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家電悄悄走向那些追求美好的年輕人

2022-10-01 06:33:10 字數 4052 閱讀 2855

中國人消費越發看重品質,也越來越青睞國產品牌,這是未來製造業的機會。

2019 年裡,我們看到了傳統家電公司正在寒冬中蹣跚,艱難度日,但就在這樣的紅海中, 11 月 26 日,乙個叫做jya的家電品牌突然入場,這個品牌直接定位為「美學家電」。

美學家電是新的物種,它誕生在人均gdp即將步入一萬美元的關口,擁有更成熟的**鏈和更多樣的渠道,它的消費者,也不再一味相信「大牌」,而開始追求個性化和品質化消費,追求更美好的生活。

戴森便在這一節點上獲得了成功。它 2012 年進到中國, 2014 和 2015 年連續兩年業務規模擴大 3 倍以上, 2017 年,戴森全球營業額增長超過45%,其中中國市場增速高達159%。

這意味著先前的市場規則正在發生變化。消費觀念變了,消費者更追求個性化和精緻化;消費渠道也變了,家電走出了大賣場,開始有了自己的專櫃,還有了線上的***;**鏈也在變化,它們不再只能生產制式統一而單調的產品,而是可以滿足不同廠商的設計需求。

中國人消費越發看重品質,也越來越青睞國產品牌,這是未來製造業的機會,傳統大廠正在轉身,步履緩慢,而jya這樣的新品牌已經單騎突進,用美學家電作為**,開拓自己的疆域。

1.新時代開始的標誌,是即將突破 10000 美元的中國人均gdp,就世界經驗來看,這是消費者行為轉型的臨界點——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是驅動消費公升級的核心因素,收入的變化影響消費心理,進而決定消費行為,改變乙個社會的消費結構。

發達國家,尤其是日本和美國,基本都經歷了相似的消費迭代。

20 世紀六十年代,日本經濟開始快速發展,經濟發展使國民收入大幅提高,帶動購買慾望。同時,日本積極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生產效率大幅提高,實現大量生產。大量生產與大量消費相互促程式設計客棧進,引發第一次消費革命。 1970 年代之後,日本經濟開始穩定程式設計客棧發展,人們消費偏好由量向質公升級,高階化、品牌化傾向顯著。隨後,在失去的二十年間,人們不再崇尚奢侈,不再追求昂貴,開始追求物美價廉,同時開始更多追求精神層面的消費。

美國擁有更多的人口,市場發展也更為超前。如今的中國,以人均gdp水平而論,相當於美國的 1970 年代末- 80 年代。那時,美國經濟復甦,眾多品類集中成長,房地產快速發展帶動家居、家電與汽車等週期品快速發展,隨著收入的增長和對品質化產品的需求擴大,珠寶在同期增長明顯。

不過,在 90 年代之後,美國理性消費意識復甦,消費觀念從崇尚名牌轉向青睞**。千禧一代逐漸成為美國的主流消費群體,購物更加看重商品的價效比。據美銀美林的報告顯示,71%的千禧一代將會在購買前上網比價,而超過50%的人則會在店鋪之間比價。

日本和美國都經歷了三個大的消費階段:大眾消費品時代(工業化革命+城鎮化推進,供需完美對接,消費爆發)、品牌化階段(消費者認知水平有所提公升,從產品消費進入到品質和品牌公升級階段,這個時代品牌既品質)、品質化消費階段(消費者認知水平大幅提公升,真正實現從品牌公升級到品質公升級,消費者不再盲目追求品牌,而是追求品質化消費)。

如今,中國正處在第二階段到第三階段的轉折上。中國消費經歷了從溫飽消費、個人消費、品牌消費的變化,目前已經形成了一二線城市回歸理性簡約、三四線城市消費公升級的大趨勢,「消費分層」的趨勢已經越發明顯。

2.本土品牌也在這一新時代裡,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營銷諮詢公司prophet十月發布的《中國最受歡迎 50 大品牌》調查報告顯示,昔日在中國市場無往而不利的外國品牌似乎在這一年遭遇了滑鐵盧。蘋果從 2017 年的第五名跌出前十;耐克從第六名**至第 44 名。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產品牌的強勢崛起,在上榜的 50 個品牌中, 30 個為中國本土品牌,這一數字在兩年前僅為18。

尼爾森發布的今年二季度中國消費趨勢指數報告顯示,68%的中國消費者偏好國產品牌,即使有62%的消費者購買國外品牌,國產品牌仍是首選。

新的消費者帶來了新的機會。曾經,中國消費市場因為供給過剩,陷入渠道戰和**戰,如今,新時代開始,紅海也劈開了一條道路。

這是中國家電的新機會。

十五年前,中國家電的機會是人口紅利。房地產熱潮興起,城市人口增加,後來家電下鄉補貼到來,這讓幾乎所有潛在的消費者都換上了新的家電。

如今,人口帶來的紅利已經不再存在,主力消費者也變成了更令人琢磨不透的 85 後,他們一邊喊著「吃不起水果」、「吃不起豬肉了」;另一邊卻是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人均消費 500 多元的餐館卻一位難求。

他們www.cppcns.com從生活方式、理念到消費能力,與上一代人截然不同,而當 00 後、 10 後崛起,他們對於家電產品、品牌,以及功能和體驗認知和態度,又會截然不同。

看上去謎一樣的消費人群,其實有著相似的內裡。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追求一刻也沒有停步,只是不同時代,對「美好生活」有著不同的理解,過去的「美好生活」,只是吃穿不愁,而如今的「美好生活」,則更追求審美本身。

木心認為,「沒有審美力是絕症,知識也解救不了。」審美能力需要時間的積累,需要解決生存問題之後的逍遙時間。

根據馬斯洛需求理論,人們滿足了基礎的生理和安全需求之後,便需要愛和歸屬感。在溫飽消費年代,人們追求的是無到有,能用就行;等到個人和品牌消費時代,大家追求的是從有到優,要比**、比品牌;到如今,供大於求,已經沒有能夠通吃所有消費者的招數,消費者不僅需要**優,還要求產品、服務和體驗方面都做到很好。

財經作家吳曉波認為,這是「中國所有製造業者新的機會」,他說:「人們不再相信價廉物美,人們相信價美物平,即消費者在追求商品質量的同時,願意主動支付這部分的產品溢價。」

換言之,消費者越來越願意追求美好的生活,並願意為此付出額外的溢價。

「美好的生活」要從兩方面理解,一是「美好」,落實到商業層面,是說消費者願意為技術、體驗、非標、服務、參與感、設計買單;二是「生活」,是說設計依然要與功能結合,提倡返璞歸真的平常設計,不過度強調功能之外的部分。

傳統家電已然意識到變化的到來。 2018 年,格力**位空調的份額則有較明顯的增長, 2018 年前三個月的高階空調份額在75%-80%之間,海爾於 2006 年成立的卡薩帝品牌,也正成為海爾新的增長推動力。

不過,傳統家電公司的探索,依託的是自己傳統的優勢領域,依然以「三大件」為核心,沒有覆蓋需求更廣闊的生活家電。在傳統家電公司和戴森之間,依然有著巨大的空間,這其中便是美感的缺失。

3.國內老派的生活家電雖然滿足了人們實用性需要,但是在審美上總有缺憾。可以說,中國的傳統家電品牌在製造硬實力上早已不輸國際品牌,但是在審美設計等軟實力上還略有遜色。

在中國的第四消費時代,年輕人不僅僅更愛這個程式設計客棧國家,也愛屋及烏,愛國貨;人們不再盲目跟風國際大牌,本土化成為潮流;不再崇尚不堪重負的繁瑣奢華,而是回歸「少即是多」,具有美感的簡約。

視覺文化的盛行讓發現美的眼睛越來越不缺失,使用者願意為美心甘情願多付錢,而讓居處更具美感也成為一項剛需,但是偏偏在家這個地方,總是有一種詩意的缺失。

「中國人本來就是懂美的」,jya品牌創始人、設計師蘇峻在發布會上說。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們將「日系」、「歐式」作為自己的文化符號,但深植在我們基因中的仍是東方美學,這是屬於中國人底層的文化氣質。這種文化氣質將引領構建中國人的現代美學基礎。

「美學自信」正在覺醒,這驅使我們追求更美的產品,而這恰是模仿西方的本土傳統家電行業所難以滿足的。不斷增長的美學需求下,擁有現代審美氣質的中國家電品牌一定會應運而生,可以將中國的文化與美學風格,融入到日常的生活裡,增加獨特的詩意。

jya認為中國的美學氣質是獨特的,它是溫情的、細膩的、內斂的、詩意的。

把詩意的美感融入生活家電設計和製造中,誕生了jya的「美學家電」。jya用美學去倒逼中國家電產業鏈改革。家電應該是美的,而且不單單是擺在櫥窗裡,一眼望去的美,更是親民舒適的美。如貝聿銘式的光影設計,讓光去講故事,jya用「一束光」,讓家電也可以成為藝術品;就像扎哈哈迪德設計的北京大興機場,圓潤無稜角,jya的設計的家電也摒棄了尖銳的邊角,就像心中的家園一樣,圓潤和諧,可以依賴,讓使用的人感到幸福。當然,它必須也是是精細製造,意味著技術過硬,體驗優化,不斷迭代。

jya萌生在對的時機。當代消費者在體驗設計上尋求公升級,在品牌光環和渠道成本上尋求降級,這種設計審美上的上公升和**上的下降,構成了普惠設計的基礎,正如當年的宜家便是靠著提供方便而有便利的生活而成為巨頭。跟宜家一樣,jya想呈現給使用者的也是一整套具有美感的生活方式。

新的競爭已經開始,擂台也已經擺好。擂台兩側,一邊是大而全的家電巨頭,他們擁有更多的資源,但因此也有了轉身緩慢的侷限,另一邊則是jya這些小而美的團隊,以快速迭代的設計和更具特色的美學語言,揚長避短,撬動市場。

未來的路還很長,但無論結果如何,這場新的競爭,都將用美學重塑消費者的生活。

本文標題: 美學家電悄悄走向那些追求美好的年輕人

本文位址: /news/media/289797.html

Jya美學家電品牌發布 藝術與科技的跨界融合

11 月 26 日,全球首個美學家電品牌 jya今日亮相北京崑泰嘉瑞文化中心,jya無線檯燈c jya對流電暖器 jya空氣迴圈扇 jya桌面空氣淨化器 4 款美學產品同期發布。jya以科技與藝術跨界的形式詮釋美學語言,力邀知名 製作人張亞東打造產品聲效專案。同時,由重量級當代藝術家 雕塑家展望與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