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程式設計師的文化模式

2021-04-02 23:32:16 字數 2999 閱讀 6816

本文的中國程式設計師指的是在中國大陸境內(不包含港澳台和其他華語地區)的軟體開發人員,他們通常會被劃分為初級程式設計師、高階程式設計師、系統分析員和專案經理。他們的年齡通常在20-40,20—30歲程式設計師佔總人數的80%以上,而其中26歲以下的又佔一大半。收入水平在國內屬於中等偏上,文化水平較高。

由於是在大陸地區,他們普遍是無神論者,無信仰;絕大多數為工科出身,主要來自計算機、自動控制、電子、應用數學等相關專業,因為大陸大學的職業性教育使其他專業的學生難以進入這個領域,男性比例偏高。習慣用二分法分析問題,受傳統儒家、道家思想影響深刻;他們的工作習慣把他們培養成了實用主義者和完美主義者。

由於在大學中的職業性教育特點,造成他們普遍輕學術,重應用,自學能力低,創新能力低的特點。乙個直接後果就是能夠非常快的進入工作角色,而難以有所深入、創新;而其他專業的畢業生進入軟體開發行業後,由於自學能力弱和缺少必要的全面的計算機基礎知識教育的原因,除個別特例外,計算機專業畢業生普遍反映與他們有可以感覺得到的溝通問題;並且,即使是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在某項技術上,如果沒有實際專案經驗,即使經過很長時間的自學,也往往不得要領;所以,雇主往往在招聘時,需要某種技術人員時,有實際專案經驗成為乙個重要指標,而不是象西方國家看重綜合素質。這都是職業性教育造成的惡果的佐證。

目前,中國程式設計師的總人數非常龐大,但在計算機基礎理論上毫無建樹,在計算機軟體的主流產品中,沒有乙個是國產的,甚至在構建在產品之上的流行框架,也沒有乙個是中國程式設計師的成果;20年來,他們都在學習語言、理解框架、構築應用,應該承認:中國的計算機軟體開發、應用水平並不高。中國程式設計師們目前主要從事系統整合類開發、外包開發的下游和測試工作,「學術性」的研究職位非常少,專門研發人員並不太多。這意味著雖然有一定的入門門檻,但是在入門後不太長的時間內(1-3年)就可以達到發展的「天花板」,而很難找到其他出路或再上公升到乙個更高層次。而他們的工作更多是一種他們戲稱的「體力活」的簡單**開發,顯然有一些經驗的年輕人在這方面更有優勢,他們之間的「體力」上的激烈競爭使這個行業從業者成為當今預期壽命較短的異類一族。而幾乎所有的軟體企業對更新員工技能的投入都極低,因為可以很容易招聘到有特定技能的人,並且確實在系統整合方面的培訓都只對新人有用而對有經驗的員工只是常識,而更高階的培訓都超越了企業目前的需要,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所以,在程式設計師中普遍存在一種「30歲」或「35歲」焦慮,這不是空穴來風,而是他們對未來不確定性的焦慮。由於行業收入和社會認同對剛走出校園的大學生很有吸引力,有大批人員加入了這個行業,後來的年輕人會對先行者產生強大的壓力。先行者無法保持個人技能持續提高,也就無法讓薪水持續**,除轉入管理(作專案經理或創業作老闆)外,基本就只能轉行了。

在疲勞的工作、工作壓力以及對未來的焦慮的聯合作用下,中國程式設計師們一般都有輕度抑鬱表現:失去興趣和快樂感、容易疲乏、總想不高興的事、思維和反應遲鈍、自責自罪、工作學習和創造能力明顯減退;軀體症狀是:睡眠障礙、疼痛、乏力、胃部不適、食慾欠佳、心慌氣急,以及各個系統的症狀。不過,由於都是成年人,心智都比較成熟,一般不會有嚴重後果。

中國是乙個以儒家思想為主流,輔以道、法、佛家思想的國家,各種思想經過上千年的互相影響、融合,已經有些難以分清彼此。有個調侃就說:「中國人平常是儒家,得志了變成法家,失意了就變成道家了。」中國程式設計師基本都是乙個教育體系中的產品,在文化思想上非常相似:全部都是無神論者;表達感情時趨向於間接、含蓄、內控的表達方式;組織歸屬感強,採取協調、和諧的態度,時常表現出中庸、折衷、妥協、世故,而不走極端的性格,在群體中盡量採取順從團體的態度,不願在團體中把自己的地位顯露出來;組織程式、原則的訓練基本為零;傾向於相信命運,愛用兩分法來作判斷,系統邏輯為非此即彼,人行為模式是謙虛、謹慎、抑制,甚而是稍有退縮。

但是,這種文化的另一方面使他們在堅持自己的觀點上會有很強的韌性,加上對組織程式、原則的訓練少且不重視,在觀點遭到反對時,會在行動上表現出非此即彼的強烈的不合作態度,保留意見就同時保留了實力,激烈一些的就會想辦法調離出團隊;但在表面上,不會表現出強烈的態度,甚至有時會讓反對者感到他相當好的合作態度和善解人意,在遭遇不合作造成的困難時不會發覺原因,感到莫名其妙。不要被此蒙蔽,這是儒家這種「恥感」文化的特徵:保護自己的面子,給別人留面子,可這不表示同意對方觀點。內斂的特徵常常讓對方最後感到反對者在玩「陰」的。 這種態度顯然不適合團隊合作,傳統上中國的管理方式是「制衡」,通過平衡各方面利益和力量保持穩定;傳統上的優秀的治理者更多時候是「耍手腕」的高手。因而對中國人使用現代西方的管理方法經常無效,團隊的進取能力顯然不足,維持則比較容易。而軟體研發卻通常都需要團隊的很強的進取心,系統整合則次之。

這種管理上的失靈或部分失靈導致的乙個現象是:在專案中遇到難點不可怕,中國程式設計師的單兵作戰能力是很強的,但是遇到規模問題就糟了。我們知道,技術能夠部分消解規模問題,但不能徹底解決規模問題;技術不可能替代管理。所以,中國的專案組,專案經理往往是高手,或者是專案組的首席程式設計師,這樣才能保證他的意圖能正確實施。在軟體開發由於某些新技術的出現而使程式設計師個人能力得到極大的擴大時,中國軟體開發界會及時地反映,變得非常活躍;而技術普及之後,競爭轉換到規模水平上時,惡性競爭就會立即展開,程式設計師們會感覺不好,感到沮喪。這恐怕也是中國軟體業特別喜歡追逐新技術的原因吧。

另乙個國人不適合軟體開發的特點是由「修齊治平」的觀念造成的,「學而優則仕」是它的乙個直白的解釋。中國人的一般觀念是:在乙個崗位上做的好了,就應該提公升到這個崗位的管理者的位置上。所以,程式設計師們努力工作多半是為了提公升到不做程式設計師的位置上,不是像印度人有安於現狀的淡泊,也不象日本人甘做螺絲釘,也不象西方人士為了興趣愛好而狂熱;沒有信仰在這裡成為乙個缺陷,而有信仰的人往往更加有韌性,不容易浮躁,不輕易跳槽。而程式設計師要做到優秀是需要持續的學習,獲取經驗;統計資料表明:中國程式設計師平均從業時間為4年,美國為14年(2023年資料);這麼大的差別,足以使兩國的軟體水平拉開幾代的距離。從根子上看,這是中國人內心的等級觀念造成的,學習和技術只是獲取財富和地位的敲門磚。但在程式設計師這個職業上,這種傳統思想是非常有害的。

而較長時間的教育使這些傳統在他們內心更加深刻,交流少的技術工作使他們大部分在與行業外的人接觸時表現得比較內向,自尊心強,自認為要優於對方;交談時往往絕不談及他們真正核心的工作內容。對批評的接受能力弱,容易誇大其辭,不願意做與計算機無關的任何工作(當他還是乙個程式設計師時)。

2005.11.04 初稿

2005.11.08 二稿

個人blog是:http://huangjien.iblog.cn ,歡迎拍磚:)

程式設計師與酒文化

大家喝的是啤酒。這時你入座了。你給自己倒了杯可樂,這叫低配置。你給自已倒了杯啤酒,這叫標準配置。你給自己倒了杯茶水,這茶的顏色還跟啤酒一樣,這叫木馬。你給自己倒了杯可樂,還滴了幾滴醋,不僅顏色跟啤酒一樣,而且不冒熱氣還有泡泡,這叫超級木馬。你的同事給你倒了杯白酒,這叫推薦配置。人到齊了,酒席開始了。...

程式設計師喝酒文化

大家喝的是啤酒。這時你入座了。你給自己倒了杯可樂,這叫低配置。你給自已倒了杯啤酒,這叫標準配置。你給自己倒了杯茶水,這茶的顏色還跟啤酒一樣,這叫木馬。你給自己倒了杯可樂,還滴了幾滴醋,不僅顏色跟啤酒一樣,而且不冒熱氣還有泡泡,這叫超級木馬。你的同事給你倒了杯白酒,這叫推薦配置。人到齊了,酒席開始了。...

程式設計師的喝酒文化

程式設計師的喝酒文化 大家喝的是啤酒。這時你入座了。你給自己倒了杯可樂,這叫低配置。你給自已倒了杯啤酒,這叫標準配置。你給自己倒了杯茶水,這茶的顏色還跟啤酒一樣,這叫木馬。你給自己倒杯可樂,還滴了幾滴醋,不僅顏色跟啤酒一樣,而且不冒熱氣還有泡泡,這叫超級木馬。你的同事給你倒了杯白酒,這叫推薦配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