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與科學不能共存?

2021-04-13 05:35:47 字數 1644 閱讀 2631

這一期《南風窗》的獨家策劃是關於中醫復興的。中醫是中國的一項國粹,幾千年下來也是源遠流長。不過這一百多年來卻在西醫的陰影之下過得江河日下。於是乎,中醫存廢之爭此起彼伏。

本人不是醫生,對中西醫不甚了了,不過平時看病吃藥也知道西醫不是萬能的,中醫也不是哄人的。以前對中醫的存廢之爭並不十分的關心,這次看了《南風窗》的《重申科學的邊界》,感覺有話想說,不吐不快。

這篇文章的大意就是:不是什麼事都能講「科學」的,中醫就是不講「科學」的;「科學」被人當作大棒到處打人,而中醫就是被打的乙個。對於後乙個問題,沒什麼好討論的,任何有力量的東西的名義都會被人拿來打人,非「科學」然。讓我很覺得有話要說的是後乙個問題。作者非但擺出一副「我不科學我怕誰」的架勢,而且還掏出一根「科學主義」大棒開始打人。

我說過,我不是醫生,我只是一名普通的程式設計師,我對醫學並不了解。只是我根據自己所受過的教育和接觸過的知識判斷,有乙個問題讓我怎麼也想不通:為什麼中醫一定是不科學的????  我以前本科是學工學的,知道工業上很多的計算公式都是通過大量的經驗資料模擬得來的,並不能直接說明內在的科學原理和數學關係。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這些曾經無法推導的經驗公式乙個乙個的被理論證明或修正。當然,很多現在也無法通過物理化學原理來直接推導得出。另一方面,這些經驗公式的存在也指導了科學發展的方向,同時也提供了推動科學發展的資源。在這裡,科學和經驗相輔相成,相互推動、共同發展。  而到了這篇文章裡,經驗和科學卻被作者當成了水火不容的仇敵,相互戴帽子,還要打翻在地,再踩上一腳,這一切真是匪夷所思。  

根據文章的說法,中醫系統現在是建立在幾千年來大量的**經驗之上的,而這些經驗目前是不能完全被科學——作者指得其實是西醫——所解釋的,所以,中醫是有效的,而它的有效正是由於它的不科學。……我找不到該用什麼感嘆詞來表達我看到這種論調的感情。  

科學從來不會認為自己可以解釋一切,而任何乙個嚴謹的科學工作者也不會認為科學已經可以完美的解決所有的問題。同樣,任何乙個醫學工作者,無論是中醫還是西醫,都會拜倒在造物的腳下,驚嘆於人體的精巧與複雜,都是感嘆醫學對人體了解的淺陋。無法通過目前的醫學水平完美解釋的醫療經驗的存在,是必然的,這並不能說明醫學的不科學。同樣,中醫大量的**經驗無法用西醫理論進行解釋,也只能再次說明了目前人類醫學水平和對自身身體機能了解的有限,怎麼能說科學就和中醫是對立的呢?????  

而且,我前面說過,科學的發展是以經驗作為資源、推動力和指導的。同樣,中醫幾千年來的經驗,正是中醫工作者進行科學研究的寶貴財富。而作者卻把科學當成洪水猛獸,在經驗面前固步自封,浪費了這筆無價的財富,真真暴殄天物!!!當年,克卜勒的老師坐擁幾十年的觀察資料卻沒有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有效的研究,而克卜勒則潛心研究資料間的科學規律,終於發現行星執行三大定律,終成一代泰斗。在作者這種無知者無畏的愚蠢想法的影響下,真不知道中醫的這筆寶貴財富還要被埋沒多少年才能出現乙個中醫的「克卜勒」。  

最後,作為一名普通人,再談談在看到這篇文章後最直接的想法。患者找醫生看病,自然是想醫生能夠對症藥,迅速解除自己的病痛。而按照作者的觀點發展下去,就是中醫治病開藥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全靠自己的經驗來猜。……我再次找不出有什麼文雅一點的詞語可以表達一下我的感情了。你說我這次是成為醫生的成功經驗還是失敗經驗呢?我記得詩裡有一句叫「一將功成萬骨枯」,不知道成個中醫要枯多少。只要智商沒問題,你敢去找中醫?你真的敢去?不好意思說實話我也不逼你,不要亂扯談就行。  

中醫的科學,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太少,真的希望有醫學工作者,能夠學貫中西,潛心中醫醫案的研究總結,找出一條科學研究中醫的道路來,這才是中醫復興的正道!!

科學解讀中醫

也許是對於未知世界的好奇心,這些年來一直對中醫的理論體系很感興趣,乙個與現代科學完全不同理論體系既然還能治病,究竟奇妙在什麼地方。中醫的理論深奧難懂,裡面充滿了陰陽五行,與現代科學的認知完全不是乙個世界,要想讀懂中醫,就需要在現代科學和中醫中間搭一座橋,這座橋就是本文重點闡述的東西。中醫講究辯證施治...

與麻煩共存 與羞恥共存

丟擲乙個查理.芒格的觀點 當你認為有一些人或者一些不公平的事情正在侵害你的生活時,其實是你自己在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團糟 向內求,一切的根源在與你的內心 寬廣的胸懷是練就的,只有遇到了麻煩才能體現乙個人的胸懷 在時間的維度上看待麻煩,智慧型隨之產生 逃避麻煩只會面對更多的麻煩,是麻煩就亮出來,拿來練心...

中醫與軟體

中醫是我除了軟體最喜歡的 我國偉大的文化 軟體與中醫 其實其中有很多共同之處 中醫講究的是平衡 什麼的平衡?是陰陽的平衡 軟體呢 處處都需要平衡 從單例模式的兩種寫法 就是時間與空間的平衡 犧牲空間目的是什麼?換取時間 這就是快取 從專案的角度呢 就是進度和質量的平衡 設計的角度上呢 擴充套件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