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國當代教育的幾點「新思考」

2021-05-08 18:24:11 字數 2889 閱讀 7857

關於中國當代教育的幾點「新思考」

文/飛天含雪

prefix

:儘管網上對中國當代教育進行口誅筆伐的文章早已屢見不鮮,但是大多過於俗套,有的甚至有誤導民眾之嫌。本人雖同樣對當代教育的一些制度深惡痛絕,但自認為從來不是魯莽的片面的來看待這個問題。鑑於本人對當代教育制度略知一二,今天暫且談幾點本人的「新思考」。美其名曰「新思考」,是因為本人自認為觀點雖算不上高明,但卻有不同常人之處。水平有限,本文即為拋磚引玉之作,希望諸位網友能不吝賜教。

1.高學歷的機會成本與附加值的關係

高學歷會帶來高附加值,但無疑也增加了機會成本。因此,至於是否應該追求高學歷,還應仔細衡量附加值與機會成本的大小關係。這是常人易犯的一大錯誤,受慣性思維的影響,老是認為「博士生」比「碩士生」強,而「碩士生」比「本科生」強。其實不盡然,因為比較平台不同,很多常人並未考慮追求高學歷所付出的巨大的機會成本。下面舉一例子詳細說明:

拿我們學校(成都電子科技大學)的本科畢業生來說吧,比如:甲考研,乙找工作。目前看來,本科生

3000

月薪,碩士生

6000

月薪(注:假設均在珠三角或江浙一帶工作)。乙工作,假設三年後薪水漲至

6000

月薪(很容易的),而甲讀研,要到

3年後才能工作,即便是那時仍為

6000

月薪(幾乎不可能)。在這三年內,乙已經在掙錢,而且積累了大量的工作經驗。而在這三年內,甲不但沒有掙錢,還在用錢(一般情況下,給導師做專案可以獲得少量收益,忽略不計)。就經濟角度來說,乙比甲竟多出了十幾萬。而甲唯一的優勢,只是一紙文憑,在學校學到的東西,寥寥無幾(讀過大學的人相必都應該知道)。花十幾萬和三年工作經驗去換取一紙文憑,是否值得?

本人認為很有必要在高校開設一門經濟學課程,甚至可以直接針對「高學歷」而開,就談論機會成本與附加值的問題。只不過,這樣會極大的影響教育部教育局的某些專家學者的經濟利益。我們仔細算來,「高學歷」的機會成本其實大多被教育部教育局的某些專家學者收入囊中(敏感話題,你我心照不宣)。這樣看來,你還會為那微薄的附加值付出高昂的機會成本嗎?

2. 高學歷意味著高能力?是迫於無奈還是自欺欺人

本人從來不認為高學歷意味著高能力高素質。這在本人的另一篇文章―――《超女―――追隨我心的選擇》已經從側面說得清清楚楚。客觀講來,當前社會對大學生

文化素質、心理素質還有道德素質的評判是「不盡如人意」(某門戶**調查結果),普遍認為大學生素質已大不如以前,不符合要求。

事實勝於雄辯,下面以大學流行的三種「迷」來說明問題(當然,有的人只佔其中的一項,有的人佔到了兩項,更有甚者三項全佔。。。。無敵了。。。。)。

一.「遊戲迷」―――痴迷遊戲,荒廢學業,不思上進的遊手好閒之徒。在現在的大學已經相當普遍,尤其是在計算機相關院校,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這種情況如果不加遏制,將愈演愈烈,遊戲無疑將成為影響大學生素質的第一殺手。

二.「戀愛迷」―――痴迷戀愛,沉醉於短暫而虛幻的幸福之中,惶惶不可終日之徒。有這樣一種說法流行於大學校園―――「大學四年不談戀愛等於白混了四年」。對此種說法本人實在不敢苟同,本人立志大學不談戀愛,至今仍形單影隻,只因考慮到戀愛會對本人美好的前程帶來影響―――兒女情長,英雄氣短,毀於女人手上的科大男生不計其數。但試問大學裡面有幾人肯象我這樣想呢?

三.「球迷」―――痴迷足球,連夜看球,對個人身心及精神遭受的疲憊痛苦熟視無睹之徒。

2006

世界盃閃亮登場,聲勢浩大,廣大狂熱「球迷」漸漸浮出水面。為看球賽通宵達旦的不計其數,為自己喜愛的球星球隊搖旗吶喊者不乏其人。「球迷」無疑將成為繼「遊戲迷」「戀愛迷」之後的第三股勢力,充斥著大學校園,衝擊著高等教育。

正是如此,荒廢了大學四年後的秋後算帳(比喻面臨社會的激烈競爭)讓很多庸庸碌碌的人毫無選擇的餘地,不考研幾乎等於失業。倘若承認是迫於無奈而考研,顯然會被同類人物所不齒,於是堂而皇之的鼓吹是為了大幅提高個人綜合素質而考研(不否認對一些極少數有志之士確實如此)。其實他們自己很清楚,研究生三年本質上是在重複著本科四年的墮落生活,只是自欺欺人不願意承認罷了。

前不久,看到網上有人針對超女放棄高考一事信口雌黃―――「大學

可以提高我們的境界,擴充套件我們的視野,改善我們的生活

」,「大學提公升個人修養」。本人對此種觀點堅決鄙視,現在的大學從某種程度上說已經成為藏汙納垢之所。因此,高學歷顯然不等於高素質高能力。所以,如果你選擇高學歷,是迫於無奈還是自欺欺人?

3.文憑只是一時之氣―――「價值規律」和「邊際效用遞減原理」的體現?

很多人認為文憑只是找工作的敲門磚,深入高學歷旨在獲得這張進入勞動力市場的通行證,並非想在學術或者專業上深造―――一旦入市,則成廢紙一張。這樣往往背離了研究生教育的初衷,延續了本科教育的悲哀,讓本來就在貶值的研究生文憑一再的大打折扣。

從某種角度上講,這很符合經濟學上講的「邊際效用遞減原理」(打個比方,人餓的時候,吃第乙個包子覺得很香甜,第二個比較香甜,吃第三個時則一般,吃第四個有點煩,第五個比較煩,第六個則看著就討厭)。造成此種後果的原因主要有兩點:

1. 研究生的持續擴招。從價值規律的角度上講,隨著研究生的大量增加,社會對研究生的需求漸漸趨於飽和,對研究生的需求慾望將降低,客觀上的供大於求將導致文憑貶值。

2.源於研究生持續擴招的同時不能保證質量。盲目增加數量的同時不能保證質量,以次充好,魚龍混雜以致文憑變水。在這個時代,文憑不是個人素質的代名詞,更不能成為找工作的敲門磚(有過大學經歷的必定深有體會)。通過時間的推移,有文憑沒有能力者終將慘遭淘汰,而缺乏文憑但有能力者終將體現出其自身價值,找到自己的舞台。。。。。。

近年來,有的公司在招聘會上打出了「非研究生不招」的旗號,給人一種假象―――彷彿研究生在找工作時確實高人一籌。其實這就是市場規律的客觀體現,由於研究生的大量增加給了用人單位選擇的餘地。這是中國教育和社會的最可悲之處,其實很多公司自己都知道根本不需要高學歷人才,高學歷甚至

只是「雞肋」―――「食之無肉,棄之有味」,但迫於市場規律,寧可浪費文憑也要抬高門檻,此種做法更加速了文憑的貶值,更嚴重的是浪費了教育資源,讓莘莘學子蒙受了「文憑之怨」―――難道非得要一紙文憑才能體現素質嗎?

?/p>

中國當代社會階層分析 看看你處在社會的哪個階層?

中國社科院 當代中國社會階層研究報告 2001年12月11日 中把中國社會分為一下十大階層 國家與社會管理階層 經理人員階層 私營企業主階層 技術人員階層 辦事人員階層 個體工商戶階層 商業服務業員工階層 產業工人階層 農村勞動者 過渡性特殊階層 包括尚未就業的大學生 分析說明 第乙個階層是國家與社...

關於函式的幾點思考

函式思考 1 函式不一定要有返回值。有返回值型別的函式要return就必須return乙個值,否則報錯,也可以不寫return 會警告不會報錯。空型別函式不能return 乙個值,否則報錯,可以有return,表示函式結束,無警告不報錯。2 函式結束標誌 return 3 是否需要返回值看函式的功能...

關於平台的幾點思考

如何進行平台優化?1 管理層面 資源統一管理 復用,制定規範 規範 文件規範 sop操作規範 業務解耦,完善監控,職責分明,問題追蹤,定期會議總結,機房冗餘 2 業務層面 技術解決效能問題 2.1尋找平台短板 壓力測試定位系統短板 qps tps 響應時延等資料,關注系統的cpu 記憶體 io 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