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漫談筆記之3翻譯的步驟及其特點

2021-07-11 08:57:33 字數 1403 閱讀 8031

q:不斷提高自己的翻譯效率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各位朋友都希望的。如何達到這個目標呢?

a:根據我的經驗,不斷反思、總結自己的翻譯經歷,是很有成效的辦法

1. 通讀

2. 翻譯。經驗不豐富的譯者往往希望憑衝動和狠勁畢其功於一役,發現一口吃不下時就精神疲憊、灰心喪氣,之後的翻譯也受影響,導致譯文質量波動(這是非常明顯的)。如果能循序漸進,始終在狀態比較好、精力較為充沛的情況下動筆翻譯,不但效率有保障,譯文水準也非常穩定。

3. 校對。我沒有把「校對」放在整個「翻譯」的最後,而放在了狹義的「翻譯」之後,是因為這個時機非常微妙。校對的主要目的是比照原文檢查譯文有沒有偏離或者譯錯的地方。

4. 理順。到了這一步,就基本可以脫離原文,單獨看譯文了。這時候要做的就好像修改中文作文。詞與詞之間的搭配是否合適?句與句的意思是否連貫?段與段之間的邏輯是否通順?整篇文章的承接關係是否恰當?

5. 潤色。具體來講,「潤色」分為三種:

1. 字詞的潤色

2. 風格的潤色

3. 為照顧讀者,在總體層面上的潤色

1. 詞語是語言的基本組成單位,所以進行翻譯時,也應當首先確保準確認識原文的詞意,然後在目的文字中選擇合適的詞彙進行表達。這個道理說起來似簡單,做起來卻很麻煩。詞語的意思通常不只一種,有表意(denotation)和涵義(connotation)的區別。表意是剛性的、常見的意義,而涵義是詞語蘊含的相關意義

2. 翻譯中的大困境:某種語言中的乙個詞,它所對應的一系列意思在這種語言關係非常緊密;如果換了語言,因為大背景不同,原來那些關係之間的關係就完全談不上「緊密」了,甚至可能相差萬里。科技翻譯中這個問題更常見,尤其是it行業的術語。因為國外的很多it行業從業者想象力都很豐富,所以依據生活創造了大量形象的術語,這些術語在英文裡都是非常容易理解的,翻譯為中文之後則不是如此。

稍微了解一點科學的人都知道,人類所使用的自然語言是不夠嚴格精確的。

所以做翻譯,無論是哪種語言,都會遇到這種「不夠整齊」的問題,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1. 科技文獻通常是用來講道理的,所以譯者必須準確理解文字表達的道理。這裡說的「講道理」不是狹義的講解原理,而包括講解原理、研究論證、實驗分析等等。科技文章則要求「有九分把握不說十分話」,必須「一千個讀者只能有乙個漢姆雷特」

2. 科技翻譯的譯者有信心理解原文,也完全可以適當改動原文

3. 在「順」與「信」發生衝突時,科技翻譯優先選取信而不順。

4. 科技翻譯時,譯者應當對加倍小心應對專有名詞(術語)

in regular succession without gaps

沒有間隔的規律排列

boot翻譯為「啟動」,其實boot的意思來自bootstrap,意思是「鞋帶」

翻譯漫談筆記之2科技翻譯的特點

1.科技文獻通常是用來講道理的,所以譯者必須準確理解文字表達的道理 2.科技翻譯的譯者完全可以適當改動原文 3.在 順 與 信 發生衝突時,科技翻譯選擇信而不順 4.科技翻譯時,譯者應當對加倍小心應對專有名詞 術語 case sensitive 能區分大小寫 plug and play 即插即用 c...

Google翻譯,3個步驟滅絕人類

今兒這事兒得從乙個新聞說起 谷歌又飆車了,剛發布了神經機器翻譯系統,沒見過的語言它也能翻譯 google又出來嘚瑟了,發布了基於神經網路的翻譯系統 gnmt 而且沒有見過的語言也能翻譯 zero shot translation 作為吃瓜群眾,可能要關心了 這意味著啥呢?個人認為,這玩意的可怕之處得...

英語翻譯中一些常用的結構及其翻譯

all but 幾乎,差不多 as yet 迄今,至今 as anything 非常地 anything but 根本不 apart from 除了 but for 要不是 by far 遠不,得多 by no means 根本不 by any means 無論如何 due to 由於 exce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