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溝通》 第3章 第4章 迷思

2022-06-05 09:48:09 字數 2605 閱讀 2580

非暴力溝通的四個步驟是 「觀察、感受、需要、請求」。以下是關於第3章、第4章的內容,它們分別聚焦於「觀察」和「感受」二者,均闡明了關於此兩者常見的混淆情況、以及由此帶來的負面效應。

第三章

其次因為聽者會傾向於聽到批評,並反駁我們,而這將會導致交流的重心偏移至「我沒有這樣、我沒有那樣」的混亂當中,完全無益於我向對方資訊的傳達、以及雙向的和平友善溝通。

舉乙個切身的例子:

第四章

第4章主要講了「區分感受想法」。

至少在我自己日常生活的語境中,這兩者是較為容易搞混淆的。因為當我,無論是顯示「感受」還是發表「想法」時,用的都是「覺得」這個詞:我覺得我好難過(感受)、我覺得我被忽略了(想法)、我覺得好開心(感受)、我覺得你不愛我(想法)……

大體上來說,

表達自己內心直接的情緒(快樂悲傷愉快煩惱等),因為這有助於讓對方直接地了解到我們當下的內心感受,對於情緒的健康流通是有益的,而且不至於讓對方認為自己蒙受了無緣無故的責怪,因此避免了潛在性的衝突;

不要做出可能引發衝突的、草率的、自己的主觀評判(你不愛我了、我被忽略了等等)。

在感受部分,大部分時間我們以為我們在表達自己的感受,事實上我們在表達自己的想法。

例如:「你剛才那句話讓我覺得你不愛我!」

「你不愛我」是感受嗎?不,是想法。我們把它冠以「感受」的標籤並以此折磨對方。強行加上了自己的想法之後,好一點的結果是,對方開始辯解,陷入對於「愛」或者「不愛」這一深刻問題的深層討論中;差一點的結果是,兩個人開始互相指責,找出對方「不愛」的例子互相把對方推遠。我們感受了自己的感受嗎?感受了對方的感受嗎?解決了問題嗎?下次能夠避免這類問題的發生嗎?不能。最後進入惡性迴圈。

而正確的做法是什麼?——「你剛才批評我,我覺得很難過。」這是在表達感受,「感受」一詞強調的是自己的心情。——注意產生此感受的原因並不是對方說了一句什麼話,而是你從這句話中讀到了什麼。(注:我們要為自己的情緒負責。我們產生某種特定情緒,是因為我們的某種需要得到了滿足/未滿足,而並不是直接地歸因於對方所做的某件事情。)

所以減少說「你做了xx讓我感到xx」這樣的句型。而轉為「你做了xx,我感到xx。因為我希望xx。」這樣我們把不快樂的原因歸於自身,而不是使對方內疚和自責。自責和內疚往往可以解決一時的問題,但會像暴力行為一樣在對方身上留下印跡,無益於下一次溝通。

迷思

原書在第4章中引用了這樣乙個例子:

……有一次,一對夫妻一起參加了乙個研討班,期間,太太對先生說「我覺得我嫁給了一堵牆。」先生的反應真的就像一堵牆:他坐在那裡一動不動。太太氣壞了,轉向我,嚷道:「看!他總是這樣。坐在一邊,悶聲不響。和他過日子,他就會真的像一堵牆。」

「你是不是感到孤單,希望先生多體貼你呢?」我問道。在她表示認同後,我試圖說明,「我覺得我嫁給了一堵牆」這種話很難提醒她先生留意她的願望。一旦認為自己受到了指責,他很可能會覺得委屈並退縮,這樣,雙方的關係甚至會更加疏遠。例如,如果他感到傷心、沮喪,不做任何反應,在妻子的心目中,他就會真的像一堵牆。

當時看到這個書中例子的時候,我覺得真的太「傳神」了。在日常生活中,包括我自己在內的許多人,時常就如同這個例子之中的妻子一樣,用暗示的方式,期待著對方能夠像旺達幻視一樣讀取我們的心思;用指責的方式,發洩自己未能夠被理解的不滿和怨氣;最後自己囿於錯誤的溝通方式,從而部分促成地造成了關係的疏遠甚至破裂。

怎麼辦?以下是我在1月16號寒假回家路途中,突發有感而在手機onenote裡緩慢地打字記錄下來的感想,或可稍稍引發關於此問題的深思。

在一段親密關係中,我似乎存在這樣一種迷思,就是對方作為我的伴侶,那麼她就理所應當地應當理解我。而這是不對的。當她有時沒有經由我的暗示理解我的意圖時,我就會失望、生氣,而這又往往導致由我觸發的爭吵。我認為對方不理解我、忽略我冷漠我無視我,而對方卻因為根本從未接收到我發出的需求訊號而只是感覺莫名其妙地被指責。有時她因為照顧我的情緒而短暫地屈服、低頭或服輸,但這僅僅只是不情願的妥協;在更多的時候,尤其在這一段關係鄰近結束之時,不再縱容我的對方將厭倦總是低頭認自己並沒有犯下的錯。

怎麼破解這種迷思?理解這一點,即對方並不會讀心術。當感覺自己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不要用責備對方、要挾或者爭吵來表達自己的訴求,因為這樣只會喚起對方的逆反心理和反感。理性平和地表達出自己的觀察,感受,需要,請求。在解決問題的路徑中,不應該首先用情緒化的指責和爭吵來放大化此問題。

當暗示沒有起到提示對方的作用時,可能真的僅僅只是對方沒有讀懂自己的暗示,此時更不要埋怨對方為什麼沒有讀懂自己的暗示(還是那句話,對方不會讀心術),而應當directly傳達自己的觀察,感受,需要,請求。

本篇博文參考了這篇豆瓣書評: 。向梳理了這本書的重點內容、極大地幫助了我的理解的某已經登出賬號的原博主表示十分之感謝!

《非暴力溝通》 第3章 第4章 迷思

非暴力溝通的四個步驟是 觀察 感受 需要 請求 以下是關於第3章 第4章的內容,它們分別聚焦於 觀察 和 感受 二者,均闡明了關於此兩者常見的混淆情況 以及由此帶來的負面效應。第三章 其次因為聽者會傾向於聽到批評,並反駁我們,而這將會導致交流的重心偏移至 我沒有這樣 我沒有那樣 的混亂當中,完全無益...

2023年第7本 非暴力溝通

周首送我的這本書 非暴力溝通 nvc,nonviolent communication 是馬歇爾 盧森堡博士發明的一種溝通方式,全書強調了四要素,共8個字 觀察 感受 需要 請求。就是要誠實 清晰地表達自己,並且尊重 傾聽他人,而不是批評 指責。書寫得有點囉嗦,沒感覺的地方要快速地略過。每章後面的練...

AJAX基礎 第4章(3)

offsetparent 大多說offsetparent返回body,但是在頁面td元素中存在絕對 相對定位時offsetparent的值。但在頁面td元素中存在絕對 相對定位時offsetparent的值。在td中的元素會把第乙個絕對 相對定位的hierarchy parent當作offset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