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如何養脾胃

2021-07-11 21:50:17 字數 1530 閱讀 5812

養脾胃需靜心,使肝氣不橫逆,脾胃安寧,脾胃運化功能得以正常運轉,以達到健脾養胃的目的。

春天,自然界的陽氣開始公升發,同時春天的風也比較大,這時我們一定要做到「虛邪賊風,避之有時」,要隨氣溫的變化增減衣服,順應春季氣候多變的規律來保暖防寒,不使陽氣受遏。孫思邈主張春天穿衣宜「下厚上薄」,以養陽收陰。

春氣公升發,可以多按摩太衝穴、足三里穴、中脘穴,以舒肝健脾胃。脾胃的飲食調養上,孫思邈在《千金方》中早有說法:「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養脾氣。」因此,春天裡我們最好少吃點酸味食物,多吃點甜味食物,以養脾臟之氣,比如我們前面說過的山藥、蓮藕、蘿蔔等。此外,春季為萬物生髮之始,陽氣公升發,這就要我們少吃辛辣、油膩的食物,以免助陽外洩,使肝木生髮太過而克傷脾土。

夏天是陽氣最旺的時候,同時這時候的濕氣也比較重,濕邪容易損傷人體的陽氣,特別是損傷脾胃之陽氣,導致脾之氣機不暢,飲食運化失常,使人出現脘腹脹滿,不愛吃東西,大便稀溏,甚至發生胃腸炎、痢疾等病。因此,夏季養脾胃的重點在於除濕。                         

夏季多雨潮濕,因此暑熱之邪常與溼邪相兼為患,即所謂的暑多挾溼,暑天感冒、中暑等疾病,往往是溼與熱的症狀同時存在。

夏季防濕邪,要做到少淋雨、少貪涼;防暑邪,就要在早晚室外氣溫相對比較低時,應開啟窗戶通風,以散去人體周圍的熱氣。

夏季的溼邪可來自於我們平時的飲食,因為人們在夏季有貪吃寒涼的傾向。夏天的寒涼飲食,特別是冰凍的冷飲,會產生寒濕之邪而導致暑濕兼寒的病症。因此, 雖然是夏季,我們還是要少吃寒涼食物。夏季裡還必須注意性格、情操及道德的修養,做到心胸豁達,待人和善。遇事不要斤斤計較、苦思冥想,更不要對身外之物多費心思。在穴位上,我們可以多按摩極泉穴、神門穴、足三里穴、中脘穴,以養心健脾胃。

每年的秋季之時,因為經過炎炎夏日,體內能量消耗較大,飲食結構也會發生變化,冷食冷飲,損傷脾胃的陽氣,有時還容易患感冒、腹瀉。這時最好的辦法就是要注意食物的保暖,不要吃太涼的食物,並選擇清淡、細軟易消化的食物。

秋季適當多喝一點粥,也是非常好的補脾胃的方法。在我們中醫養生裡,古人提倡立秋開始每天早晨就應該多吃粥,粥最健脾,可以幫助脾胃滋陰,以助人體陰陽平衡。

秋季還可以多刺激太淵穴、列缺穴、足三里穴、中脘穴,以養肺健脾。

到了冬季,天氣變得寒冷了,我們身體受到冷空氣刺激後,胃酸分泌增加,胃腸發生痙攣性收縮,因此,抵抗力也慢慢降低。此外,由於天氣轉涼,人的食慾旺盛,食量增加,使胃及十二指腸的負擔加重,容易引起胃病**。因此,冬季要就溫熱避寒涼。平時要做到早臥晚起;多曬曬太陽,以使身體溫暖;衣著上要保持寬鬆暖和,外出時要戴帽子或扎圍巾;飲食上要適當多吃一些熱量高的食物。冬季由於天氣寒冷,我們可多吃些甜味的食物,以為身體提供熱能,抵禦寒冷。如各種糖、蜂蜜、蜜餞、甜飲料等。但甜食不宜多吃,否則不僅容易使人發胖,還會妨礙脾胃的消化,減少食慾,甚至影響心腎功能。正如《素問? 生氣通天論》中所說:「味過於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

由於冬天天氣比較冷,人們不願意外出運動。身體長時間得不到鍛鍊也會影響消化功能,造成食慾不振、胃腸功能紊亂等。因此,「冬練三九」這個古法,我們還是要堅持下去。冬季裡還可以多按摩關元穴、太溪穴、氣海穴、腎俞穴等,以強腎健脾。

總的來說,我們一年四季都要養好脾胃,脾胃好了,我們才能吃嘛嘛香,才會開心過好每一天。

飲茶養生 四季有別

祖國醫學主張 春飲花茶,夏飲綠茶,秋飲青茶,冬飲紅茶.飲茶養生 四季有別 原文 我國民間有句老話 當家度日七件事,柴公尺油鹽醬醋茶 這話說明茶在我國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然而人們只知道飲茶很有樂趣,而且對人體健康有益,卻不知道飲茶還有學問,如不同季節飲什麼茶就大有講究。祖國醫學主張 春飲花茶,夏飲綠茶...

四季冒菜加盟

建立乙個自定義列表 如何建立乙個註腳 注釋也是必不可少的 katex數學公式 新的甘特圖功能,豐富你的文章 uml 圖表 flowchart流程圖 匯出與匯入 四季冒菜 logo 標語 古法製作,傳承百年食光 主營 冒菜 小吃 飲品 定位人群 18 35歲 開店位置 社群 學校 寫字樓 醫院 商業街...

五行與四季

五行與四季 五行的命名,充分展現了中華文明的實踐與智慧型,古人是由於對一年四季的觀察,而領悟到五行關係的存在。春 夏 秋 冬,每一年都在迴圈,這個迴圈從來不會被打亂,從來不會消失。五行理論也是這樣,不同點在於五行是一套概念系統,而四季則是客觀存在的天道。無論人類是否存在,無論人類是否有文明,無論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