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與星巴克的注意力爭奪戰

2022-10-07 05:03:09 字數 4067 閱讀 7959

近來,「跑步上市的瑞幸咖啡」受到**廣泛關注。

瑞幸一位高管直言:「很多傳統行業都值得用網際網路的方式再做一遍。」

現今,外界都懶得講「網際網路思維」了,就像「流量」、「風口」、「移cwlvtce動網際網路**10年」、「網際網路下半場」這些老詞老調,難再勾起大家興趣。

不過,就瑞幸咖啡的崛起路徑看來,創立半年,超過(國內第二)咖啡連鎖店costa進入中國12年的開店數量,三年www.cppcns.com左右,(國內第一)星巴克眼看也快要輸給瑞幸咖啡。

哪怕瑞幸咖啡也有很長時間的「燒錢」階段,「打法」並無太多新奇之處,但這個發展的節奏和速度,「急功近利」顛覆原有格局,觸發了很多人的好奇心。

瑞幸咖啡公開表示:「花(一年虧掉)8億買到2000家直營店是一筆好生意,以後還會虧更多。」

他們甚至在招股書裡直言不諱:「自我們成立以來,我們已經產生了重大的淨虧損,未來我們可能繼續遭受重大淨虧損。」

我認為,這是在「看終局、造趨勢」——將一種可能的未來快速提前兌現。

這種商業邏輯,可能給後來者樹立了乙個很高的門檻。

當下,很多創業公司「賬上快沒錢了」,bat發出警告「很難再有指數型、爆發式的增長了」,在網際網路創業的寒流中,瑞幸咖啡憑什麼敢這樣「急功近利」?

定義對手,可以決定你的出路

倫敦國際咖啡組織的統計資料顯示:全球咖啡消費的增速是2%,而中國是15%,預計到2023年,中國的咖啡市場將達到1萬億人民幣。

星巴克ceo凱文詹森在2023年就說過,中國消費者平均每年每人消費1.5杯咖啡,而美國這個數字是300杯。

除此之外,中國中產階層將在2023年達到6億人,是美國人口總量的兩倍。

ok,看起來這是乙個很大的「增量市場」。注意「增量市場」這四個字。

瑞幸咖啡直接將星巴克視作競爭對手,並委託專業機構進行市場調研。

結果顯示:只有26%的人願意購買超過30元以上的咖啡,星巴克咖啡的**格,主動空出了大片市場盲區。

瑞幸咖啡甚至得到了星巴克最大的主動投資方——(美國規模最大的上市投資管理集團)貝萊德集團(blackrock,inc.)的投資背書,很快開啟了美股上市之路。

貝萊德集團投資瑞幸咖啡的背後,是暗含深意的,就是「難以忍受」美國公司總是在「存量市場」上做無意義的糾纏。

知道星巴克將誰視作主要的競爭對手嗎?

麥當勞。

目前看來,麥當勞全球大概有37000家店,星巴克是25000家,幾乎處於同一量級。

麥當勞原本是賣快餐的,卻高調「複製」星巴克。

麥當勞北美地區的很多店裡,設定有咖啡館,經過多次「盲眼測試」,咖啡口味已不輸星巴克。

麥當勞甚至大幅打廣告,大聲講「喝4美金的咖啡是愚蠢的」,諷刺星巴克咖啡的**高。

星巴克的對策是高調「複製」麥當勞。星巴克啟動「免下車外賣」業務,這是麥當勞最流行的「得來速」汽車餐廳的模式。

星巴克為了提高「翻台效率」和「顧客流轉速度」,部分新店裝修時,將木質座椅取代舒適的沙發,不想顧客久坐不走。

星巴克與麥當勞都在拼,看誰能在對方成為自己之前,先成為對方。

亞馬遜與沃爾瑪的正面交手也是如此。

這幾年,亞馬遜開了書店,收購了whole foods全食超市,徹底進入線下的零售店,以及生鮮、食材配送生意;沃爾瑪32億美金收購了阿里巴巴參股的電商平台jet.com,jet.com承諾,其**商品的售價將比包括amazon在內的任何地方都要便宜10%到15%。

這種「看誰先成為對方」的遊戲,惡化了競爭環境,對企業盈利特別負面。

然而,美國消費市場畢竟是乙個「存量市場」,消費者幾乎沒有未被開發的需求。

這也是為什麼美國的風險投資更多是進入to b(面向企業服務)領域,國內則95%進入to c(面向消費市場)領域。

瑞幸咖啡能夠得到貝萊德的加持,主要是瞄準乙個廣大的「增量市場」,並落地一種新的商業邏輯(社交電商),避免了類似星巴克對麥當勞、亞馬遜對沃爾瑪那種無意義的糾纏。

講成本很俗,但很實際

咖啡天然具有「社交基因」,差別在於,星巴克強調「第三空間」,瑞幸咖啡瞄準「社交電商」。

星巴克的創始人霍華德舒爾茨就說過:「在星巴克這個『第三空間』裡,人們的關係是自由和平等的,沒有職場的上下等級意識,也沒有家庭裡各種角色的束縛,人們可以把真正的自己釋放出來。

星巴克的使命就是通過每乙個顧客、每一杯咖啡,把每乙個社群凝聚起來。」

星巴克只做了一件事,只講了一句話:如果我不在公司我就在家,如果我不在家我就在星巴克,如果我不在星巴克,我就正在去星巴克的路上。

星巴克是什麼?第三空間。

星巴克正是創造了一種生活形態,社交是核心基因。

我自己長期是星巴克的粉絲,據說,這種美式咖啡有**效果。

金融危機期間,失業的、失意的年輕男女,可以在星巴克的店裡一杯咖啡坐一整天,總會有人無障礙的傾聽他們表達情緒。

瑞幸咖啡沒有創造什麼,只是借助已有的社交網路,吸納使用者流量。

截止2023年3月31日,瑞幸咖啡已經擁有2370家直營門店,累計1687.23萬消費者購買過瑞幸的「小藍杯」咖啡,每個月平均有440萬消費者在瑞幸實體店或者app上消費。

瑞幸咖啡核心的營銷策略,就是三個大招:首單免費+分享有禮+咖啡請客。

新使用者輸入手機號,就能獲得免費體驗券,購買後免費給好友送咖啡,又能各自得一杯,激勵使用者進行自發分享,帶給瑞幸咖啡源源不斷的使用者流量。

瑞幸咖啡也有強硬的一面:要求使用者必須在官方app上才能下單,這就將很多重隱私、嫌麻煩的人擋在門外。

但這個堅持是有必要的,因為要積累使用者資料,資料足夠多了,才知道使用者喜歡什麼,然後針對性的實施精準營銷。

瑞幸咖啡、拼多多、小紅書,都在設法釋放社交網路的營銷價值。使用者在自然而然的社交行為中,會幫助品牌找對場景、找對人。

任何社交營銷,只是加速這個「找對場景、找對人」的程序。

瑞幸咖啡真正超越星巴克的地方就兩個字——成本。

星巴克咖啡只能用**格,來覆蓋「顧客慢悠悠享受氛圍」帶來的高成本,即使星巴克咖啡可以「送外賣」,也不可能有多少降價,怕衝擊線下生意。

瑞幸咖啡恰恰相反,其所有的訂單都**上,現金交易不會發生在咖啡店現場,員工專注於引導、服務顧客,明顯降低了運營成本。

如何做好乙個「注意力商人」

在瑞幸咖啡的崛起過程中,外界往往特別關注以下兩個商業邏輯:

一是「賽道邏輯」

瑞幸咖啡過去乙個財年「燒錢」接近10億,公司坦承還會「長期堅持補貼,持續大約三年到五年」。

這是不是乙個「賽道嚇阻」策略?

因為投入這條賽道,代價太大,要使潛在的競爭對手知難而退。無疑,客觀上是有這個效果的。

二是「閉環邏輯」

創業公司傳統的穩健策略,是先實現小規模的盈利,驗證這個商業模式的可行性,不斷投石問路,牢固基礎、逐步擴張。

瑞幸咖啡的「社交電商」,「看終局、造趨勢」,cwlvtce先「燒錢」圈住大規模使用者,然後在龐大使用者的基礎上,逐步尋求盈利,基於社交網路建立乙個自我強化的商業閉環——使用者越多,越能透過使用者口碑,「找對人、找對場景」,吸納更多使用者流量。

就像拼多多在使用者規模突破500萬時,出現「社交炸裂」,病毒式的口碑傳播,使用者規模和交易額指數增長。

其實,兩種商業邏輯匯聚在一點,就是「爭奪注意力」。

有人說,爭奪注意力是一切商業活動最底層的邏輯,只有理解了不同公司是怎麼爭奪注意力的,你才能抓住現代商業競爭的本質。

星巴克本質上也是乙個「注意力商人」,星巴克當初的崛起有兩個動力引擎:

一是佔據核心商圈的優越位置。

要使「星巴克」品牌佔據人們的視線和記憶;

二是上市。

星巴克咖啡是快消品,顧客記憶越深刻、越是瞬間想到你,你就越有優勢,星巴克上市以後,只要你關注****,多少會留意星巴克,時間久了,成為你記憶中的深刻印記。

不過,星巴克爭奪注意力的傳統方式,與社交網路上資訊的流動速度是不能比的。

在社交營銷的策略選擇上,瑞幸咖啡甚至比拼多多更加激進,不是僅僅借助微信,而是一直在努力推廣自己的app。

咖啡是含有古柯鹼的,會使人上癮,這種特性也會傳遞到品牌記憶上,爭奪注意力的戰果——品牌聯想,也更容易得到鞏固。

可以預見,社交網路的技術和體驗仍會持續進化、迭代。

諸如微博、微信、美圖、直播、短**等等新**技術,會不斷改善使用者體驗,甚至更使使用者「上癮」。這已經是爭奪注意力的主戰場。

瑞幸咖啡其實是在當今的「注意力主戰場」上,與過去的大贏家星巴克進行競爭,這早已不是產品和體驗的競逐,而是社交和新**的商業邏輯的競逐。

本文標題: 瑞幸與星巴克的注意力爭奪戰

本文位址: /news/comment/232724.html

必備技巧 注意力 注意力如何改變人們的抉擇

出於無奈而居住在鬧市區的人們可能認為自己過一段時間就習慣了,但實驗表明,住在鬧市區的孩子搬到安靜的環境後成績會有所提公升。說明在決策的時候人們會受到頻繁干擾的影響。捕獲我們注意力的傢伙,看起來就那麼重要嗎?至少看起來這樣 在人們眼中,獲得關注的問題同樣獲得了重要性。就像上面這句話,加粗是為了獲得關注...

注意力與互動設計

以人為本的設計,不能不考慮普通人在一般任務執行中的耐受力問題。因為人的精力有限,再強大的需求,無力去完成也是枉然。精力的有效轉化率,是衡量互動設計品質的重點。1.公式 精力一般由腦力和體力構成。針對網際網路產品,腦力居前 非生產類 的體力消耗很低 而腦力的組成又分為注意力 理解力和記憶力。本文將嘗試...

無法集中的注意力

今天浪費不少時間在了幫助別人和討論問題之上了,其中有些是有收穫,不過更多的部分是無謂的去爭執,要吸取教訓咯,該認真的時候還是要認真,必須按照自己的計畫去完成,要引以為鑑咯.開年的第一本書終於看完了,收穫還是有的,雖然沒有想象的多,核心技術的第一版難度還是比較簡單,不過接觸了不少以前碰不到的東西,有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