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導致了三星的「盛世危機」?

2021-06-23 02:09:17 字數 3716 閱讀 3277

現在,幾乎所有人都看得出來,三星電子出問題了。

這家消費電子巨頭開始引起外界的擔憂,是源於其最新一季度財報的暗淡表現。三星電子2023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公司營收為52.35萬億韓元(510.5億美元),同比下降8.9%;淨利潤6.25萬億韓元(60.95億美元),同比下滑19.6%。這是三星電子連續第三個季度出現營收下滑的情況,也是它近兩年來交出的最差的財務報表。其中,公司的利潤龍頭——移動裝置業務運營利潤下滑達到30%。也就是說,問題很大程度上出在三星的智慧型手機業務。

隨後,乙份來自資料統計和分析公司idc的行業報告把三星推向了更窘迫的局面。報告顯示,2023年第二季度,三星在智慧型手機市場所佔份額同比下降了大約7%,出貨量下降了3.9%。與此同時,三星也已經不再是這個市場的增長引擎:在排名前五的廠商裡,只有三星的出貨量出現了下滑,華為的出貨量增長率甚至達到95.1%之多。

甚至一則業界八卦也成了三星帝國「盛世危機」的註腳。路透社報道,有知情人士透露,財報發布前,三星電子移動部門有將近200名管理人員將四分之一的上半年獎金自願退還給公司。

三星對財報的差勁表現有著自己的看法。在財報中,三星特地新增了一段文本來解釋財報表現不佳的原因:1)智慧型手機供過於求,在低端市場競爭激烈;2)中國市場消費者對4g產品的期待超過3g;3)平板電腦產品的替換週期低於智慧型手機;4)營銷費用超支;5)韓元公升值。

顯然,連續幾個季度的收入下滑無法用這些說法一筆帶過。尤其是智慧型手機業務,來自行業中其它廠商的挑戰已經成為了不爭的事實。蘋果的軟體和雲服務在硬體迭代中日臻完善,硬體廠商對產業鏈的整合能力已經完成了從功能機到智慧型機的公升級,小公尺和micromax等新興廠商把原有的**規則和渠道秩序打碎重建……而依靠迅速靈活的產品策略、強大扁平的產業鏈整合能力和瘋狂的市場營銷活動支撐起的三星手機帝國,面對這樣的新風向,已經慢慢顯露出了疲態。

三星在智慧型手機製造領域的優勢不言而喻。諮詢公司booz & co.的高階合夥人barry jaruzelski在其《全球創新1000》報告中用「市場閱讀型企業」來形容三星這種靈活的產品策略。他認為,三星屬於乙個典型的快速追隨者,對競爭對手和其他公司在市場上率先推出的產品極其敏感,觀察哪些產品獲得青睞,然後快速跟進,推出自己的產品。而三星也確實是這麼做的:iphone問世後不久,三星便以開源的android系統為基礎對iphone進行了「複製」,通過galaxy s系列手機(後來有了大螢幕高配置為主打的galaxy note系列)在高階市場上與之競爭,用頂級的硬體配置成為了「高階android手機」幾乎不二的選擇;而在低端市場上,三星採用了機海戰術來提高出貨量、擴大規模。

三星模式的核心是三星的製造技術和**鏈整合能力。三星電子中的半導體部門生產處理器、快閃儲存器和通訊晶元,顯示器部門生產顯示面板,然後一同供給移動終端部門,成為手機的零件。以galaxy s4為例,有**拆解測試後得出結論,其處理器、顯示屏等關鍵零部件均由三星旗下業務部門**,佔總成本的63%。而且你還會發現,三星是為數不多的能夠針對不同市場推出不同cpu、網路制式和rom版本機型的廠商,這些都得益於長期以來三星在元器件製造和產業鏈整合方面的沉澱。

少不了的還有其強大的市場營銷能力以及與全球移動運營商的良好合作關係。這一切都是三星帝國得以登頂智慧型手機行業的基礎。

在功能手機時代和智慧型手機發展的初期,這些相較於其它手機廠商來說都是優勢所在。但是,智慧型手機行業正在建立起新的規則,而這些規則正漸漸瓦解著三星這些安身立命的基石。

你可以看到,無論是在全球範圍內還是中國,軟體生態系統、網際網路和雲服務幾乎已經成為了智慧型手機的全部意義,單純硬體裝置製造商的生存空間日益逼仄。蘋果正在圍繞著icloud進行一系列的使用者體驗和開發者支援的革新,並嘗試與mac電腦打通以增強使用者粘性;google從來都是一家徹頭徹尾的網際網路企業,gms早已經跟隨各種android版本滲透進入了數億使用者的手機當中;amazon更是將硬體定義看作了軟體和服務的延伸……而三星目前所做的還只有一家傳統手機製造商的「本分」,即通過硬體配置和頻繁的市場**來取悅消費者,殊不知消費者的口味早已不再滿足於此了。

三星並非沒有嘗試過建立屬於自己的軟體生態。三星智慧型手機中預設執行的是touchwiz使用者介面,而且除了底層的android開源協議和gms(google mobile service)之外,三星還內建了自行開發的一整套軟體協議和服務供使用者使用;三星還不忘開發自有的tizen移動作業系統,嘗試分擔押注android的風險。它甚至還涉水了一些網際網路服務:比如samsung wallet,這是一款移動支付應用;它還與聯合環球唱片在非洲發布了kleek**服務……但正如你所看到的,這些努力基本上都以失敗告終。

三星原本的**鏈優勢也正在逐漸被抹平。撇開元器件的採購成本差異不談,智慧型手機廠商對外部**鏈的整合能力已經達到了相當成熟的程度——錘子科技這樣的智慧型手機新兵算是個例,實際上,這個行業的主要玩家都在整合外部產業鏈這件事上完成了成長,走向了成熟。比如,你應該還記得iphone 4發布的時候一機難求的盛景,但現在,最新版的iphone已經可以第一批支援中國大陸這樣需求量極大的市場了,甚至連小公尺4都能夠在發布會後不久拿到。

低端市場更有甚者。**鏈整合的成熟,給了那些擅長以低價進行市場的競爭的企業以可乘之機。現在的三星,已經陷入了小公尺、華為、聯想、micromax等廠商一手掀起的**戰當中,背後還有聯發科、高通qrd之類的廉價解決方案推波助瀾,三星想要通過低端機型帶來銷量和利潤變得無比艱難。

「網際網路思維」可能是讓三星在低端市場陷入危險的最後一根稻草。起碼從三星的重要市場中國來看,整個市場規則已經被小公尺徹底改變了——智慧型手機已經被圍繞著作業系統重新建構了,低價的智慧型手機變成依靠壓低利潤來接入網際網路服務的「入口」,通過電商直接銷售給消費者的方式在渠道中所佔比重越來越大。但三星的低端手機幾乎是被完全隔離在這個生態之外的——要知道,它們並沒有像galaxy s和note系列那樣受到三星的重視,這些低端機型普遍配置較低、執行卡頓、系統更新緩慢,硬體和軟體體驗往往落後於同價位的國產產品。

從全球範圍來看,一場殊途同歸的浪潮正在醞釀當中,它的推動者正是google。你應該還記得google在今年的i/o大會上公布的「android one」吧,它為低端的android機型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以低於100美元的售價,在低端硬體基礎上提供體驗的流暢性和一致性。android one的首批合作夥伴是micromax、karbon和spice,它們都是重要的發展中國家智慧型手機廠商,三星卻不在其列。而這一切早在moto mobility還屬於google的時候就已經顯露出端倪:想想moto g和moto e兩款手機,都是有著良好硬體基礎和流暢操作體驗的低價機型,它們已經在印度和巴西等市場證明了自己對三星的威脅性。

硬體和**鏈上與競爭對手的差異化越來越少,其製造優勢在軟體領域不起作用而導致無法有效建立起軟體生態,這是擺在三星面前的核心癥結。

《富比士》雜誌曾經這樣形容另一家消費電子巨頭索尼的衰落:「在盛田昭夫之後,索尼的其他領導者像美國塑造的mba一樣,被訓練成了產業策略的踐行者。按照他們的思想,產品和新市場是第二位,第一位則是產量和生產,不管產品或技術是什麼。他們的基本信念是,如果索尼擁有足夠多的產量和足夠低的成本,那麼索尼終會勝出,不需要任何創新。」三星和鼎盛時期的索尼也確實有相似之處:出眾的技術,強大的生產能力,以及幾乎相同的商業模式。而你也很容易從手機行業中找到前車之鑑——產品線覆蓋高中低幾乎各個層次,有著強勢的產業鏈整合和渠道能力,甚至收購了當年最大的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symbian os,諾基亞依然歸於塵土。

至少從現狀來看,三星還沒有拿出自己不會成為下乙個索尼或是諾基亞的證明。

注:題圖來自shutterstock

三星的AI技術讓蒙娜麗莎有其它的表情了

即使蒙娜麗莎只有一張名畫傳世,三星透過搭配影象資料集中與蒙娜麗莎臉部特徵相似的人物,讓世人也能看到蒙娜麗莎的其他表情和動態影像 位於莫斯科的三星ai中心最近發表了一篇研究報告,指稱已建立乙個ai系統,只利用少許甚至是單一 就能讓這些人具備其它的表情或說話,可創造瑪麗蓮夢露 愛因斯坦,甚至是蒙娜麗莎正...

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技術團隊對需求理解的不到位?

近日,陰雨連綿,影響到人的精氣神。運營中心抱怨 我們都提出了需求,也和產品經理說了,產品說可以做,但是技術部門為什麼老是不能滿足我們的需求。技術中心抱怨 我們人手不足,而且已經有很多高優先順序的需求了,運營提的需求還排不上號。老闆抱怨 專案總監 技術中心負責人 你對需求理解不透徹,運營中心提的需求優...

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技術團隊對需求理解的不到位?

近日,陰雨連綿,影響到人的精氣神。運營中心抱怨 我們都提出了需求,也和產品經理說了,產品說可以做,但是技術部門為什麼老是不能滿足我們的需求。技術中心抱怨 我們人手不足,而且已經有很多高優先順序的需求了,運營提的需求還排不上號。老闆抱怨 專案總監 技術中心負責人 你對需求理解不透徹,運營中心提的需求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