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公司「培訓」

2021-04-25 01:41:36 字數 1502 閱讀 3961

新員工入司,部門對每個人都不了解(既是相處三個月也不能做到「伯樂識馬」)更談不上「因材施教」了。因此,只能「眾生平等」一起受訓;懂則複習,幫助同事,不會則入門,努力提高;大家應當都有體會:只要用心幫助別人(幫助解決問題,或者講解知識點等),對自己的理解能力會有很大的幫助,甚至會迸發出智慧型的火花來。另外,智者也會不斷從培訓的「點」中,發掘出「線」,甚至「面」來的。

多說一句題外話(個人觀點):我們國家的教育制度,概括起來是由「點」「線」「面」「體」四個字組成的;任何培訓或者教育都是給出「點」或者畫出「線」,讓我們有乙個方向感,之後的事情,是我們自己將「點」連線成「線」,再由「線」相聚成「面」,最終再經過眾人的合力,由「面」相聚成「體」。正是這些不同的「體」才讓我們國家的在各個方面取得了不凡的成就。

部門的一些培訓,比如一些軟體工程過程類的,是比較枯燥,感覺沒有用,平時也沒有用到;但是那些的確是有用處的。最基本的是:在你需要模板的時候,你了解了到**去找,對吧。誰能夠保證今天看似枯燥乏味,一無可用的東西,在以後也是沒有用呢?我記得楊振寧在西南聯大讀書的時候,參加過一堂關於理論物理學的報告,當時他聽不懂,但是他聽了,也隨心的記住了幾個「物理名詞」。後來正式這些名詞,引導他對理論物理學產生了興趣,且一發不可收,最終將諾貝爾物理獎拿到手裡了。

所以,我們的培訓是必要的,但是不能苛求培訓具有全面性,因為這是不科學的;同樣要求「因材施教」也是近於苛求的,但是它是我們的終極目標。想想不管是應試教育還是素質教育,我們國家提倡的都是「因材施教」,然而多少年過去了,我們國家仍然沒有探索出一條適合於我國的制度或者方法來;原因很簡單:就在短期(一年或者兩三年)的、一對多的教授過程中,誰敢說某某是治國棟樑,某某是地痞流氓呢?一對一的傳授知識,並不能夠實現,於是,教育不能達到「因材施教」;我們公司或者部門的培訓呢?同樣,也是不能達到。故而我們應當這麼理解「培訓」,它是:面向大眾的、且具有偏重於部門內部應用的一種技術掃盲或者提高的活動(它只是遊戲中的一把「鐵劍」,如果你想擁有「屠龍」,不好意思,需要你自己不斷的去打怪,說不定,你就可以得到);當然,在除了技術培訓外,還有針對:工作心態,工作技巧,部門文化,工作壓力,工作激情等做一些問答;

現在我們的培訓不能做到「因材施教」,那應該怎麼辦呢?知難而退嗎?不,這就需要我們這些需求者,為了後繼者,在工作間隙或者日常休閒時,多思考一些達到此目標的途徑或方法,這樣,我想,匯聚了眾人之思,那離目標還會遠嗎?

其實,不論培訓多麼的全面,主要的推動力其實使我們自己,而不是培訓的課程或者培訓的老師。

舉個例子:「神州七号」能進入太空,功勞是「神箭」和四個「助推器」的功勞。試想,如果「神箭」本身不努力,這四「助推器」把吃奶的勁都拿出來,是不是能夠將「神七」送入太空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它們最多能夠堅持159秒。於是當我們將「培訓」視為「神箭」的四個助推器的時候,我們應當更清楚的認識到,我們自己就是那根主火箭——「神箭」,是我們自己的不懈努力,才最終將「神七」送入了浩瀚的太空。

祝願我們的培訓能夠:beyond technology

讓我們快快樂樂的接收培訓吧,儘管有些我們已經會了,但是我們應當從「會」中提煉出「精華」來。讓我們這些「點」快速的成長為「線」,經過不斷的錘煉,形成「面」,最終大家匯聚成「體」,使部門具有很強的競爭力。

公司培訓的收穫

臨近年終,公司請來一位講師來給我們作培訓,題目記得是設計匠藝。說實話,我做不到像講師那樣,快講完課時能將自己所講的內容都有條理整理一遍。我就大致講講我所做筆記的一些內容吧。總的來說這位講師的實踐經驗很豐富,講得也很生動。觀點一 的可擴充套件性和可維護性是矛盾的。這是講師在上課之初所提的乙個觀點。說實...

怎樣制定公司培訓策略

提問 有些經理說 培訓無用。浪費公司的錢和員工的時間。不如鼓舞學生自學。你允許他的觀點嗎?學習和成長是很必要的,自學真的足夠了嗎?我們必須承認現實每乙個人的學習情況大不同樣。他計算每四個連貫比賽成績的平均值。對每四個比賽的子集,他計算出極差。通過這些資料,他畫出控制圖。例如以下圖 頂部的左圖顯示有幾...

對話 與印度第一大IT教育培訓公司CEO談軟體

印度軟體業的蓬勃興起,是這幾年來最為中國軟體人津津樂道的話題。人們既興奮,又多少有些緊張地注視著印度。印度軟體業的崛起,已經是乙個既成事實。中國軟體業,能從中得到什麼?學到什麼?niit是印度最大的it培訓結構,也是世界著名的it教育組織,在全世界38個國家建有分支機構,向數十萬人傳授軟體開發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