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sbase效能優化測試

2022-09-08 22:12:18 字數 1274 閱讀 6934

essbase效能優化方案:

通過修改essbase.cfg檔案來調整整個資料庫引數:

serverthreads 600

netdelay 17500

calccache true

calccachehigh 400000000

calccachedefault 64000000

calccachelow 32000000

serverthreads

設定應用的執行緒數(這個引數未必越大越好,要考慮cpu承受能力);

netdelay

網路請求延遲時間(略,預設即可);

calccache

計算指令碼的快取記憶體(true為啟用);

calccachehigh

快取記憶體最大值

calccachedefault

快取記憶體預設值

calccachelow

快取記憶體最小值

calclockblock

設定計算規則時,鎖定的塊的數量

serverthreads 根據伺服器的cpu可適當增大,可增加至1024;

calccachehigh  根據目前伺服器已使用的快取大小,建議不調整,保持400000000;

calccachedefault 建議增加,可增加至200000000;

calccachelow建議增加,可增加至128000000;

另,可增加calclockblock的設定,調整計算規則時鎖定的塊的數量,建議調整如下:

calclockblockhigh 20000

calclockblockdefault 10000

calclockblocklow 5000

調整快取記憶體:

根據索引檔案大小,建議將索引快取記憶體調整至25600

根據資料檔案大小,建議將資料快取記憶體調整至2048000

調整提交塊的數量:

根據plan1的稀疏維數量以及進行計算的稀疏維的數量,建議將提交塊的數量增加至10000—20000

調整快取記憶體:

根據索引檔案大小,建議將索引快取記憶體調整至128000

根據資料檔案大小,建議將資料快取記憶體調整至2048000—4096000

調整提交塊的數量:

根據plan2的稀疏維數量以及進行計算的稀疏維的數量,建議將提交塊的數量增加至10000—20000

切換i/o訪問方式:

由於plan2的稀疏維過多,調整提交塊效果如果不明顯,結合伺服器的cpu效能,可嘗試將i/o訪問方式切換為直接i/o模式,提高i/o速度

效能測試及優化

效能測試大概花了9 10個小時,快要趕上編碼所需的時間了.很多時間不是花在編碼上,而是尋找改進思路和查詢文件上.這一版花的時間最長,大概佔了一半時間,是因為要對整個生成數獨進行重構,而後幾版只是區域性優化.對首版的sudoku1.0進行效能測試 問題發現在生成1000000個數獨的情況下,生成的時間...

效能測試之效能優化篇

系統上線必會經歷測試階段,功能測試我們可以按照產品的設計原型去執行一條條測試用例來覆蓋產品功能點。但是在功能測試之外,如果乙個使用者介面層服務,我們還需要知道服務的效能指標以了解並評估這個服務在實際的生產環境中可以應對多大壓力,我們可以根據這個資料情況根據不用的場景時間去對應的增加機器節點或進行重構...

原創 效能測試篇 網路效能測試指令碼優化

本節所要用到netperf工具對作業系統進行測試 shell指令碼 bin sh 5網路介面效能 測試網路傳輸速率 網路吞吐率 網路響應時間等,包括 tcp ucp 流吞吐速率等 echo hello 標題 test title 網路介面效能 標識96 預期結果1 ecpect result1 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