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裝win7系統不贅述。
2,在安裝完win7系統後,準備安裝centos7.0
3,準備iso檔案和所需軟體
一般選擇*** iso
2.easybcd 增加grub引導軟體
3.wingrub 檢視分割槽列表軟體(沒有的話就需要費事猜了)
4.ext2fsb 在windows下載入linux分割槽軟體(可能用到)
5.pacnpro傲梅分割槽助手
4、windows系統準備
1.分割槽
如果iso檔案不大於3.99gb,則劃分一個6-7gb,檔案格式為fat32的windows和linux都互認的iso檔案中轉站。
如果大於3.99gb,則需要用傲梅分割槽助手分一個7-8gb檔案格式為ext3分割槽(這個屬於linux分割槽。windows下是看不到的!)
根據實際需要分派一個30gb左右的未分配硬碟空間(分割槽助手來搞定),準備來安裝centos。
2.檔案準備
將centos的*** iso檔案拷貝到fat32盤(ext3盤),並將isolinux和images資料夾解壓出來
3.引導路徑準備
啟動easybcd軟體,新增新條目,並配置
最後點“配置”配置一下引導硬碟(u盤)位置
圖中的**也有寫成這樣的:
title install centos 7.0
root (hd0,2)
kernel (hd0,2)/isolinux/vmlinuz linux repo=hd:/dev/sda3:/
initrd /isolinux/initrd.img
解釋一下:這裡是最容易出錯的地方,如果沒寫對,linux是不能載入硬碟,會最終跳到“dracut:/# ”
如何才能寫對呢,先要在windows系統中用wingrub看一下分割槽列表
例如:圖中(hd0,4)為iso檔案所在硬碟
如果按照圖中的分割槽硬碟表,那麼前面**中的(hd0,2)要寫成->(hd0.4),
在我的例子中,我放iso檔案的磁碟被分成了ext3格式,在第二塊硬碟的第七個分割槽,
用wingrub看其分割槽編號是:(hd1,7),我的配置檔案這樣寫的:
title installcentos7.0
root (hd1,7)
kernel (hd1,7)/isolinux/vmlinuz linux repo=hd:/dev/sdb8:/
initrd /isolinux/initrd.img
配置完成,重啟電腦準備安裝!
5、安裝
1.重啟,開機選項選擇neo grub載入器
2.進入centos安裝檔案載入頁面,按b執行
3.進入安裝頁面
4. 之後選擇空閒的硬碟區域為centos分割槽,可以直接選用自動分割槽,選擇定製安裝的應用,設定root使用者密碼等不再贅述。
慎重選擇最小安裝,不然只有終端命令列介面
選擇gnome桌面,這樣方便新手使用
利用空閒磁碟為centos分割槽,可以直接選擇自動分配
設定root密碼和新建使用者
5.安裝完成重啟。
7.重啟,進入centos 如果顯示:license information 請按照下面的提示做。
重啟進入系統!而且是win7和centos並存的雙系統!
win7的mklink命令
在win7 cmd視窗下輸入mklink,會得到如下提示 c users walker mklink creates a symbolic...
Win7硬碟的AHCI模式
1 什麼是硬碟的ahci模式? ahci是序列ata高階主控介面的英文縮寫,它是intel所主導的一項技術,它允許儲存驅動程式啟用高階sata功能,如本機命令佇列 ncq 和熱插拔。開啟ahci之後可以發揮sata硬碟的潛在的效能,理論上大約可增加30 的硬碟讀寫速度。 2 win7下檢視ahci模...
win7下emacs的安裝
最近看到了一些關於vim以及emacs的相關的文章,對編輯器之神以及神的編輯器有了一點了解。像煮咖啡之類的,哈哈!當我看到自認為很中肯的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