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文分享 我個人比較受用的一些習慣

2021-06-16 05:19:04 字數 2255 閱讀 4005

一般來說,我們做的工作總是有乙個目的和意義的,但工作的形式又是非常具體的,忙起來往往就鑽到死胡同裡,忘記了真正的目的和意義,「想不清楚」自己真正要做什麼了。前幾天,我需要搭建乙個演示環境,手上有兩套方案a和b,方案a估計要半小時,方案b估計要一小時,於是我選擇了方案a,可是動手之後才發現伺服器缺乏乙個必要的元件,於是先費勁新增好這個元件,再編譯自己需要用到的軟體,又發現在64位環境下會編譯出錯(以前我只在32位機器上編譯過),上網查發現需要打乙個補丁,於是又四處去尋找這個補丁……此時已經用掉乙個多小時了,下面還不知道會有多少問題;我忽然想到,自己真正要做的無非是演示程式,解決打補丁、找軟體之類的問題雖然很有意思,但其實從任務的角度考慮,是浪費時間,於是果斷選擇方案b,一小時後就順利解決了。

據我觀察,很多技術人員都熱衷解決純技術問題,溫伯格稱之為「hacking (神遊)」;神遊很好玩,容易上癮,但我們都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人,要想真正做點事情,就不能放任神遊。

關於這一條,還要補充一點:哪怕忙得昏天黑地,也不能沒有頭緒。工作的壓力很大,忙得焦頭爛額是常有的事情,許多人就在這種忙碌中失去了方向,往往忙了整天,下班了都不知道自己今天到底幹了什麼,有什麼意義。我的經驗是,越是這種時候,越要打起精神想想(雖然這樣很難):自己究竟要幹什麼,目前的安排是不是可以做些調整……持續的思考,才會產生感悟,才能有改觀,否則,有可能一直陷入「瞎忙」的境地而不能自拔。

古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是很對的。拿軟體專案來說,儘管專案的開發時間很難**,但有經驗的技術人員,往往能更進行更準確的判斷,這就是因為他們具有預見能力:能預見到開發中會遇到的問題,這樣做出的安排,時間上更充裕(也就能保證效率),心理上也更有準備。

另一方面,我也親眼見到許多技術人員,只管完成手上本階段的任務就萬事大吉,從來不去預見這些問題:自己的程式能夠負載多大的規模和壓力,超出這個負載能力,會出現怎樣的問題,應該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照目前的發展速度,大概多久會出現……結果就是,等到問題真正出現了,手忙腳亂焦頭爛額,「迭代開發」就成了「拆遷開發」——到某個時間點就要推倒全部重來過一次,質量無法保證不說,自己也累得苦不堪言。

軟體行業有本名著叫《重構》,這本書的核心思想是,軟體需要不停地重構,要不就會僵化(decay),如果僅僅滿足於眼下沒有問題,持續的重構也無從說起。

前些天有個朋友與我討論跳槽的事情,眼下有兩個選擇,很難決定;我聽了他的詳細描述說,這樣吧,你暫時不看薪水、職位這些,你這樣想:十年,或者五年之後,你希望自己是個怎樣的人,是怎樣的生活狀態?拿著這個答案來衡量你現在的兩個選擇,看看會怎樣。結果,過會兒他就很痛快地做了決定。我想,這就是大局觀的作用。

我自己也會遇到許多取捨、抉擇的問題,比如我總覺得自己關於計算機的基礎還不夠紮實,我的英語還不夠好,書也讀得太少,我的**拍的還不夠好……於是想去補習基礎、去學英語、去讀書、去看大師的**……做其中的任何一件,都會給人成就感,但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兼顧;在需要做出選擇的很多時候,我都會努力擺脫一本書、一門知識、一件事的侷限,跳出來想一想,巨集**來自己現在究竟在怎樣的狀態,重要的任務是什麼,將來希望做乙個怎樣的人……清楚了最迫切的需求,才可以從容抉擇,即便放棄了一些看來還不錯的機會也不可惜——況且,正如李笑來老師說的,**許多時候是偽裝成機會出現的,拿著大局觀的照妖鏡,許多**才會顯出原形。

大局觀不僅對個人成長有用,對工作也有用:無論手頭的事情多麼細小、瑣碎,思維總可以跳出工作的限制,嘗試從更廣的角度來看待自己所做的事情,到底有怎樣的價值,應該如何改進;這樣,自己的工作能夠做得更好,與同事的配合也會更加默契。

我每個週末要去麥德龍買購物一次,最開始的幾周,我會選擇不同的時間點去:早上八點,上午十一點,下午一點,下午四點……這樣就能大概地知道,什麼時候購物最省時間。這一點,光靠想是很難判斷準確的,因為人多的時候有可能結帳視窗也多,人少的時候結帳視窗也少。有了這點了解,就可以妥善安排,儘量減少購物時排隊的時間。此外,還可以知道停車場在不同時段的狀況,下雨天,也可以選擇合適的時段去購物,把車停在有遮擋的車位。

再比如,從家到公司的路不止一條,開始的時候我會嘗試每一條路,看看是否擁堵,是否平坦,大概要花多少時間;如此,遇到各種情況,都可以迅速地選擇相對來說最合適的路徑;如果只走一條路,或者不留意觀察,就不會了解這些情況,遇到情況也就沒有這麼多選擇。

我深以為,分寸感是非常重要的,它讓我們淡定看待各種情況:看到不好的,提醒自己保持距離,看到好的,告訴自己努力借鑑,至少不要被拉大差距。這樣才能坦然面對生活,找到自己所處的座標。化用我喜歡的科學哲學家卡爾·波普的說法,我們的自我感覺良好,必須是建立在比較和判斷的基礎上的——越是了解這個世界,看得越多,知道的越多(當然也要把握、自我克制的越多),這種感覺才真正越「良好」(關起門來固步自封的「良好」,其實很脆弱很黯淡)。哲學家維根斯坦在臨終前說的話:「多幸福啊,我度過了美好的一生」。他說那句話,是有底氣的。

佳文分享 我個人比較受用的一些習慣

一般來說,我們做的工作總是有乙個目的和意義的,但工作的形式又是非常具體的,忙起來往往就鑽到死胡同裡,忘記了真正的目的和意義,想不清楚 自己真正要做什麼了。前幾天,我需要搭建乙個演示環境,手上有兩套方案a和b,方案a估計要半小時,方案b估計要一小時,於是我選擇了方案a,可是動手之後才發現伺服器缺乏乙個...

(Yurii原創)我個人比較受用的一些習慣

亂象,印跡 我個人比較受用的一些習慣 一般來說,我們做的工作總是有乙個目的和意義的,但工作的形式又是非常具體的,忙起來往往就鑽到死胡同裡,忘記了真正的目的和意義,想不清楚 自己真正要做什麼了。前幾天,我需要搭建乙個演示環境,手上有兩套方案a和b,方案a估計要半小時,方案b估計要一小時,於是我選擇了方...

分享一些我做筆記的經驗 一

題圖 photo by eugene chystiakov on unsplash 我在 十年技術支援工作的幾點感悟 中列舉了我自己作為技術支援的一些工作場景,如果有筆記可以省下很多時間。除此之外,平時幫同事解決問題,帶新人,更新公司知識庫,出各種技術文件,每週的週報,年底的總結,如果有一些筆記做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