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層次角度分析手機KTV app的產品需求

2021-07-12 07:17:17 字數 2762 閱讀 4237

所謂生理需求即對於產品的核心需求,此需求若得不到滿足,則產品的存在本身就是值得去質疑的,它是使用者使用產品最核心的動力。對於手機k歌軟體來說,其核心需求就是唱歌,使用者使用手機就能進行ktv,切入的使用者場景可以參考使用者在ktv包廂裡面的行為,分析下來可以分為:搜尋歌曲--開始唱歌--試聽這三個行為模組,詳細流程如下:

第一層需求作為產品的核心需求,是以後產品發展和拓展的基礎,所以我認為手機k歌軟體在開發階段的第乙個版本應重點關注和實現第一層需求上的功能,其餘層次的需求和功能可在後續的產品迭代中慢慢完善。

所謂安全需求就是指人保障自身安全的一種機制,這聽起來可能讓人有點迷糊,深入的對這個需求挖掘一下,我們可以把這個問題理解為如何保障自身的安全,那麼人是如何保障自己的安全的呢?答案就是控制欲,即希望一切東西都是在自己的掌控之中的,打個比方,假設小明同學面前有兩條路,一條是他從未走過的偏僻小路,一條是自己經常走的路,這兩條路都可以回家,此時小明十有**會選擇走那條自己經常走的路,因為走那條路是在他控制範圍之內的,如果小明走了另外一條路,那麼他想必是為此做了一番準備(如身邊有乙個熟悉那條路的人、帶了**、之前走那條路的人都沒事......),如此保證自己事情的發展處於自己的控制範圍之內。所以安全需求的核心就在於滿足使用者的控制欲,讓使用者感覺一切都在自己的可控範圍之內,所以我們可以把這個階段的需求理解為:可以隨時隨地隨心所欲、流暢、方便、快捷、易操作的唱任何自己想唱的歌。

上述提到的需求可以拆解為兩個問題:「唱任何想唱的歌」問題與「隨時隨地隨心所欲、流暢、方便、快捷、簡單的使用」問題,其中第乙個問題涉及到「歌曲伴奏庫」的完善問題,這點在產品初始階段的邊際收益相當高,是衡量產品核心競爭力的乙個重大指標,而第二個問題就涉及到了使用者體驗和互動設計這方面的內容,在這個問題上需要做充分的使用者調研和分析,和使用者進行深度的交流溝通,畢竟產品好不好用由使用者說了算,然後根據使用者的反饋來優化產品。

從使用者的主觀角度出發可以理解為「我」與「其他人」,其中「我」即為使用者本身,而「其他人」就需要細細挖掘一下了,比如其他人是指哪些人?這些人如何分類?分類的依據是什麼?每個分類的人都有哪些特點?各個分類之間的聯絡是什麼?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

哈哈,看到上面是不是感覺腦袋都要炸了?比如可以分為男人、女人、老人、科學家、上班族、同學...,其實在這裡我們可以圍繞「使用者」這個核心來作為分類依據,即從人的主觀角度出發,簡單粗暴的把人分為「我認識的人」和「我不認識的人」這兩大類,借用一下二八定律,先假定「我認識的人」和「我不認識的人」的比例是為2:8,那麼其對使用者產品的影響力恰恰相反為8:2。同時這兩者存在互相轉換的關係,即我不認識的人可能通過某種途徑變成我認識的人,而這些途徑即為「我」與「其他人」之間的共性,比如:同學、校友、鄰居、共同喜歡某一項運動...

本質上即為獲取來自其他人的方方面面的反饋,比如有趣的新聞,奇聞怪談、思想碰撞、疑難解答等等。

第一步:我們要協助使用者幫他把自己的「其他人」給找出來

對於使用者「我不認識的人」這類人,因為這些人和使用者是沒有聯絡,那麼就需要換個角度思考一下,我們先審視一下自己手上的牌了:乙個完善的歌曲伴奏庫、已有的使用者群、使用者自己產生的使用者資料,切入點出現了,我可以從使用者自己產生的使用者資料出發來幫使用者來建立其與陌生人之間的聯絡,比如唱過同一首歌、位於同乙個地區、擁有同乙個好友......,然後以好友推薦或者使用者自己發掘的方式來引導使用者。

好了,就此使用者之間的社交體系就建立起來了,協助使用者把他自己身邊的「我認識的人」給找出來,給使用者提供渠道去認識「我不認識的人」,兩者之間可以互相轉換,乍一看,這不就和我們現實生活中的模式一樣了麼?恰恰印證了一句話:一切都源於生活,而且在這裡可以參考qq的做法,把使用者之間的聯絡都用乙個指標告訴使用者(如qq的好友度)你們之間有很多的共同點,參考這個指標的得分使用者可以有效的篩選出自己理想的目標好友。

第二步:提供溝通方式(工具)

第三步:建立反饋體系

反饋體系本質上是使用者(內容提供方)與其他人(內容接收方)之間的互動行為。

第四步:加入各種各樣的「鯰魚」

「鯰魚」,取自鯰魚效應,在這裡指促進使用者之間活躍度的活性因子。這些活性因子促進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溝通,換句話來說就是促使人們共同做一件事情,然後反饋給其他人,吸引其他人加入,形成乙個良性的社交機制。大學生活之所以多姿多彩是因為學生有很多機會去和別人共同做一件事,如學習、唱歌、社團活動、班級活動...

接下來我們就可以根據手機k歌這個主體去頭腦風暴各種各樣的「鯰魚」了,比如合唱模式、歌曲pk、k歌大賽、全民k歌的「我是評委」和「留聲機」模式等等...

從尊重的定義方面,可以分為內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內部尊重是指是個體對其社會角色進行自我評價的結果,是通過社會比較形成的。外部尊重是指乙個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別人的尊重、信賴和高度評價。

從內部尊重的角度出發,既然自尊是通過比較和自我評價的結果,那麼我就需要建立乙個通用的標準或體系便於使用者進行比較和自我評價,首先既然作為一款手機k歌軟體,那麼最開始需要建立的就是使用者對歌曲把握能力的評判標準(如音準器和歌曲自動評分機制、其他使用者的點讚、送禮和評價數量等等),其次就是建立使用者整體唱歌能力的評判標準(比如等級機制,各類榜單,頭銜、獎勵、禮物,成績概念,認證概念等等)

從外部尊重的角度出發,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把使用者取得的各項成果直觀有效的呈現出來(比如**的皇冠圖示),讓使用者能有多種方式去認可他人的能力(如評分、點讚、送禮...),讓使用者感受到來自其他人的尊重。

自我實現是指人發揮自己的潛力,表現自己的才能,使自己越來越成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在這裡可以把需求理解為提供各種渠道去幫助使用者發揮和提高自己的能力,比如唱歌小技巧提示、唱功提高指南、唱歌糾錯、練歌模式等等。

我始終認為一款產品的發展是乙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一款產品的初始版本,應該優先考慮的是前面幾層的需求,在產品的後續版本迭代中逐步發展和完善。

需求分析的層次

b 對產品的各種需求進行分類,需求一般存在如下種類 b 功能性需求 軟體能做什麼,具備什麼功能。可用性需求 介面一致性,可操作性,使用者幫助,培訓服務。可靠性需求 系統可能出現的故障型別,頻率,危害程度和處理要求 可支援性需求 系統能夠支援的軟體和硬體環境 效能需求 對於1個或者多個併發請求的響應速...

層次分析法(小白必看 手機檢視)

數學建模 層次分析法 時間2020年4月15日 本週我主要學習了層次分析法 ahp 的基本原理及其在企業資金分配方案 太陽鏡產品質量評價等案例中的應用,並學習使用visio繪製所需圖形以及了解maltab基礎語法知識,並程式設計實現了一些功能。層次分析法是對定性問題進行定量分析的一種簡便靈活而又實用...

從不同架構的角度進行web專案的需求分析和系統設計

有不少web專案經理同時兼任架構師的角色,包括我。一般而言,我們指的架構,多指技術上的架構,硬體上的架構。最近在豆瓣上看書評時,看到乙個概念 web專案,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分為三種架構 業務架構,資訊架構,技術架構。業務架構以賺錢為中心,資訊架構以使用者為中心,技術架構以穩定為中心。架構的目標,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