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次提及「雲」,楊元慶誓師大會透露了什麼資訊?

2022-10-08 11:03:10 字數 3192 閱讀 4136

分析技術發展趨勢時,比爾蓋茨曾表示:「人們總是高估在一年或兩年中能夠做到的,而低估五年或十年中能夠做到的。」乙個不錯的例子是,大概幾年之前,「科技浪潮正從軟體轉向硬體」的判斷便不絕於耳,隨後也毫無意外地遭到質疑——但今天看,google x 實驗室主管 astro teller當年那句「在未來,將是硬體,而不是軟體拯救世界」很可能是對的。

但需要備註的是,在物聯網,大資料,雲計算和人工智慧的共同加持下,這裡的「硬體」無疑已完成某種公升級,拼接成一張更磅礴的「智慧型網際網路」,並為各行各業提供了一次洗牌的機遇。

嗯,在聯想2017全球誓師大會上,楊元慶便再次重申聯想將以「裝置+雲」為核心實施「三波戰略」,進軍智慧型終端和雲基礎設施領域。儘管在公眾一端,這並不是人們熟知的聯想,但楊元慶透露的資訊不言自明:三層戰略的同時實施,將成為指導這家巨頭戰略投資和布局的核心參照,也是以人工智慧驅動pc、資料中心以及更具想象空間的智慧型終端三大業務的戰術方式。

背後邏輯不難理解:聯想試圖通過雲將使用者資料留存在自家平台,並憑藉盤活資料,公升級靠硬體製造盈利的商業模式。

於是更像是上述戰略的「一體兩面」,楊元慶表露了「將聯想從產品為中心轉向以客戶為中心」的決心——如果說「三波戰略」是聯想在業務轉型上從單一走向立體,從產品到客戶的思維切換也許更具挑戰,它需要推動組織模式、業務模式、管理方式的轉變。

總之看起來,他們並不滿足於做一家只靠硬體牟利的公司,而要做一家整合裝置、應用和服務等一站式解決方案的公司。客戶購買裝置那一瞬間,他們與這家公司的聯絡才剛開始,而非結束。

畢竟,不止一位未來學家告訴我們:未來主宰世界的,將不再是有形的「產品」,而更多是「關係」。

踏上風口

重新審視聯想的「三波戰略」。第一波當然是個人電腦業務,作為掌舵者的楊元慶,必須要讓這家巨頭保持可預期的盈利能力,在進一步提公升效率的同時,對高增長的最新領域敏銳觀察,並把握行業持續整合的機會。

第二波是「鍋裡的飯」:移動業務和資料中心業務——聯想要紮實打造的核心競爭力,並將其逐步建設成新的增長和利潤引擎。先看前者,過去十年聯想走了一條充滿挑戰的國際化遠征路,聯想業務大部分都來自海外,移動業務亦是如此,大部分手機銷往海外,並在印度,俄羅斯和北歐等地佔據了很大市場份額,聯想移動業務在經歷併購整合之後戰略更為明晰,moto z銷量可喜即是乙個腳注。再看資料中心業務。據楊元慶透露,聯想已連續拿下超級大單,並在全球高效能計算top 500排名中,以99套連續兩年保持中國第一,全球第二。

第三波,就是新型智慧型裝置和「裝置+雲」的培育型業務。在我看來,儘管將其比作「田裡的莊稼」頗為貼切,但待到豐收時www.cppcns.com,它勢必將為前兩波戰略賦能,完成一次產業躍遷。

拆解來看,「田裡的莊稼」耕耘在兩點地上。其一是為現有裝置插上「雲的翅膀」,讓裝置能通過雲為使用者提供豐富的內容和服務;面向企業一端,也讓企業級使用者從傳統it轉向雲基礎架構的新it,從裝置為主轉向端到端整體技術解決方案為主。

而「裝置+雲」的第二個使命——乙個也許是更深邃的創新空間:打造新一代基於人工智慧和特定雲服務的新型智慧型終端。如你所知,關於未來社會智慧型終端的趨勢已非常明顯:裝置種類的井噴(2023年全世界將會容納2000億的智慧型終端裝置),以及更多擁有「雲大腦」的終端裝置將會出現,楊元慶就曾在一次講話中提及,「聯想要打造具有『雲大腦』的下一代終端裝置,不僅能聽懂gwmnvwghk,看懂人類的語言,會和使用者用語音進行自然互動,而且還能借助雲端和大資料分析資料,為使用者提供的服務從被動變成主動。」——事實上,聯想新近發布的智慧型音箱和智慧型電視,就在智慧型人機互動上做出了有價值的探索。

而人工智慧將為「裝置+雲」戰略提供技術支援。若你承認聯想的未來戰場是在整個ioc產業,那麼踏上ai風口就是必然——畢竟誰都知道,就像百年前電力之於裝置的靈魂地位,作為底層基礎設施的人工智慧也將發揮相似的作用。

所以在我個人看來,聯想未來的商業技術路徑非常清晰:更多智慧型裝置作為使用者入口,通過智慧型雲的連線不斷收集資料,再用人工智慧技術完善智慧型服務,公升級使用者體驗——而這又勢必反向帶動智慧型裝置的增長,最終實現良性迴圈。

「創造」客戶

如前所述,在演講中,楊元慶提及了「聯想將從產品為中心轉向以客戶為中心」。

若你深諳這家公司的發展史,會發現這樣的視角切換並非首次。大概在2003到2023年,就在聯想從交易型業務模式轉為雙業務模式的變革同期,聯想在中國推進了一次頗為重要的組織變革:依據客戶導向程式設計客棧,變7個大區為18個分割槽,採取分割槽總經理負責制的組織模式;2023年聯想又進一步把市場劃分為108個網格——「讓聽得見炮聲的人先行動」,儘管世界上的任何巨頭都已談不上「輕盈」,但聯想也試圖通過組織變革讓其落地。十餘年前的這次變革,就在讓組織下沉,縮短總部與前線之間距離的同時,讓每個網路中都有責權匹配的主人。據楊元慶透露:「那時候的匯報會,不是只看財務資料的會,而是為前線、為客戶解決問題的會。今天看來,正是有了那幾年向客戶貼近的變革,才有了後來我們pc業務的輝煌。」

其實最近兩年,聯想在推動客戶導向的轉型方面已有較大改進:譬如,註冊使用者已累計突破1.3億,這意味著可以通過大資料分析精準為使用者畫像,提供符合個性化需求的內容和服務;另外,聯想在中國**社群建立了25個產品板塊,去年新增註冊使用者400萬,通過建立使用者的評測和試用機制,得到第一手反饋,優化產品(據我所知,聯想高階產品開發周期近一年,在產品概念階段,聯想就會有和忠實粉絲的互動,讓他們參與到對新概念的設計中去);除此之外,聯想官網**也已有千萬級會員,去年營業額同比增長了38%,還推出了聯想合夥人計畫,打通了個性化定製流程,在c2c和ctm(configure to order定製化、可變配置的生產模式)上做了有益的嘗試。

但儘管如此,楊元慶似乎對客戶淨推薦值和復購率——這些「證明與客戶親暱關係」的指標還有更高的要求。在誓師大會上他也指出:針對消費類客戶,聯想既要大力重構體驗式銷售+服務的實體零售體系,也要繼續加強我們的電商競爭力,打造最先進的新零售體系;針對中小企業客戶,要拓寬並優化銷售通路,建立強大的面對直接客戶的呼叫中心,開通官網smb客戶頻道,還要為成千上萬的系統整合商建立專門的電子商務平台,共同服務和開拓smb客戶。

事實上,上述從供給者思維切換到使用者思維的轉變,不難讓人想起德魯克關於企業的那個經典定義:相比於製造利潤,企業唯一的目的,其實是創造客戶——要知道,在不少研究商業模式的學者眼中,從產品思維切換到使用者關係思維,是商業巨頭能否「進化」的一道金線,李善友就曾指出:在過去,產品是資產,在今天,產品是手段,使用者本身才是資產——換句話說,產品的作用正在發生一次變化,它成為了一種連線「買賣雙方」的中介。

現在看來,想要繼續引領下個時代計算平台的聯想——這頭想要舞蹈的「大象」,正在通過一條更寬廣的路,「創造」更多客戶。

李北辰/文(知名科技自**,致力於用文字優雅的文章,為您提供談資與見識;)

本文標題: 十次提及「雲」,楊元慶誓師大會透露了什麼資訊?

本文位址: /news/comment/16513.html

第十次練習

5位運動員參加了10公尺臺跳水比賽,有人讓他們 比賽結果 a選手說 b第二,我第三 b選手說 我第二,e第四 c選手說 我第一,d第二 d選手說 c最後,我第三 e選手說 我第四,a第一 比賽結束後,每位選手都說對了一半,請程式設計確定比賽的名次。include include 查重函式 int c...

第十次作業

linux網路服務 osi七層模型 物理層 傳輸介質,組網 資料鏈路層 mac位址定址,資料成幀,資料檢測,重發apr 網路層 將網路位址轉化為實體地址,網路位址定址,路由 ip協議 傳輸層 提供端對端的資料交換,連線,埠 會話層 提供點對點的連線 表示層 資料格式化 應用層 應用程式,服務 tcp...

第十次作業

1.將以下文法消除左遞迴,分析符號串 i i i e e t t t t f f f e i 解 文法改寫 e te e te t ft t ft f e i first集 first e first e first t first t first f follow集 follow e fol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