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 雲 暈 雲計算適合創業公司麼

2022-09-16 22:39:18 字數 3500 閱讀 7693

現在做it,特別是創業公司,如果不提到雲就落伍了,不加上點什麼雲架構,雲計算就根本談不上技術先進, 其實事實真的有這麼美麼?

看了下面的乙個文章,有點感觸,就中國目前的社會環境來看,雲計算,物聯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特別是對創業公司, 集中體現在三個方面.

1. 基礎建設和軟環境

2. 市場的教育

雖然目前我們的網際網路普及率已經比上個世紀末改善了很多,但是廣大的使用者大多還停留在很初級的階段,上網對於很多使用者來說最主要的功能是娛樂, 這也包含著龐大企業使用者群. 盲目的追求所謂的國際標準, 動輒就是上千萬,上億的專案,言必稱sap,erp,談專案必須是ibm,ms,但是,對企業本身包括企業擁有者的教育培訓工作卻遠遠的滯後,這讓很多花了大價錢的企業很受傷,也在相當程度上對技術產生很多的抵制情緒. 大企業尚且如此,勿論那些中小企業,很多中小型公司只有乙個粗製濫造的公司**,甚至有很多連這個基本的**都沒有. 試問, 這樣的環境, 作為乙個創業公司, 在缺乏足夠的成功案例的基礎之上,如何來說服客戶? 沒有了客戶, 怎麼生存?

3. it業本身的混亂

無序的競爭,惡意的**戰,嚴重同質化的產業,造就了it行業的混亂, 創業公司要面對的不僅僅是外部環境的挑戰,而且要應對業內的混亂和無序. 人才的流失, 成本的增加, 資金的窘迫,無一不是創業公司需要面對的嚴峻問題.如果產品本身不具備很大的競爭力, 那如何占領市場? 如果產品本身足夠有創意, 又怎麼應對業內巨頭瘋狂的抄襲? 而且, 因為智財權保護的不力,盜版的氾濫, 很多中小企業取得軟體服務的代價很小, 對於這種現狀如何說服客戶投入比平時多得多的資金來實現乙個只是稍微好一點的功能? 在這樣的環境下, 無非就是乙個選擇, 先生存,再求發展. 但是,惡意競價和成本壓縮帶來的很可能是質量下降, 這會損傷公司的信譽和客戶的資訊, 又如何平衡產品質量和成本之間的關係? 這同樣是乙個困難的問題.

所以,我覺得,至少雲計算,物聯網這類的應用在中國還只能停留在理論階段或者小範圍實施階段, 在乙個可以預見的將來, 單獨依靠雲計算,物聯網計算進行創業將會是乙個異常艱苦的過程, 需要的不僅僅是熱情,還要有足夠的信心和資本來應對嚴苛的現實.

雲計算的困局

有個**朋友打**諮詢我乙個事。說在江浙一帶,有一位搞國際貨運**的民營企業家,想利用雲計算來整合各種資源,比如運輸車隊、倉庫、貨櫃乃至貨船。這些資源的調配資訊對任何一家從事外貿的企業都很重要,如果將這些資訊放在所謂的「雲」上,並加以運算,這些企業再以各種裝置聯入這個「雲」,這位企業家覺得是乙個很有前途的買賣。**朋友的**就是想請我聊聊我的看法。

由於不是太熟,我說的還是相當客氣的,我用「可能長久來說是乙個方向,短期則需要足夠耐心去培育」的說法。但我真實的看法是:在中國,這樣的雲計算,當下真得很渺茫。

雲計算總的來說,有三大類功用,其一為「省錢」,其二為向物聯網提供基礎,其三為「協同」。

省錢,基本上都是省的資訊科技投入,比如裝置可以買廉價一點,伺服器可以少購置一些,將大量的需要高效能處理器的計算放到「雲」上,從而減低「端」的投入。這個模型看上去很美好,但不要忘記了,雲和端之間,是需要網路連通的。

中國網際網路接入成本之高,可能超出了很多人的想像。坊間有一說我國寬頻接入成本是南韓的7000倍,這個有點誇張,我們還是引用乙個官方說法:「如果考慮到收入差距的話,2023年南韓人均國民收入是我國的6.9倍,這意味著我國的寬頻資費水平相當於南韓的124倍。」——來自國家資訊中心資訊化研究部的乙份報告。當前我國內地居民接入網際網路的**大概是100元/月,享受的頻寬平均不及1m,而香港的**是199港幣/月,享受的頻寬是1個g。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前述的都是特指「居民網際網路接入」,在實際操作中,比如上海,企業接入的**,是居民接入的10倍。

當然,中國當前已經有很多企業接入了網際網路,對它們而言,這一塊已經是「沉沒成本」,放著也就是放著,為何不利用在雲計算上呢?但我國頻寬不僅是成本高,而且還很慢。cnnic年頭的報告指出,雖然我國有線(固網)使用者中寬頻普及率已經高達98.3%,但是全國平均網際網路平均連線速度僅為100.9kb/s,遠低於全球平均連線速度(230.4kb/s)。可以這麼說,我們所謂的寬頻,那是一點都不寬的,純屬窄帶。

希圖短期內改變這種既窄又貴的狀況,是不切實際的。基本上,我國的民用網際網路接入(即企業與居民)是乙個由國企壟斷的市場:大致上無非就是中電信一脈和廣電一脈,且電信及網通在大部分地區持壓倒性優勢地位。我對一般性質的壟斷都覺得要它改很難,更何況是國企的壟斷。雲計算這三個字叫了不是一年兩年,但至今鮮有看到什麼具體商用成果,這裡頭的原因很複雜,但網路支援薄弱,應該是重要的一環。

乙個本來拿來指望幫自己省錢且同時還能提高效率的應用,結果又貴又慢,想必很多不像國企那般不差錢的民營公司,是要好好觀望一下的。雲計算所描繪的美好圖景:以後貴企業的it投入就不會是象今天這樣按最高需求配置投入,而是改為隨需隨用隨結算啦,落實到現實中,便顯得如此的尷尬和苦澀。

故而,美國的亞馬遜雲計算,在中國是不可想象的。亞馬遜幾乎在有取代傳統的idc之勢,以至於連twitter這種熱門應用,起步時都是利用它的服務。而在中國呢?重要的並非是idc,而是它背後的電信,**會輕易放棄既得的豐厚利潤。任何乙個搞過資料通訊業務的人都應該領教過,中國運營商之強勢。

至於向物聯網提供基礎,文頭那個例子其實就是和這個有關。比如運輸車輛是否在途中,究竟在哪一段,裝載量幾何,都是可以通過物聯網聯入並進行自動運算的。但物聯網也是叫了很多年但應用尚不廣泛的概念,物聯網受限於ip位址不足,也受限於資料傳輸標準不一(各地風風火火搞了很多所謂的研發中心,標準五花八門),更受限於這樣一點:我們的勞動力還是相對廉價,高技術的投入並沒有讓人力投入降低多少。

物聯網都並不怎麼存在,又何需什麼雲計算來提供助力呢?

於是,相當多的所謂「雲計算」,其實就是一種協同作業的玩法。這個玩法對於中國如此大面積的國土,倒是有很強的現實意義:至少省去了很多差旅成本。saas(軟體即服務)型別的雲計算,還是有一定市場的。乙個企業省下大把的軟體購買成本(如果軟體有便宜方式獲得,這點還談不上省),讓天南地北的員工們共用一套進行協同作業(這個倒是很多),如果對企業商業機密並不是太在意的話——很多中小企業其實也沒啥特別的機密可言——倒是乙個可以考慮接受的方案。

但saas在三大雲計算中,業務上處於最低等級的一層,之上還有paas(平台即服務)、iaas(架構即服務)。比如saas中的佼佼者salesforce的下乙個目標就是進入paas。saas對於使用者而言,更多的僅僅是軟體的標準化使用,想為自家企業做一些個性化的定製,就需要再開發,這就會涉及到paas,乃至iaas。事實上,saas的玩法並不能滿足客戶的需求,在實際應用中,很多企業都會因為那種「削足適履」地去用某種saas而最終放棄。

美國的亞馬遜搞雲計算,幾乎可以算上乙個奇蹟。它用了大概不到兩年的時間,從無到有,已經擁有了數十萬註冊的開發使用者以及為數眾多的企業使用者,與雲計算有關的收入是億美元當量級的。但這個奇蹟是建立在整個網路環境高度發達的基礎上:雲和端之間的連通便宜到超乎想像,那自然就可以利用這種便宜大做文章,為成千上萬的企業降低成本了。

然而,反觀中國,連voip這種業務,都無法正名化,可見電信一脈對自己固有的收入是多麼在意,以及多麼強勢。在這種大背景下,雲計算更多呈現的是一種「概念化」,一種連完整的saas都談不上的低等級應用,一種其實就是web式用用email那個型別的所謂雲計算。

這條路,對於國人而言,還很長。

——此文發於《21世紀經濟報道》6月17**紙,忘記post了,這裡做個收錄——

雲計算更適合小公司的八條原因

本文講的是雲計算更適合小公司的八條原因,4月9日訊息,據國外 報道,雲計算為各種規模企業帶來業務成本方面的降低,雲計算提供的優勢對於剛成立的小公司尤其明顯。但同時也有相反的意見認為雲計算只在大型公司效果顯著。一方面,雲計算帶來的經濟效益在原本預算就不多的小公司顯然體現不出優勢,另一方面,大型公司雲計...

我亦云云 也談雲計算(4)

3 資訊管理的需求 雲服務即便被 矮化 敘述為一種通常基礎設施服務,其海量資料 高效能 高訪問量以及低成本也是乙個不可忽視的特性。每年全球新產生的資料急劇增長,然而只有當這些資料被有效地組織和管理後,它們才具有真正的價值。這是非常簡單的道理,emc 內容管理與歸檔 cma 部門主管mark lewi...

我亦云云 也談雲計算(7)

6 使用者對易用性與服務質量的需求 行文至此我們著重討論了雲服務對企業使用者的價值。個人使用者也可以通過雲服務更加容易和方便地管理其個人資訊。由於資訊化產品的多樣性,人們使用不同的裝置和技術管理著自己的個人資訊。目前,大部分的個人資訊可能儲存在使用者的電腦 手持裝置 智慧型 或不同的 上。由於這些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