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遊戲公司爭奪

2021-03-31 08:56:59 字數 3955 閱讀 4946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紅木市於12月20**道――ea(nasdaq:erts)宣布了一項對於總部位於法國雷恩(rennes)的育碧公司(ubisoft entertainment)的重大決策,將對全球遊戲業的開發商和發行商之一的娛樂軟體公司進行收購。這項收購購買到育碧公司接近19.9%的股份,這些股份將從ubisoft股東之一――荷蘭talpa beheer b.v處。購得,將在通過美國**的反壟斷審查後予以確認,相關財務條款以及詳細交易金額並未被正式公開。訊息一經傳出,立即引發相當熱烈的討論,究竟ea此舉背後隱藏著怎樣的秘密呢?

動作頻頻的ea

ea是世界上頂尖的互動娛樂軟體公司,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紅木市。成立於2023年的ea公司於2004財年獲得了29.6億美元的收益。公司致力於在全球範圍對於電子遊戲平台,個人電腦以及網際網路的開發,製作與發行。2023年全年度,ea公司共計有27款產品銷量超過100萬套。ea公司銷售的產品基於以下三大品牌:ea sports(tm), ea games以及ea sports big(tm),其風靡全球的經典產品包括《fifa足球》、《勁爆nfl》和《nba live》等等。

雄心壯志的ea

如果說,以上這些還只是一家遊戲巨頭在國外的擴張計畫,那麼以下這些就和中國市場休戚相關了。

ea公司副總裁jeffrey brown曾對**表示:「大約兩年前我們就開始考慮進入中國的事情。去年我們從香港請來了在迪斯尼工作14年的jon niermann,對中國市場進行長時間的考察。從2023年11月起,ea在中國遊戲業界開始」拉網式「的搜尋,jon niermannn 說」我們一直在尋找合適的收購物件。幾乎與所有公司、所有的人都談過了。「

ea在華業務最早始於2023年,當時主要還是以單機版遊戲為主。今年4月1日,ea正式決定進軍中國。ea首先在香港設立了辦事處,之後派人常駐上海,開始中國工作室的組建。 「我們期待在華開設工作室很久了,也做了很多準備。」ea高層稱,ea中國策略的第一步是建立遊戲工作室,第二步是規劃產品線,第三步是設計、開發本土化的遊戲產品,「可能也會參與ea部分遊戲產品的全球外包業務。」

對於中國的拓展計畫,ea顯得雄心勃勃。ea亞洲總經理尼爾曼表示:「我們的目標是在2023年以前在亞洲的收入超過十億美元,我們預計中國將成為亞洲的領頭羊,但是electronic arts在整個亞洲都會迅速發展,包括日本。」 公司計畫使中國成為網路遊戲開發的全球中心,在2023年以前將建立乙個500人的開發機構,並在亞洲取得十億美元收入。

大力擴張的ea

曾有業界人士建議,ea作為網路遊戲的後來者,如果單憑一己之力,在華建立研發工作室,尚無法全面超越競爭對手,所以在培養本地研發團隊之外,應借助資本力量,尋求行業收購和併購。

事實上,ea正是一步步在落實這一資本擴張計畫。「收購同行確實是乙個快速切入市場的途徑。你要知道,遊戲公司再大,不可能精通所有的遊戲類別。」ea選擇中國合作夥伴有兩個標準:第一,它能分享ea的價值,並把這種價值轉化為遊戲體驗;第二,它在本地市場擁有良好的根基,具備成為領導型企業的資質。

由於政策限制,外資不可以成為中國遊戲運營市場的主體,因而ea也願意找一位熟知網路遊戲運營的合作夥伴共同經營,首先找到的就是光通。據訊息人士透露,光通同ea公司之間的合資公司約在10月份於香港成立,此合資公司由ea公司控股。有內部訊息稱,ea公司注入的資金「不低於5億元」。

其次,ea從年底起,預備在國內正式推出ea sports 和ea games品牌下、最重量級產品系列之一的《fifa 2005》、以及在國外銷售10天便已達到100萬套銷量的《模擬人生2(中文版)》。而玩家對ea的產品也反映良好,最新上市的遊戲都能獲得較佳的預期銷量。

這同時也應證了ea中國總經理埃里克-哈森伯格的說明:「我們在中國的計畫是,隨著業務的發展,一定要使遊戲本地化。我們對全球的調查顯示,中國將成為最大增長最快的網路遊戲市場。」electronic arts正在與中國**會談,但是還沒有完成這一計畫的制定工作,這可能包含收購本地遊戲開發商或者進行合作。

其實,ea旗下有一大批工作室都是通過收購而來的,其中就有著名的westwood工作室。而這次又傳出ea將收購法國育碧19.9%股份的驚人新聞,似乎ea的全球誇張計畫又將邁出更為堅實的步伐。

那麼,ea選擇收購育碧19.9%股份的背後蘊藏著什麼呢?筆者以下做一簡要的個人分析。

第一,最大的競爭對手

作為世界上第二大的遊戲開發和發行商的ubi是ea公司最大的挑戰,公司旗下擁有《**細胞》、《波斯王子》、《彩虹六號》、《神秘島》等優秀的品牌,近年來上公升勢頭強勁,2023年的收益為4億3千3百萬歐元,這其中有47%是在北美市場獲得的。

美國的《電子遊戲商業刊(electronic gaming business)》今年2月11日刊登了投資者對幾個遊戲股的分析:ea公司和activision、thq公司得到了投資者們的普遍認可,而ubi、vivendi以及take-two公司由於近來產品線的缺乏,評價降低。但是隨著ubi的《細胞**3:混沌法則》、《波斯王子:武者之心》等熱門大作的發布,育碧則逐漸再度獲得投資者的關注,除了ea之外,ubi算是少數幾家擁有廣泛產品線的遊戲公司之一,已經成為ea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二、近期市場銷量低迷

國外遊戲公司涉足中國遊戲業最早的就是法國的育碧公司,其從2023年正式進入中國至今已經有9個年頭,但是ubi主要是做單機遊戲的開發,這些產品主要銷往國外市場,在國內市場的銷量少之又少。國內的單機遊戲領域雖然有很大的市場,但是使用者的消費習慣使得正版遊戲在中國處境尷尬。另一方面,前段時間花巨資引進的網路遊戲大作《無盡的任務》也是完全叫好不叫座,勉強維持局面。

由於市場銷量平平,業績始終沒有較大的起色。法國遊戲商育碧公司在公布的2004財年上半年的財政報告中顯示,上半年公司呈虧損狀態。截止到9月30日的上半年,育碧公司銷售額為1.577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2個百分點,儘管銷售業績有所增長,但是育碧公司仍然出現了赤字。育碧公司淨虧損4850萬美元,而去年同期虧損了4570萬美元。由於財報現狀不佳,致使公司在納斯達克的股值始終維持在較低的水平線上,讓ea的收購計畫有了實際的現實基礎。

第三,曾與ea競爭衝突目前,歐美的遊戲產業基本由ea、斐凡迪環球、atari、ubi soft等幾家大型遊戲發行商瓜分,彼此間競爭激烈,而ea立足北美並積極進軍歐洲、非凡迪環球與ubi soft這兩家法國公司則立足歐洲也積極進軍北美。由於市場上的激烈衝突,讓ea與ubi soft成為一對實力勢均力敵的競爭對手,而這次《**細胞》挖角事件更是讓兩家公司官司相向,形成較為嚴重的利益不均,也使ea此後產生收購的意願。

現在,美國ea公司將成為育碧的第二大股東,擁有19.9%的股份,而育碧的創始人 guillemot家族以22.8%的股份仍然保持著第一大股東的地位。而另乙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是,為什麼是19.9%?ea此舉究竟意欲何為?育碧是否便會就此被收購呢?

在業內,業務合併可分類為:收購(也稱接管)和兼併。在收購中, 收購公司購買目標公司股東在其公司的股權, 後者此後就不再擁有任何股權。在兼併中,兩個集團的股東在各自的公司繼續保留自己的利益,但在另一家公司也有利益:即是他們將利益聯合起來。因此,美國的「購買」和「聯營」,分別指「收購」和「兼併」。為防止濫用兼併核算,反壟斷法ssap 23 為使用兼併核算制定了相當嚴格的條件。這些條件包括以下各點,同時必須完全滿足方可生效:

導致業務合併的出價,必須面向所有**持有者,以及出價方未持有的所有有表決權**。

出價方必須獲得至少90%的**和表決權。

出價前,出價方在目標公司持有的**和表決權不應超過 20%。

股東權益不應少於報酬的90%,因而報酬的現金部份不能超過10%

以ea持有dice的股權為例,其持有19%的股權,但持有dice28%股權的兩個團體拒絕ea的收購行動。而ea昨天宣布說已經取得了digital illusions ce公司大多數股東的支援,第二大股東bonnier & bonnier ab已經表示同意ea的併購案。但仍需要佔股份90%以上的股東的贊同,只有完全滿足以上的所有條件,這個收購案才可以成功。

相信育碧公司對於本次購買案絕對不會坐視不理,擁有最大股份和表決權的guillemot家族也對此事件非常重視。由此看來,ea想要正式收購ubi,似乎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有關本次收購事件的後續發展,筆者將密切關注。

歐美遊戲業者都掙多少錢

在一項由遊戲開發者雜誌 game developer magazine 負責的名為 遊戲開發者薪金報告2004 2007 的調查中,通過對超過1000名歐洲地區的遊戲產業從業人員的調查發現,歐洲地區英國的遊戲開發者收入最高,其次是德國 法國西班牙和荷蘭。在所有遊戲開發相關工作中,收入水平最高的是從事...

全國遊戲公司

福建地區 13家 福州天晴數碼公司 福州天盟數碼 廈門博眾網路 廈門二進位制數碼科技 廈門吉位元網路 廈門金通數字娛動 廈門聯宇科技 廈門魔方工作室 廈門盤古軟體開發 廈門奇域科技 廈門榮耀科藝軟體開發 廈門數達軟體科技 廈門市御風行數碼科技 江浙地區 13家 杭州傲天科技 杭州博求科技 杭州渡口網...

知名遊戲公司

面向業內人士的 game developer 雜誌在其10月號一期中公布了本年度前20大遊戲發行商的排行榜。與去年該雜誌評選出來的結果不同,今年這些上榜的發行商並不是以其經營收入來排名的,而主要以其發展潛力為指向,評選的參考標準包括這些發行商旗下的第三方開發商,相應遊戲軟體的平均市場反響,原創遊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