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四季養生法

2021-08-15 23:27:31 字數 1473 閱讀 4667

《黃帝內經》四季養生法

《黃帝內經》強調:要「順四時而適寒暑」,「服天氣而通神明」。認為對自然界陰陽的變化,「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在這一原則指導下,提出了四季養生法: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養生法因人而異,主張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養生法,適時養生。

春季

《黃帝內經》說:「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睡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 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意思是說,春天陽氣上公升,萬物發育,欣欣向榮,此時宜開始鍛鏈身體,早晨起來緩緩散步,撥開束髮,鬆緩衣帶,讓形體舒展,使志意順春天生髮之氣而活動,以求神定而志安,這就是春天保養春生之氣的方法。

在陽氣生髮的春季,飲食要求清淡,不宜大量食用油膩、油煎的食物;水果宜食用一些甘蔗、馬蹄、柑橙等,取其清淡甘涼,防止積熱於裡。

夏季

《黃帝內經》說:「夏三月,此為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睡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洩,……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

。意思是說,夏天萬物生長,茂盛華美,夏日晝長,養生者宜早起鍛鏈,不宜懶惰,要使人的精神旺盛飽滿,讓體內陽氣宣洩於外,以與夏季陽盛的環境相適應,這就是夏天保養夏長之氣的方法。     夏季炎熱,常遇暑熱兼濕之候,肌腠開洩,汗出亦多,人們喜食生冷、寒涼之物。如太過則而傷脾胃。因此,在夏季切忌過食生冷,少食油膩厚味、煎炸動火之物、飲食宜甘寒、利濕、清暑、少油之品。「夏日炎炎正好眠」,是說夏季天熱,暑濕重,人喜多眠,但此時更宜振作精神,勞逸結合。

秋季

《黃帝內經》說:「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睡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歛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意思是說,秋天天氣乾燥,氣候逐漸轉涼,秋氣肅殺,萬物開始收歛,要使神志安寧,以避肅殺之氣,並要收斂神氣而勿外露,此皆所以順從秋收肅殺之氣,從而使肺金得以清淨,這就是秋天保養秋收之氣的方法。

秋季氣候乾燥,常有涼燥之感,由於氣候涼爽,人們喜食姜辛溫之物。但辛溫太過,則易傷肺致咳,肺與大腸相表裡,亦易傷及大腸而出現大便乾燥難排的現象。因此在秋季切忌過食煎炸動火之物,飲食宜潤燥生津、潤肺止咳、潤腸通便之品,如百合、蜂蜜、芝麻、合桃肉、雪梨等。

冬季

《黃帝內經》說:「冬三月,此謂閉藏。……早睡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溫,無洩**,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意思是說,冬天是萬物伏閉藏的季節,人們不要擾動陽氣,避免嚴寒,保持溫暖,不要使**開洩出汗,而使閉藏的陽氣受到影響,這是冬天保養冬藏之氣的方法。

冬季寒冷,以收藏為好。所謂冬令進補在我國已是傳統習慣,此時宜食一些補腎之品,如羊肉、狗肉、雞肉、鴿肉、蝦、鵪鶉等,以增強腎臟的藏精作用,使腎氣、腎精旺盛,體力增強,提高正氣的抵抗能力,達到來春不生或少生溫熱病的目的,所謂「冬不藏精,春必病溫」即是此意"

。以上引述《黃帝內經》這幾段話,是養生的一項重要原則。指出養生的方法必須適應四時氣候的變化規律。

《黃帝內經》從養生到物件導向的思想!

是以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我們不能簡單地以現在的白話文來理解古文。而最簡單理解古文的方法是按漢字的象形意思來解,還有一種方法就是按這個字相關聯的片語來理解。先看第一句 志閑而少欲 現在的人一看這句就覺得很是消積的一面,覺得沒意思。其實是我們沒有真正理解。先...

IT人士更應該懂《黃帝內經》2 冬季養生

最近又去看了書,做it的實在是忙,再和大家分享一下,冬天的養生之道。現在是冬天了,同志們一定很幸苦。我很明白大家能抽空看我的空間,其實忙裡偷閒,我就長話短說,說重要的。1.冬天提倡早睡晚起,就是工作時間要短點,和春天夏天的不同,春夏是建議工作時間長點的,這個等待春季再和大家分享 原因就是冬天寒氣大,...

飲茶養生 四季有別

祖國醫學主張 春飲花茶,夏飲綠茶,秋飲青茶,冬飲紅茶.飲茶養生 四季有別 原文 我國民間有句老話 當家度日七件事,柴公尺油鹽醬醋茶 這話說明茶在我國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然而人們只知道飲茶很有樂趣,而且對人體健康有益,卻不知道飲茶還有學問,如不同季節飲什麼茶就大有講究。祖國醫學主張 春飲花茶,夏飲綠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