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交陣」與「特徵值和特徵向量」

2021-07-14 09:33:27 字數 1585 閱讀 6892

概念:若n階矩陣a滿足ata=i,則a為正交矩陣,簡稱正交陣

ata=i解釋的話就是:

「a的第i行」*「a的第i列」= 1

「a的第i行」*「a的非第i列」= 0。

其他:

1,a是正交陣,x為向量,則a·x稱作正交變換;

正交變換不改變向量長度。

如:a=

b= (x0, y0),ps:b是對映到x,y座標軸上的乙個點

於是a·bt的結果就是讓b這個點在座標上逆時針旋轉°。

2,a、b都是n階正交陣,那麼a*b是正交陣。

定義:a是n階矩陣,若數λ和n維非0列向量x滿足ax=λx,那麼,數λ稱為a的特徵值,x稱為a的對應於特徵值λ的特徵向量。

解釋:

ax=λx意味著:ax正好是列向量x的λ倍,即:向量x乘上矩陣a的結果僅僅是改變向量x的長度。那麼,這個x和a一定有著某種聯絡(因為x被a作用之後x的方向壓根就沒變),就好像很多故事中將保護公主的人稱為騎士一樣(公主和騎士是有聯絡的),那這裡就把這個x稱作a的特徵向量

ok,等號左邊至少可以理解了吧,然後為了描述等號右邊,就把λ稱作特徵向量x的特徵值

ps:上學時我們經常這樣求解特徵值和特徵向量:

根據定義,立刻得到(a-λi)x= 0,令關於λ 的多項式|a-λi|為0,方程|a-λi|=0的根為a的特徵值;將根λ帶入方程組(a-λi)x = 0 ,求得到的非零解,即λ對應的特徵向量。

不過,雖然這樣能解,但這樣沒啥實際價值。實踐中一般使用q·r分解。

性質:

1,設n階矩陣a=(aij) 的特徵值為λ1 ,λ2 ,...λn ,則

a,λ1+ λ2 + ... + λn =a11 + a22 + … + ann

即:矩陣a的主對角線的元素的和 = 特徵值的和

於是乎a的主對角線一定是十分重要的,那麼我們就給它乙個稱呼吧,於是我們把矩陣a主行列式的元素和,稱作矩陣a的

b,λ1λ2… λn =|a|

即:特徵值的乘積 = a的行列式

2,已知λ是方針a的特徵值,則

a,λ2是a2的特徵值

b,a可逆時,λ-1是a-1的特徵值

3,如果a0= i,則λk是ak的特徵值,k∈r。

4,設λ1 ,λ2 ,...,λm 是方陣a的m個特徵值,p1 ,p2,...,pm 是依次與之對應的特徵向量,若λ1 ,λ2 ,...,λm 各不相等,則p1 ,p2 ,...,pm 線性無關。

即:不同特徵值對應的特徵向量線性無關。

5,實對稱陣不同特徵值的特徵向量正交

6,對稱矩陣a的特徵向量是x,則xtax是乙個對角陣。

ps:如果a不是對稱陣,則x-1ax是對角陣。

最終結論:

設a為n階對稱陣,則必有正交陣p,使得

p-1ap= ptap = λ

λ是以a的n個特徵值為對角元的對角陣。

該變換稱為「合同變換」,a和λ互為合同矩陣。

特徵值 特徵向量 正交分解 PCA

無意間想到的,有時間會補充內容。還記得學線性代數時計算矩陣的特徵值和特徵向量,然後這個矩陣就可以用這個特徵值和特徵向量表示。這樣就可以理解成矩陣其實是多個向量拼在一起的,這樣就可以將矩陣和向量建立聯絡。特徵值和特徵向量其實就是尋求原向量組合的最簡單表示,因為向量是可以分解和組合的。為什麼要用特徵值和...

特徵向量與特徵值

在看線性代數這一部分的時候,真是一頭霧水。雖然明白了特徵值和特徵向量的求法,但總覺得沒有用。在 理解矩陣 一文中,雖然提到了這與矩陣的本質有關,但並未詳細提及,但我知道了一定具有一定的幾何意義。後來,檢視了 特徵向量的幾何意義 一文,才明白了。特別是wikipedia中關於 特徵向量 的文章,終於對...

特徵值與特徵向量

我們知道,矩陣乘法對應了乙個變換,是把任意乙個向量變成另乙個方向或長度都大多不同的新向量。在這個變換的過程中,原向量主要發生旋轉 伸縮的變化。如果矩陣對某乙個向量或某些向量只發生伸縮變換,不對這些向量產生旋轉的效果,那麼這些向量就稱為這個矩陣的特徵向量,伸縮的比例就是特徵值。實際上,上述的一段話既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