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許可權管理 引子

2021-04-18 22:20:02 字數 1619 閱讀 7021

許可權,但凡做應用軟體幾乎沒有不用到的,卻遲至今日才來仔細整理這方面的思路,慚愧得緊哪。

總體感覺,都是偏技術方面的東西,與應用的結合不算很緊密。

嘗試梳理一下這方面的思路,很亂,一時理不清楚。做了個思維圖,先放在這裡: https://p-blog.csdn.net/images/p_blog_csdn_net/oldcrane/entryimages/20080717/privilege-2008-07-16.gif。

總的來說,我是想從應用的角度、實施的角度來看許可權這個問題:

1、許可權這個概念的定義是什麼,它的範疇、邊界是什麼

許可權與業務邏輯的關係是什麼?兩者是否會重疊?

應用開發中經常會用到工作流,工作流和許可權之間,又會發生什麼樣的關係?

2、許可權資料管理

許可權的描述,可以抽象為 who, what, how,即 誰,對什麼物件,能進行什麼操作

對此,在資料描述上,有不同的方式。但不管如何處理,我們一定可以將涉及的資料分為兩大類。

第一類,可稱之為「定義資料」,主要包括:系統中有哪些物件,對每個物件有哪些操作。這類資料一般由開發人員或者部署人員來管理。在需求不發生變動的情況下,不會變化。

第二類,可稱之為「授權資料」,可以包括:許可權的擁用者或主體,其所擁有的許可權。這類資料資料,在系統執行過程中經常會發生變動,其變動不需要開發人員和部署人員的參與,一般由使用者方的系統管理員完成。

由於兩類資料變動的頻率、資料管理的負責人不同,資料管理的需求不同。

對於「定義資料」,重點保障許可權管理的靈活性、可配置性,保障使用者的許可權管理需求可以得到滿足,並考慮可預見的許可權管理變更需求,提供合理的資料介面。

對於「授權資料」,重點則是邏輯清晰,操作簡捷。需要從業務的角度來描述許可權,許可權判斷邏輯清晰易懂,常見的人員調整、許可權設定不會導致大量的資料操作(人工操作)。

這兩類資料,分別如何描述,分別會產生多大的資料量?

這兩類資料的邊界如和確定?

程式=資料結構+演算法

就許可權管理而言,哪些資訊應當放在資料中,哪些資訊可以固化在程式中,是否有一定的規律可循?

發散一下。

考慮一下ejb的概念,把開發和部署,明確地分成了兩個階段。部署階段的工作,不只限於配配伺服器端口、資料庫連線池而已。前端通過面向介面的方式呼叫後台服務,而後台服務的具體實現,是通過部署環境來完成配置的。也就是說,在部署的時候,才將各個模組組裝成為乙個完成的系統。spring等輕量級的框架,在這一點上與ejb是一致的。

這對於開發過程、開發模式是有影響的,我們需要去考慮,把哪些交給開發人員來決定,哪些又交給部署人員來決定。(當然,不考慮也是一種選擇)

3、領域模型和最佳實踐

對於許可權管理這一點,一方面是個系統都需要考慮,另一方面,每個系統許可權管理方面的需求又各不相同。

這樣的話,是否可以找到某些常見的領域,對各個領域提供不同的最佳實踐呢?

從設計的角度,則是在不同的層面上,提供不同的復用水平。

繼續做功課。

要向馬未都先生學習,要堅持。

ps:昨天簡單看了一下acegi security的文件,提供兩種方式擷取請求,進行許可權校驗。一是filter,一是method level的aop攔截。感覺合理,適於不同顆粒度的許可權控制需求選擇不同的攔截方式。不過,在具體專案中,把哪些邏輯作為許可權,這個問題依然存在,屬於最佳實踐的問題。繼續做功課,看文件。

也談軟體專案管理

今天得空看了看osgeo上的gdal開發資源。開源專案的管理也比商業專案完善的多,大的軟體專案真不是幾個牛人就能搞出來的,除非做的是一次性的專案。管理在大型專案開發中的作用怎麼強調都不為過,我們基本上都是做的不夠。冗長的 簡短的文件,大多數專案離開原班開發者後就成了雞肋,離開 加入新人都是超級費勁的...

艾偉也談專案管理,架構組織管理

架構組織管理的五大原則 構想 節奏 預見 協作和簡化 架構組織的三在概念 準則 模式和反模式 準則 為了把原則運用到實踐中,需要實施細節。準則把廣泛的原則翻譯成是否和如何執行原則的細節。模式 描述了開發或者使用軟體架構時可能遇到的常見問題的解決方案。反模式 反模式描述了組織在實踐中可能遇到的陷阱,描...

也談武媚娘

前段時間電視熱播 武媚娘 老婆天天晚上看。我不大喜歡看各種誇張和粉飾的歷史劇,但是對歷史還是喜歡一些,所以就利用閒餘的時間搜尋一下,看看唐朝的那些事。正好把自己的搜尋和感慨整理記錄下。唐朝是乙個中國發展的乙個鼎盛時期,即便如此,也是乙個多事的朝代。李世民宣武門弒兄,自己逼迫父親成為了太上皇,兒子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