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鏈模式

2022-07-08 08:18:13 字數 1053 閱讀 5070

責任鏈設計模式是行為型模式的一種,在責任鏈模裡,有多個處理請求的物件,其中每乙個請求都引用了其下家的物件,從而形成了一條處理請求的鏈。請求在這條鏈上傳遞,鏈上的物件逐個判斷是否有能力處理該請求,如果能則處理,如果不能則傳遞給鏈上的下乙個物件。發出這個請求的客戶端並不知道是鏈上的哪乙個物件處理了這個請求,從而避免了請求的傳送者和處理者之間的耦合關係。

責任鏈模式中涉及到的角色:

handler(抽象處理者角色):責任鏈模式需要乙個處理請求的總介面,通常用來定義處理者所需的基本方法,

concretehandlers(具體的處理程式):

client(客戶端):

優點:缺點:

適用場景:

有多個物件可以處理同乙個請求,具體哪個物件處理該請求由執行時刻自動確定。

在不明確指定接收者的情況下,向多個物件中的乙個提交乙個請求。

可動態指定一組物件處理請求。

責任鏈模式又有純與不純的區別:

純的責任鏈模式,規定乙個具體處理者角色只能對請求作出兩種動作:自己處理;傳給下家。不能出現處理了一部分,把剩下的傳給了下家的情況。而且請求在責任鏈中必須被處理,而不能出現無果而終的結局。反之,則就是不純的責任鏈模式。

在乙個純的責任鏈模式裡面,乙個請求必須被某乙個處理者物件所接收;在乙個不純的責任鏈模式裡面,乙個請求可以最終不被任何接收端物件所接收。

責任鏈模式的關鍵就是對請求處理者的抽象

public abstract class handler 

public handler getsuccessor()

}

具體處理者角色:

public class concretehandler extends handler else }}

客戶端角色:

public class client 

}

責任鏈模式

責任鏈模式 chain of responsibility 的目標是使多個物件都有機會處理請求,從而避免請求的傳送者和接收者之間的耦合關係。將這些物件連成一條鏈,並沿著這條鏈傳遞請求,直到有乙個物件處理它為止。舉個例子。你到銀行去辦理業務,只是簡單的存個錢,也許atm就解決你的問題。如果你是為了交費...

責任鏈模式

有3個request與3個handler,每個request由相應的handler來處理,當乙個handler與request不匹配時則傳遞給下乙個handler來處理 inte ce request class request1 implements request class request2 ...

責任鏈模式

了解了一下責任鏈模式,簡單的說下自己的理解吧 責任鏈就是說待處理的資料在request的時候,先經過filter1的處理,再經過filter2的處理,然後response時,先經過filter2的處理,在經過filter1的處理。實現思路是filterchain包括filter1和filter2,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