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構漫談》閱讀筆記二

2022-06-29 01:33:12 字數 1370 閱讀 4627

在閱讀了資深架構師王概凱的九篇架構漫談以及結合自己對以前架構的一些理解後,在架構這方面自己有了不一樣的體會。

先從最根本開始,為什麼會出現架構,架構是怎麼出來的。王概凱在漫談中也提到了試想人類早期階段,每個人的生活起居都是靠自己乙個人來打理的,不管是什麼事情都是乙個人在做,不管是簡單還是複雜。實際呢,這種只靠乙個人的精力的作業的效率是非常低的。有時候不僅做不完,而且還做不好,會導致個人生活變得越來越糟糕。所以到後來人們為了能好的生存下去,就形成了群居生活,形成了部落,大家一起,各自分配任務,各自做著自己擅長的事情。使得整個人群的生產力和抵抗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公升,進而人們能夠繼續的生存下去。

對於架構來說也是這樣,起初乙個人做專案的時候,完全不需要什麼架構,因為根本沒什麼意義。到了後來為了提高效率,並且有了合作開發的概念。逐漸出現了架構這一概念。通過將乙個整體切分成不同的部分,並且由不同的人不同的角色來完成這些分工,然後通過建立不同部分相互溝通的機制,使得這些部分能夠有機的結合為乙個整體,最後完成這個整體所需要的所有活動。

我們要認識到,架構實際上解決的是人的問題。我們人需要什麼,應該用什麼東西來滿足我們的需要,通常不只有乙個東西能解決我們的需求,也不只有乙個需求用到同乙個東西,根據我們需求的不同,相同的東西可能會有不同的用法。我們必須要有這樣乙個概念,就是我們是為了在解決乙個具體的問題的前提下,才需要能解決我們問題的框架。意思就是我們要首先知道這個框架解決了我們什麼問題,然後才開始有針對的學習它。不要一味的為了學習框架而學習框架,盲目的學習很多很多的框架,這樣會導致你不僅浪費了時間,而且在今後的幾年中如果你不用其中的某個框架,你肯定會忘記,這樣來說是非常得不償失的。

當我們去解決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先把問題搞清楚。很多軟體開發者的時間往往會用在討論解決方案和實現的細節上,基本不會花什麼時間去想「問題是什麼」。或者即使想了一點點,也基本都是一閃而過,然後憑藉自己的直覺去下判斷。而成為架構的乙個標準認真思考問題的本質是什麼,要主動去思考根源,究竟「問題是什麼」。正確認識和理解「這是誰的問題」和「有什麼問題」這兩個問題。

對於軟體架構,如同前面描述的架構的定義,軟體架構的出現也是同樣的。一開始是懵懵懂懂的去寫軟體,後來慢慢的就有意識的去切分,演變成了不同的架構。這個背後的動力也是一樣的,就是提公升參與的人的利益,降低成本。導火索也是軟體工程師的任務太重,我們需要把很多任務作拆分出來。拆分的原則也是一樣的,如何讓權責一致。同樣,這個拆分也是需要組織架構的調整,來保證架構的落地。 軟體實際上就是把現實生活模擬到計算機中,並且軟體是需要在計算機的硬體中執行起來的。 它解決的是我們的業務問題和計算機問題。當我們說軟體架構的時候,我們一定要講清楚,究竟說的是部署的架構,還是**的架構

軟體架構實際上包括了:**架構,以及承載**執行的硬體部署架構。實際上,硬體部署架構最終還是由**的架構來決定。因為**架構不合理,是無法把乙個執行單元分拆出多個來的,那麼硬體架構能分拆的就非常的有限,整個系統最終很難長的更大。

《架構漫談》閱讀筆記二

那麼我們知道了架構的定義,架構的由來,以及為什麼會產生架構之後,我們應該理解架構認識架構以及如何識別問題。架構實際上解決的是人的問題,而概念是人認識這個世界的基礎,自然概念的認識就非常的重要。回過頭來,根據架構的定義,要做好架構所首先必須具備的能力,就是能夠正確的認識概念,能夠發現概念背後所代表的問...

架構漫談閱讀筆記二

為什麼會有架構呢?我的理解就是 當人與人之間產生了一些比較大的需要解決的問題時,乙個人的能力難以解決,這時候就需要分工合作,將問題分而治之,各個擊破,建立不同部分相互溝通的機制,使得這些部分有機地結合為乙個整體,完成整體所需要的所有活動,從而將問題解決。架構由此產生。架構是人類有被動認識世界變為主動...

《架構漫談》閱讀筆記

在每個人都必須自己完成所有生活必須品的生產的時候,是沒有架構的 當然在個人來講,同一時刻只能做有限的事情,在時間上還是可能會產生架構的 一旦產生的分工,就把所有的事情,切分成由不同角色的人來完成,最後再通過交易,使得每個個體都擁有生活必須品,而不需要每個個體做所有的事情,只需要每個個體做好自己擅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