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友 震災巨集觀經濟分析

2021-05-02 15:38:54 字數 2822 閱讀 5156

博友:震災巨集觀經濟分析

供給損失與需求創造視角下的震災巨集觀經濟分析

發布者godblessbill

5月12日

發生的四川**,是否對中國巨集觀的走勢以及中國巨集觀經濟政策調控的方向產生巨大的影響呢?如何看待該問題,不同的學者和機構根據不同的測算方法給出了不同的結論。

有觀點認為帶來的損失將直接導致中國2023年gdp增速下滑0.4-0.7個百分點,因此,目前緊縮性的巨集觀經濟政策應當終結;經濟學者陸磊認為**將導致cpi**0.3%,ppi**0.4%,通貨膨脹的壓力會進一步加劇,緊縮政策不僅要堅持,而且要進一步收緊;而美林**則認為由於**災害面積有限,不會對中國巨集觀經濟帶來影響,經濟政策決策不應災害的發生而改變。

如何處理上述分歧,我覺得關鍵要處理好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必須明確各種災害通過哪些途徑會對於巨集觀經濟產生衝擊;二是此次**災害通過不同途徑對巨集觀經濟產生影響的幅度。

處理前乙個問題,我們必須掌握以下幾個要點:第一,**導致的經濟損失與**對於巨集觀經濟增長的影響之間存在著本質性的差異。前者主要是乙個存量的概念,體現在房屋、勞動力、基礎設施和其他固定資產的損失之上,而後者主要是乙個增量的概念,主要體現在某時期內所生產的最終商品和服務的價值。因此,利用**導致的直接經濟損失來套算gdp增長的損失,在本質上會混淆存量與增量的差別;第二,**對巨集觀經濟增長的影響必須從供給和需求兩個方面來進行把握。在供給方面主要體現為,財富存量的損失和勞動力的損失導致受災地區生產能力的損失,即「供給損失效應」。在需求方面,則會體現在災難應對和災後重建所形成的對其他區域的需求增長之上,即「需求創造效應」。一般而言,只要其他區域的生產供給不存在問題,或供給彈性很大,災害導致的「供給損失效應」應當遠遠小於「需求創造效應」,因為幾十年的財富累積將在幾年中得到加速重建,同時,災後重建的支出在重建恢復階段具有加速遞減的性質,前1-2年因為救災的緊迫性所產生的支出遠遠大於後面幾年所產生的支出。所以,只要經濟體系沒有供給上的大問題,災害對於前幾年的經濟增長往往有乙個拉動作用。這在經濟學中一般稱為「破窗效應」或凱恩斯的「挖坑經濟學」。

至於第二個的問題,我們認為本次大**對於中國經濟的損失是嚴重的,財富性損失估計在1500元-2100億之間。但是正如前面所言,這是存量的損失,不能直接等同於今年gdp的損失。例如有機構認為**帶來2023年將損失gdp0.3-0.7個百分點,這就犯了混同存量與增量的錯誤。因為整個四川地區的2023年gdp總額為10505.3億元,本次重災區8縣市的gdp總額僅為四川的4.71%,不足500億元。2023年中國gdp的0.3%-0.7%將達到827.2億-1930.1億元。該數值就說明**不僅使重災區不進行生產,反而對其他區域的生產帶來了嚴重的負影響。這顯然不合邏輯。

從供給角度來看,即使重災區不進行任何生產活動,它給中國總供給帶來的影響是不足0.2%。

從總需求角度來看,我們發現進行災害應對和災後重建所花費的支出是龐大的。主要包括災區居民的日常生活費用支出、住房重建支出、醫療費用支出、過渡房以及住房重建支出、基礎設施重建支出、災後防疫支出以及其他救災支出,雖然很多支出是分幾年進行,但是2023年是主要開支年,可以根據不同災後重建的方案可以大致估算2023年上述各種支出應當在日常生活費用支出40億-60億、醫療費用支出8億-10億、住房及相關支出150億-250億元、基礎設施250-300億元以及其他10億-50億元。直接支出可能在460億-670億元範圍(本測算是根據各種新聞估算的災民人數、住院人數、臨時過渡房數、基本設施損失、基本補貼數等相關資訊以及相關市場**得出,十分粗略,沒有實際指導價值)。因此,這些開支在乘數效應的作用下將使總需求增長提高導致的0.25-0.36個百分點。考慮供給制約的因素以及災害對於正常生產秩序的影響等因素,「需求創造效應」導致的gdp增長應當在0.2%左右。如果與災害帶來的「供給損失效應」,2008中國gdp的增長速度基本不受到**的影響。

但是,應當值得注意的是,「需求創造效應」與「供給損失效應」分布的具有巨大的差異,「需求創造效應」主要集中在日常消費品、基礎設施、醫療和住房等領域,而「供給損失效應」均勻分布在第

一、第二、第三產業。因此,ppi、cpi將受到一定的影響,例如與基礎設施和住房建設相關的水泥產業、鋼材以及其他建築材料,與日常生活相關的糧食**。但是,考慮「需求創造效應」導致的需求拉動在0.25-0.36個百分點,根據中國以往的產出缺口——通貨膨脹關係推算,所導致cpi**的幅度應當在0.1%以內。因此,**對總體通貨膨脹的壓力很小,只是在部分行業中會凸現。

據此我們認為,中國巨集觀經濟政策在總量不應當受到**災害的衝擊而發生變化,特別是貨幣政策的基本方向。應當**災害需要的是各種政策一定程度上的結構性調整和操作方式的調整。集中體現在:第一,財政支出總量不變條件下,繼續結構性的調整,估計2023年的財政應當超過6.4萬億,財政增收應當是在1.3萬億,超收應當超過2023年的水平,因此依賴**財政結構的調整、財政穩定的撥付以及民間捐助,完全可以滿足災害應對和災後重建的資金需求;第二,在信貸控制以及利率控制不變的情況下,對災區進行區域性區別對待,以財政沖銷相關住房信貸損失,以政策性貸款解決部分相關農業重建、基礎設施重建的資金需求,以重建**解決各種補貼和其他資金需求。

發布者godblessbill

※我不知道此文章是否出於godblessbill先生之手,比我說的可清楚多了,文章從理論從實際兩個角度闡述了**對於國民經濟的影響,難得的好文章,我再貼上來讓朋友們共享。

**對於國民經濟的影響,其實我們還可以從實際生活中來看,我打個也許並不恰當的比喻:比如說上海目前在建設的世博會,世博會場址5.53平方公里內幾萬戶(1戶的補償大概在幾十萬,也是上百億的補償)居民及上千家企事業單位的拆遷,在拆遷的過程中成排成排的住宅被爆破,整排整排的廠房被拆除。如此,建設世博會對於上海的經濟是損失呢還是發展?gdp會減少呢還是增加?這個拆除是否與自然災害差不多呢?

還有那個奧運會建設,建設奧運會同樣的需要數千億投資,拆除的也不是個小數目吧,誰能說建設奧運會影響了我們的國民經濟?

我覺得根本上來說是差不多的,無非乙個是主動,乙個是被動。有時候只不過是在感情上不一樣而已。

關於巨集觀經濟

關於巨集觀經濟 兼說巨集觀經濟對於銀行的影響 唯一影響銀行股的因素就是巨集觀經濟。但是目前老股民對於巨集觀經濟過於樂觀,說句不好聽的,這是由於老股民紙上談兵了,根本沒有接觸實業資本,不了解現在大中小企業的經營狀況。真正的價值投資應該是深入企業,不光是企業本身,而且還需要接觸上下游的企業,了解他們目前...

巨集觀經濟摘抄

1,前十年中,房產投機導致 奇高 2,由於人才流入不足,消費需求不足,有些城市真的沒有未來。要比較各個城市的人才引進計畫,選擇最好的,選擇合適時機入城 3,要有真材實學,選擇真正有潛力的城市 4,關注央視關於房地產,銀行改革,貨幣政策,消費公升級相關新聞 5,房地產內卷經濟是啥?6,當預期收益遠大於...

巨集觀經濟真是偽科學

許小年 巨集觀政策這事是非常不靠譜的,我自己一直研究巨集觀經濟,一直教巨集觀經濟,其實巨集觀經濟是乙個偽科學。巨集觀經濟 做到後來感到非常沮喪,不是因為老輸給宋國青,而是後來發現宋國青只不過跟統計局聯絡的好一點。這是非常不靠譜的事,要求 微調經濟,恰到好處既不過分又不欠缺,這樣的事沒有辦法做的,做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