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熟練使用者設計 如何設計才能幫助使用者提高使用效率?

2022-09-27 23:21:22 字數 3403 閱讀 5201

本文作者將從導航和首頁的資訊排布、操作時間和快捷鍵三個方面展開,在通訊產品、辦公軟體等這類被大量使用場景的產品中,該如何設計才能幫助使用者提高使用效率?

只有三種產品會被生成出來:被大量使用者大量使用、被大量使用者少量使用和被少量使用者大量使用。網上大部分關於設計的討論都是圍繞著少量使用的場景展開

的:如何讓使用者理解、如何吸引使用者、如何減少學習成本、如何讓產品保持興趣……大量使用的場景往往被忽視。很大一類產品(如通訊產品、辦公軟體等),它們

的使用者需要大量使用。這種場景下吸引力、理解力等已經不再重要,只希望能夠快速幫助他們完成任務,越快越好!這就是為何我這次想要集中討論一下「為熟練用

戶而設計」。

導航和首頁,對新使用者來說是最大的依仗,而對熟練使用者來說,則很有可能是最大的累贅。導航和首頁,前者將所有的入口都列出了,後者將最有趣的東西展

示出來,但這些對熟練使用者來說都沒有什麼意義,他們每次都還是要從導航邊角的乙個小小的一級選單展開

二、**選單,從導航找到相應的頁面後,也許還要經歷

幾輪跳轉才能來到真正對他們有用的地方。

用單一的思維方式,資訊排布方式很多,例如按照熱門程度、層級、按照任務型別……但是為了讓資訊排布達到最佳效果,任何單一的思維方式都很難奏效,並且最佳解決方案會因為外部條件、背景、人群等因素而無法確定,但是我認為以下思考方式是適用大部分情況的:

(1)應該把高使用頻率的內容放在最前面。使用者的時間是很寶貴的,如果能夠立即達到自己的目的,就決不會去糾結資訊排布是否完全符合邏輯。

(2)就要看使用人群了。最理想的情況是,同一類使用者的活動範圍在乙個特定的區塊裡,而不是分散在整個頁面。這樣使用者就不用遍尋整個頁面來進行切換了。

(3)對於那些不太受到關注,但是又不能從介面移除的東西,就需要按照邏輯來排布了。這樣最能確保在使用者需要它們時,能夠通過邏輯關係找到。

如果允許個性化的話,資訊排布就可以不用那麼糾結了。例如,在登入時就能判斷使用者型別,從而給出適合此類使用者的首頁和導航;或者,允許使用者通過拖拽等方式來自定義首頁和導航。

值得注意的是,個性化並不是絕對就是好的。某英國超市把自家購物**的首頁改成只顯示使用者以前購買過的東西,這種個性化卻讓該**的銷售量在當月下

降了幾個百分點(如果平時的月銷售量都是上公升的,那麼哪怕停滯乙個月也不是小問題)。他們發現後把首頁改回來,然後一切又恢復正常了。可見個性化雖然是個

好的想法,但是要想把握好分寸,卻並不是那麼融合。

在排布資訊時,尤其是在網頁上時,縱向排布通常比橫向排布優先考慮。原因有三點:

(1)資訊的寬度(字數)很難確定但是高度(行數)卻很好確定;

(2)大部分顯示器為寬屏,如果不考慮滾頁,那麼橫向排布的距離比縱向排布的距離更長,更耗時間。如果考慮滾頁,那麼縱向移動的距離就大大縮短了,因為滾輪可以取代大部分的滑鼠移動。

(3)以手掌的結構來說,橫向平行移動相比縱向精確度是更低的,因為左右擺動的軌跡是弧形而非直線,並且長距離的橫向移動是需要抬起整個手掌才可能實現的。

對於新使用者來說,也許在理解和學習上花費的時間遠多於操作中花費的時間;但是對於熟練使用者來說,情況完全顛覆了。例如,我用photoshop時,覺得最漫長的就是整理圖層了,為了能夠能夠長期維護,只好不停地重複同樣的工作。

費茨在2023年的乙個研究中提出乙個公式,用來計算滑鼠從乙個點移動並點選螢幕某個區域的難度。後來這個公式被shannon改進成為現在比較通用的形式。

shannon改進後的費茨法則公式

t是任務完成的平均時間,d是滑鼠指標與目標邊界的距離,w是目標寬度。a與b代表的是環境變數(攔截時間和裝置速度),通常不需要考慮。因為這個公式是一維的,所以每次使用時你需要在滑鼠指標和目標之間畫一條假象線,不論這條線的斜度如何,d和w都在那條假象線上。

費茨法則使用場景(不一定都是橫向移動)

從這個公式我們可以看到,目標距離越短、寬度越大,操作時間越短。熟練使用者的使用時間裡,操作時間佔絕大部分,而思考時間佔極小部分。縮短目標距

離、增加目標寬度,也許看起來不算什麼,但對需要重複使用產品的熟練使用者來說非常重要。試想一下,如果乙個任務需要你從螢幕靠左的按鈕移動到靠右的按鈕,

並且兩個按鈕啊還非常小,而你每天要完成上百次這個任務,那時你一定會開始抱怨:為什麼這兩個按鈕那麼小還相距那麼遠?

當然,這個公式只是針對滑鼠的,觸屏裝置會有所區別,但是減少距離、增加尺寸是不變的原則。

這一點只針對滑鼠。

同樣是可以用費茨法則得出的結論:當目標屬於螢幕邊界時,w(目標寬度)是無限大的,那麼此時t(任務完成平均時間)可以非常短。如果目標在螢幕邊界,那麼使用者在移動滑鼠的時候,完全不需要考慮什麼時候停下,只需往那個方向滑動就好了。

這一規則的典型代表是windows,因為它們的視窗控制項從來都是在右上角,而開始按鈕從來都是在左下角。如果乙個使用者要關閉最大化的視窗,那麼他閉著眼睛都可以把滑鼠指標「甩到」右上角。

這回蘋果的ios當了一次反例。它們把視窗控制項做的很小,而且與螢幕邊界有一定距離,所以每次使用者關閉視窗的時候都要小心翼翼地啊滑鼠指標移動到乙個小圓圈上,這樣做的操作時間比windows長了不少。

windowsiso的視窗控制按鈕

做了那麼多熟練使用者的訪談,效能似乎是永恆的主題。對很多使用者來說,操作再不方便,習慣了也沒有什麼可抱怨的,但是如果每次載入好幾秒鐘,那麼這個等待時間才是最煩人的。並且對於他們來說,載入動畫根本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效能是設計師無法解決的,但是卻需要設計師來監督,因為它是可以毀滅一切設計的東西。

做多了網路和移動產品,常常會忘記快捷鍵這個東西。但是,如果你的產品是為熟練使用者而設計的桌面產品(mac & pc),那麼千萬別忘記快捷鍵。

試想一下,如果你的產品有大量文字框,如果不能使用tab鍵切換,使用者就必須不斷地將右手從鍵盤脫離去尋找滑鼠,又從滑鼠脫離去尋找鍵盤……如此往復上百遍,真的很令人崩潰!

今年來很流行將乙個很長的表單分成幾步驟,讓使用者一步一程式設計客棧步地填寫完成。如果使用者只需要做一次,那麼這樣很好。但是如果你的使用者需要填寫好多份這種表

單,那麼這樣做只會讓人不斷地在滑鼠和鍵盤之間來回切換,大量時間被浪費了。所以這種情況下,還是把填寫區域集合在一起,允許用tab鍵切換吧。

最快速的兩個入口不在螢幕上,而在滑鼠上:左鍵和右鍵。

網際網路產品大多將選單收在乙個圖示裡,這樣做對於新使用者來說,確實更好理解一些。但是熟練使用者,尤其是需要重複操作的熟練使用者一定更加喜歡右鍵。

例如很喜歡chrome右鍵選單裡的「在新標籤頁中開啟鏈結」的功能。如果這個功能不放在右鍵選單裡而是拿出來,真的很難想象用起來該有多不方便。

使用windows時,大部分情況下都可以通過ctrl+s儲存、ctrl+c複製、ctrl+v貼上、ctrl+x剪下、www.cppcns.comctrl+z回退、ctrl+y撤銷回退、ctrl+n新建、f5重新整理……在設計產品時如果也有類似功能,最好可以關聯到這種約定俗成的快捷鍵。

最好不要破壞約定好的習慣,不然會給使用者造成學習負擔和切換成本。如果產品裡有很常用的功能,但又沒有約定速成的快捷鍵,那麼就可以自創快捷鍵了。與之搭配地,需要提供快捷鍵提示和自定義的渠道。

作者:雨涵_zoe

本文位址: /news/exp/60072.html

產品設計如何打動使用者

拿破崙曾說過 只有千瘡百孔的部隊才是戰無不勝的,這句話也許有些絕對 或者說是被中國的雞湯廚師們斷章取義了 但那些裝備精良 旗甲鮮明,在戰場上排著近乎完美的整齊方隊的部隊卻屢屢被拿破崙的大炮肆意屠戮,卻至少證明了 過於追求完美的部隊,是會吃敗仗的。在電影 亮劍 裡,某師長被俘後非常不服氣地和李雲龍說 ...

資訊分享頁設計如何提公升使用者轉化?

注 分享頁面並不是僅僅呈現方式與原生頁面不同,在做設計的時候一定要有系統的思維。很多人認為在做新聞或資訊的分享頁時,我們只需要做好內容,好的內容就能引發使用者自主的傳播。這本身並沒有錯,好的內容確實能帶來大量的 www.cppcns.com和分享。但是作為產品設計師,我們在做產品設計的時候應該更多的...

系統設計 如何使用快取

一 引言 在構建和維護業務服務應用時,大多數情況下業務系統的效能瓶頸往往是在資料庫,解決應用到資料庫之間瓶頸,系統的效能會得到極大提公升。系統的資料庫效能優化方法有很多 從底層到上層有資料庫模型設計,sql優化,使用快取等等。從圖中的優化模式來看,其中資料庫模型設計的合理程度奠定了應用系統優化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