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集與內聯函式

2021-06-18 10:23:59 字數 1495 閱讀 5750

建議:

1)使用const定義常量而不是#define

2)使用inline內聯函式而不是#define來定義小型函式

第一部分:巨集

為什麼要使用巨集呢?

因為函式的呼叫

必須要將程式執行的順序轉移到函式所存放在記憶體中的某個位址,將函式的程式內容執行完後,再返回到轉去執行該函式前的地方。這種轉移操作要求在轉去執行前要儲存現場並記憶執行的位址,轉回後要恢復現場,並按原來儲存位址繼續執行。因此,函式呼叫要有一定的時間和空間方面的開銷,於是將影響其效率。

而巨集只是在預處理的地方把**展開,不需要額外的空間和時間方面的開銷

,所以呼叫乙個巨集比呼叫乙個函式更有效率。

但是巨集也有很多的不盡人意的地方。

1、巨集不能訪問物件的私有成員。

2、巨集的定義很容易產生二意性。

3、不方便除錯,無法下斷點

我們舉個例子:[#define函式***]

#define square(x) (x*x)

我們用乙個數字去呼叫它,square(5),這樣看上去沒有什麼錯誤,結果返回25,是正確的,但是如果我們用squre (5+5)去呼叫的話,我們期望的結果是100,而巨集的呼叫結果是(5+5*5+5),結果是35,這顯然不是我們要得到的結果。避免這些錯誤的方法,一是給巨集的引數都加上括號。

#define square(x) ((x)*(x))

第二部分:內聯函式

從上面的闡述,可以看到巨集有一些難以避免的問題,怎麼解決呢?

內聯函式是**被插入到呼叫者**處的函式。如同 #define 巨集,內聯函式通過避免被呼叫的開銷來提高執行效率,尤其是它能夠通過呼叫(「過程化整合」)被編譯器優化。

內聯函式和巨集很類似,而區別在於,巨集是由預處理器對巨集進行替代,而內聯函式是通過編譯器控制來實現的。而且內聯函式是真正的函式,只是在需要用到的時候,內聯函式像巨集一樣的展開,所以取消了函式的引數壓棧,減少了呼叫的開銷。你可以象呼叫函式一樣來呼叫內聯函式,而不必擔心會產生於處理巨集的一些問題。

宣告內聯函式看上去和普通函式非常相似:

void f(int i, char c);

當你定義乙個內聯函式時,在函式定義前加上 inline 關鍵字,並且將定義放入標頭檔案:

inline void f(int i, char c)

內聯函式必須是和函式體申明在一起,才有效。

像這樣的申明inline function(int i)是沒有效果的,編譯器只是把函式作為普通的函式申明,我們必須定義函式體。

inline int function(int i)

這樣我們才算定義了乙個內聯函式。我們可以把它作為一般的函式一樣呼叫。但是執行速度確比一般函式的執行速度要快。

當然,內聯函式也有一定的侷限性。就是函式中的執行**不能太多了,如果,內聯函式的函式體過大,一般的編譯器會放棄內聯方式,而採用普通的方式呼叫函式。這樣,內聯函式就和普通函式執行效率一樣了。

有上面的兩者的特性,我們可以用內聯函式完全取代預處理巨集。

參考:1)  

2)  c++ primer plus

巨集與內聯函式

函式作為一種抽象機制,對解決大型複雜問題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由於函式呼叫時需要開銷的,例如,函式呼叫時需要保護呼叫者的執行環境,進行引數傳遞,執行呼叫命令,為區域性變數分配空間以及執行返回指令等,因此函式會帶來程式執行效率的下降,特別是對一些小函式的頻繁呼叫。c 提供了兩種解決上述問題的辦法 巨集...

巨集與內聯函式

第一部分 巨集 為什麼要使用巨集呢?因為函式的呼叫必須要將程式執行的順序轉移到函式所存放在記憶體中的某個位址,將函式的程式內容執行完後,再返回到轉去執行該函式前的地方。這種轉移操作要求在轉去執行前要儲存現場並記憶執行的位址,轉回後要恢復現場,並按原來儲存位址繼續執行。因此,函式呼叫要有一定的時間和空...

內聯函式與巨集

當函式被宣告為內聯函式之後,編譯器會將其內聯展開,而不是按通常的函式呼叫機制進行呼叫.內聯函式不是在呼叫時發生控制轉移,而是在編譯時將函式體嵌入在每乙個呼叫處。編譯時,類似巨集替換,使用函式體替換呼叫處的函式名。一般在 中用inline修飾,但是能否形成內聯函式,需要看編譯器對該函式定義的具體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