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名詞

2021-04-01 02:05:55 字數 1911 閱讀 5838

天文學名詞

恆星時:天球的週日旋轉是地球自轉的反映,我們就利用太陽、恆星或天球上假想點的週日運動來建立時間系統。由於選取的特定點不同,在天文學中就有幾種不同的計量時間系統,如恆星時、真太陽時、平太陽時等。恆星是以春分點的週日視運動來確定的計量時間的系統。乙個地方的恆星時以春分點對於該地子午圈的時角類量度。春分點連續兩次上中天的時間間隔為1恆星日,再分為24個恆星小時……等等。

真太陽時:太陽視圓面中心連續兩次上中天的時間間隔叫做真太陽日。1真太陽日又分為24真太陽時……等等。這個時間系統稱為真太陽時。真太陽時是以真太陽視圓面中心的時角來計量的,它的起算點是真太陽上中天,而我們日常生活中,習慣的起算點是半夜(下中天),正好相差12小時。因此,為了和人們的日常生活習慣一致,把真太陽時定義為:真太陽視圓面中心的時角加12小時。因為真太陽時是觀測太陽視圓面中心得到的,所以真太陽時也稱為視太陽時,簡稱視時。

平太陽時:由於太陽在黃道上作變速運動,而黃道又向赤道傾斜,所以一年四季的真太陽日長短不等,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不便。天文學上假設乙個假想點,它每年和真太陽同時從春分點出發,也同時回到春分點來;不過它是從西向東在天球赤道上以均勻速度執行。這樣的乙個假想點叫平太陽。平太陽連續兩次經過上中天的時間間隔,叫做平太陽日。1平太陽日有分為24平太陽時……等等。這個施加系統稱為平太陽時,簡稱平時。平時 是以平太陽下中天起算的,平太陽時定義為:平太陽的時角加12小時。

時差:視時和平時的差數叫做時差,即:時差=視時-平時。時差有時為正,有時為負,它在一年中由-14.3分變化到+16.4分,並有四次等與零。

地方時:恆星時、視時、平時都由時角定義,而時角是從子午圈量起的,對於地面上不同地理經圈的地方,它們的子午圈是不同的,施加也就不同。因此,以地方子午圈為基準所決定的時間,叫做地方時。在同一計量系統內,同一瞬間測得地球上任意兩點的地方時刻之差,在數值上等於著兩點的地理經度差。

世界時:2023年國際上決定,全世界的地理經度是從英國的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子午線(稱本初子午線)起算的。格林尼治地方時常用特定符號來表示:s表示格林尼治地方恆星時,m表示格林尼治地方平時。。格林尼治地方平時又稱為世界時,每天從子夜算起,由0時計算到24時。世界時與地方平時之間的關係為:地方平時=世界時±經度(東經用+,西經用-)

標準時:把地球按地理經度分為24個時區,沒乙個時區包含地理經度15°。並以格林尼治本初子午線東、西各7°、5°的範圍作為零時區,在零時區以東為東一區(東經7°.5-22°.5),東二區……東十二區;以西為西一區(西經7°.5-22°.5),西二區……西十二區(與東十二區重合)。每一時區都按它的**子午線來計量時間,即採用它的**子午線的地方平時,叫做標準時。相鄰兩時區,時間相差1小時。我國地域廣闊,橫跨東五區到東九區五個時區。為了方便,一律採用第八區時,即東經120°標準時,一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北京時間。北京時間比世界是早八小時。即:北京時間=世界時+8小時。

星座:古時候人們為了便於認星,他們按照一些較亮的星聯成的圖形把星空劃分成乙個個的星座,並以星座的形態或結合神話故事的內容來給星座命名。星座的這種劃分完全是人為的,不是乙個星座裡的星有什麼特殊的關係。現在國際上公定全天分為八十八個星座。星座界線過去是不規則的,2023年國際公定採用平行於赤經圈和赤緯圈的劃分法。

三垣四象二十八宿:是我國古代對星空的劃分,它們的起源遠在周、秦以前。三垣是北天極周圍的三個區域,即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四象分布於黃道和白道近旁,環天一周。每象各分七段,稱為「宿」,總共為二十八宿。它們是:東方蒼龍之象,含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南方朱雀之象,含井、鬼、柳、星、張、翼、軫七宿;西方百虎之象,含奎、婁、胃、昴、畢、觜、參七宿;北方玄武之象,含鬥、牛、女、虛、危、室、壁七宿。

星名:對於一些較亮的星,我國古代都起了專名,如天狼、老人、織女、大陵

五、軒轅十四和北落獅門等等。現在國際通用的明明發是在星座名稱只後家希臘字母,按希臘字母的次序分別表示該星座裡最亮、次亮……等(偶有例外)。如大犬座α(天狼),大犬座β……等,希臘字母用完後,在用拉丁字母幾阿拉伯數字。更暗的星也有採用赤經赤緯命名的。對於變星則另有專門規定。

術語對照 天文學術語中英對照

中文英文 英文縮寫 軌跡 彈道 trajectory 軌道根數 orbital elements 偏心率eccentricity 半長軸semimajor axis 傾角inclination 近地點幅角 argument of periapsis 公升交點經度 longitude of the a...

大資料助天文學研究風光無限

戰國時期,一本記載著800多顆恆星名字和位置的 石氏星經 是祖輩們探索宇宙的秘笈,被譽為最古老的天文資料庫。2400年後,美國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超高速星。有趣的是,這個發現並非由天文觀測獲得,而是利用中國虛擬天文台公布的資料 算 出來的。事實上,除了科學家,普通百姓也能借助大資料 雲計算等高科技來實...

天文學遇見人工智慧 數字宇宙觸手可及

本文講的是天文學遇見人工智慧 數字宇宙觸手可及 it168 資訊 2017 年 1 月 22 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與阿里雲正式成立 天文大資料聯合研究中心 雙方在北京舉辦了合作協議簽字暨研究中心揭牌活動。阿里雲將作為天文台雲計算大資料領域唯一戰略合作夥伴,共同推進天文學科研和科普教育工作。國家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