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知識分享型付費問答時代的到來還有多遠?

2022-09-25 08:21:10 字數 2782 閱讀 4240

任何付費服務,如果只有一小部分人從中受益,那基本上無法形成穩定的商業模式。

如果受益的群體規模越來越大,或絕大多數人都可以從中受益,這種模式才更具有生命力和傳播力。

當前,不論是測試中的「知乎live」,還是在行推出的「分答」,除去初期因具有一定的遊戲屬性,借助朋友圈等場景可能會短暫火爆一陣。其付費探索的持續性或受益範圍,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不過,如若想形成長期可持續的付費服務,則需要在所謂「大v」或「明星」之外探索路徑或建立機制,否則,一些看上去有創新意識的嘗試,可能最終都成為「為大v服務」而非為絕大多數使用者服務。

日前,果殼網「在行」推出的「分答」似乎在朋友圈颳起了一陣刷屏風。

按照「分答」規則,所有人都可以向所有人提問。回答者設定自己的**,限制在1塊到500塊之間,然後通過對其他人問題的答覆得到這筆錢——必須是語音,時間被限制在60秒內。

除此之外,這個產品設計了「分成」機制:當回覆者的語音被其他人「偷聽」時,提問者與回答者都可以得到0.5元。

顯然,由於該付費問答規則允許「所有人發起提問或參與回答」且參與回答或收聽回答,均可變現,使得該模式具有一定的遊戲屬性。

借助微信許可權開放呼叫規則,「分答」立即在朋友圈引起一陣刷屏風。

不過,一如春節期間的「紅包**」,意圖建立付費服務的「分答」服務,是會短暫火爆後很快陷入沉寂?還是能持續火爆朋友圈,並推動問答付費時代到程式設計客棧來?

付費探索:知識分享型**面臨的共同挑戰

不久前,知乎正式推出付費實時問答功能「知乎live」。這是繼果殼網推出「在行」後,又一家知識分享型**探索付費服務。

按照「知乎live」的規則設計,知乎使用者可申請成為「分享者」,自主決定發起時間,在單獨的視窗內圍繞所擅長話題進行答疑、分享。

而尋找問題答案的知乎使用者,則相當於「聽眾」,需通過購票獲取參與資格,以**問答的文字提問形式與嘉賓進行互動。

簡單說,「知乎live」相當於使用者付費加入特定主題或話題群,通過群聊提問獲得群主的專業解答。

往前看,這與當年付費語音**服務類似,往後看,它也與當下火爆的「直播」服務相仿。

此類商業模式的通常做法是,初期,使用者支付的費用會全部成為「分享者」的收入,而在平台付費規模達成一定規模時,平台則可www.cppcns.com以從付費分成及話題付費推薦或推廣中獲得多重收益hdqzimgxzd。

更重要的是,這個看似人畜無害的商業邏輯,既讓知乎大v們有了借助平台獲得收入的路徑,也讓平台有了商業變現的可能。

資料顯示,截止2016 年5 月,知乎已擁有5000 萬註冊使用者,平均日活躍使用者量達1300 萬,人均日訪問時長33分鐘,月pv(頁面訪問量)超過50 億。全站目前累計產生了1000 萬個問題,3400 萬個回答及3500 萬贊同。

不過,在一些人看來,「知乎live」看似多方共贏的商業化探索,可能將對知乎等賴以為生的免費知識共享模式構成巨大衝擊。

一方面,知乎使用者及知乎平台上積累的問題及答覆,都是使用者免費提供的,另一方面,知乎使用者參與問題解答,更多是出於交流或知識分享的目的而非盈利的考量。

試想,如果一開始知乎等平台就提供差異化的付費和免費兩種問答服務,知乎不論在使用者量還是問題量及答覆量上都無法達到現在的規模。

那類似「知乎live」做法,到底是不是知識分享型**商業化的最優路徑呢?

付費規則:應極力避免唯 「大v」 馬首是瞻

據報道,在新上線的「分答」服務中,鸚鵡史航在其中是「影視類行家中收費最高的話嘮」,每個問題收38元。截至今天上午10點,他已經在「分答」裡回答了132個問題,賺了10361.5元。

不過,這些「大v們」看似賺的盆滿缽滿,但其受益群體及模式的可持續性還有待觀察。

首先,「知乎live」或「在行分答」更多是大v的福音,卻未必是大多數知識分享使用者的「福音」。簡單說,借助「知乎live」 或「在行分答」,「大v們」或「美女主播」都可在這些平台實現「割韭菜式」變現。

但對於絕大多數使用者來說,「知乎live」 或&ldqu在行分答」在初期因為具有一定的遊戲性質,可能會火爆一陣,但長期來說,「知乎live」 或「在行分答」顯然不可能成為絕大多數知乎使用者實現知識變現的最佳路徑。

其次,「知乎live」 或「在行分答」的可持續性有待考察。從大v的變現路徑來看,大v們完全可以考慮建立付費粉絲群,在微信群中進行專題分享實現變現。

簡單說,單純從變現的角度來看,「知乎live」 或「在行分答」對大v們來說,可替代性的選擇很多,這不僅將影響到知乎大v對「知乎live」 或「在行分答」的忠誠度,也將對知乎大v或「在行分答」參與知識分享形成一道**門檻,即每次分享是選擇付費分享還是免費分享。

因此,從維護知乎等知識分享型**使用者體驗及穩定維度來看,「知乎live」 或「在行分答」付費問答服務並非是乙個好選擇。

當然,對於有價值的簡答,平台應該給使用者提供主動付費的路徑或工具,而非預先設定收費服務,比如,平台可以允許使用者對其有幫助有價值的解答予以定向「打賞」,金額大小自定。

與此同時,在特定領域有一定研究的大v或專業人士,平台應該為其提供平台之外的變現路徑或方式,比如線下培訓或一對一顧問服務。

此外,對於使用者發出的問題,如果使用者對答覆時間有要求,可以懸賞徵答等等。

總的來說,知識分享型**的盈利探索或商業化轉型,最重要的還是要站在絕大多數使用者的基礎上,為使用者提供路徑或方式。而非本末倒置,從大v端或明星使用者端發力,建立付費解答體系。

而從付費機制上來說,金額的大小以及付或不付,決定權也交給使用者自主決策。否則,不適當的付費服務,不僅程式設計客棧會因強制付費而傷害大多數使用者情感,更重要的是,對於平台平等交流、知識共享的使用氛圍也會造成巨大損害。

而一旦使用者大面積流失,時間再長的平台也將變得沒有價值。而這顯然是知乎等智財權分享型**在探索商業化方向時必須拿捏好的尺度。

而這將決定付費問答時代到底何時可以到來。

本文標題: 距知識分享型付費問答時代的到來還有多遠?

本文位址:

關於知識付費的小討論 知識課程分享

有一顆持續學習的心是非常難得的,學生 職場人 創業人,學習是永不會停止的。每個月一定要拿出一筆錢來學習。目前知識付費開始逐漸火了起來,也是乙個很大的風口,褒貶不一。很多人用自己的職業技能分享一些經驗,組成一系列課程,在知識平台上去銷售,順便做個副業。課程優則上千劣則過百。筆者認為如果有條件鼓勵購買官...

知識經濟時代的知識付費模式有哪些?

從2016年知識付費元年開始,知識付費 就十分火爆,相繼湧現出一大批的知識付費模式。知識付費模式有哪些?要解析知識付費模式,我們首先得先明白什麼是 知識付費 知識付費,簡單理解就是 知識生產者把知識變成產品或服務,知識獲取者為獲取這些知識而支付一定的費用,就是知識付費。知識付費有利於人們高效篩選資訊...

知識付費時代的高校課程改革創新實踐

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減少了不同階層之間獲取資訊的差異。另一方面,知識的獲取其實是需要深度思考和反覆實踐的 在這樣的背景環境下,大學課堂何去何從?在mooc的新鮮勁頭過後,缺乏互動與主動性使得學習重新回到了索然無味的狀況。應該是社交工具 平台登場的時候了。變成了像空氣一樣的東西,必不可少,無所不在,卻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