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學習 磁碟分割槽管理

2022-08-13 06:45:20 字數 1337 閱讀 4967

硬碟一般分為ide硬碟、scsi硬碟和sata硬碟三種,在linux系統中,ide介面的硬碟被稱為hd,scsi和sata介面的硬碟則被稱為sd,另外一類虛擬硬碟vd。現在市面上最常見的就是sata介面的硬碟。第1塊硬碟稱為sda,第2塊硬碟稱為sdb。第一塊硬碟的第一塊分割槽稱為sda1,第二塊分割槽稱為sda2。

一:磁碟分割槽一般有3個步驟:

1:檢視磁碟資訊

列出詳細的磁碟大小和磁碟格式資訊 sudo fdisk -l 

如果直接對對應的硬碟分割槽  dmesg |grep vd

2:分出一塊指定大小的區域

一般管理磁碟的資訊都會存在於linux下dev目錄下面,

對磁碟進行大小分割槽,一般使用在root許可權下 sudo fdisk /dev/sda ,之後會有一系列的引數(n,p/e)可以通過m進行檢視,n代表分割槽,p代表主分割槽,e代表擴充套件分割槽,另外還會填寫幾個分割槽,分割槽大小等相關資訊。

3:格式化新分割槽

對剛分割槽出來的檔案進行磁碟格式化,這裡選用ext4格式,sudo mkfs -t ext4 /dev/sda1。也可以選擇ext3,ntfs格式化

。4:建立磁碟掛載點

partprobe 可以看到磁碟分割槽已完成,但是只對於此次生效,開機後磁碟又沒了。

永久有效的方法:修改/etc/fstab檔案,在裡面新增sda1的絕對路徑、格式和預設引數,reboot一下,通過 mount -a 

可以檢視效果。

磁碟分割槽例項化步驟參照:

ps:掛載u盤的方法

1:插上u盤,檢視磁碟資訊 fdisk -l ,然後拔下u盤,再次檢視磁碟資訊 fdisk -l ,對比找到u盤的掛載路徑;

2:假設路徑是/dev/sdb1,建立u盤掛載資料夾,mount -t vfat /dev/sdb1 /my_stroage,這裡以fat32格式u盤為例;

3:此時再插上u盤,u盤內的檔案會自動載入到my_stroage資料夾下。

由於linux下的mbr(master boot recorder)設計的時候,就只有設計成 4 個分割槽紀錄,這些分割槽記錄就被稱為 primary ( 主分割槽 ) 及 extended ( 擴充套件分割槽 ) ,所以主分割槽從sdb1開始到sdb4,邏輯分割槽從sdb5開始。lvm是邏輯盤卷管理(logicalvolumemanager)的簡稱,它是linux環境下對磁碟分割槽進行管理的一種機制,lvm是建立在硬碟和 分割槽之上的乙個邏輯層,來提高磁碟分割槽管理的靈活性。

當ubuntu伺服器執行時記憶體不足,可以通過乙個緩衝區,這個緩衝區會識別並且存放不常用到的程式或函式,當其他函式需要執行的時候,將不常用的程式或函式搬到緩衝區,等不常用到的函式準備開始使用的時候,再從緩衝區搬到記憶體中執行,這個區域在linux 下成為swap分割槽。swap的分割槽可參照:

Linux 磁碟分割槽管理

linux預設所有裝置檔案都在 dev下 dev sda 硬碟1 sda1硬碟1的 第乙個分割槽 sda2硬碟1的第二個分割槽 sda3硬碟1的第三個分割槽 dev sdb 硬碟2 dev sdc 硬碟3 1 檢視系統所有裝置的分割槽情況 fdisk l 獲取的資訊 1 伺服器有幾塊硬碟 2 硬碟的...

Linux磁碟分割槽 掛載 管理

磁碟分割槽 掛載 管理 linux分割槽原理 lsblk 檢視所有裝置 光碟機 u盤 硬碟 掛在情況 掛載硬碟 硬碟分割槽 分割槽命令 fdisk dev sdb 開始對 sdb分割槽 m 顯示命令列表 p 顯示磁碟分割槽 同 fdisk l n 新增分割槽 d 刪除分割槽 w 寫入並退出 說明 開...

linux 磁碟分割槽

以後我們都將生活在數字時代,任何事都可以用二進位制的方法儲存起來。對於個人來說資料關鍵在於 全面 而對於系統運維工程師來說關鍵在於 大 所以如何安全的儲存就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之一。對於一塊硬碟 要想在系統中起到作用需要以下步驟 1 當然要正確的插上 2 利用fdisk命令 對磁碟進行分割槽,新建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