來研究院工作的john wright之前在uiuc上學時,為做乙個數學模型,有幾周索性就在實驗室搭行軍床睡覺,勸他回去休息也不願意。其實我是怕被別人誤解我push學生太 過分。 這就是我所看到的外國學生拼搏起來的忘我精神——決定做一件事情,就會全力以赴,並以此為樂趣。這樣的情況在國外研究機構裡的確屢見不鮮。還有一點,中國 學生習慣於按部就班地做事情。我布置給他們什麼任務,他們就做什麼,當然他們會把事情一步一步地做得很好,但僅限於執行我的建議。而國外的學生,他們就會 把我布置的任務,當成他們自己的任務,思考怎麼解決,怎麼做會更好,然後一件件事情有條不紊地完成。這樣,最後我倒成了他們的助手了。能帶出這樣的學生, 才是老師最大的欣慰。

當然,源於做研究的特殊性,不需要把每一步都提前準備好,而是要邊做邊學。這一點在中國和美國學生身上也存在著差異:當我布置乙個任務,中國學生會把相關的文獻都看個遍,然後再去做;而美國學生,是拿來就做,然後等發現不懂的地方,再去查資料,學以致用。

做研究,歸根究底,還是要從點滴開始,不要一直等著重要問題出現了再下 手。同時,對於研究,自己應該是最先懷疑自己研究結果的人,不能輕易認為自己找不到錯誤,結果就一定是正確的。做研究,需要擁有自信、謙卑、合作的心境和 胸懷。而研究的過程,則是乙個無止境的迴圈——在興奮與失落之間,在自信與自我懷疑之間,在成功與失敗之間迴圈往復,帶給你探索未知的無窮無盡的樂趣。

而讓我們如此執著於這個迴圈過程的,則是我們對科學研究的信念:相信在科學世界裡,始終都存在著值得你去發現的新事物;相信通過我們的不斷努力和研究成果,世界真的會變得更美好;相信幾十年後回頭看看,我們每個人都因有一段激情研究的歲月而不虛此生!

馬士兵談面試

1,找工作的時候要比工作中需要的技術多,當你寫程式多了,重複了,煩了,這是乙個瓶頸期,需要新的突破了。2,參加工作之前需要的是知識,參加工作之後是解決問題的能力。知識這東西沒你想的那麼重要,面試之前背一下。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是發展的基礎。公司需要什麼就去學習什麼,這樣才會解決公司的問題,得到提公升。...

從馬叔談學習

公司小廚房有個馬師傅,專為大家做下午茶,以及做一些樣品拍攝的準備,因為年長,大家都稱之為馬叔。其實我與馬叔的交道並不多,只是偶爾與去蹭點下午茶,順便誇一下馬叔手藝好。直到今天晚上加班時發生一件事,讓我對馬叔了更深刻的認識。晚上加班,我去小廚房熱飯菜,想著也就幾分鐘,就在廚房裡面等等。這時候馬叔似乎剛...

盒馬創始人侯毅首次解讀 盒馬是什麼

在一年前的雲棲大會上,馬老師提出新零售的概念。今年的10月14日,2017年雲棲大會的分論壇 阿里巴巴新零售峰會召開。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是新零售概念提出一年來,一次公開的總結和思考。其中,盒馬鮮生創始人兼ceo侯毅第一次公開分享了盒馬到底是什麼,盒馬到底想做成什麼樣的模式。我的題目是 盒馬是什麼 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