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式設計師轉行為什麼這麼難

2021-07-27 22:17:35 字數 4050 閱讀 3190

儘管我在「大齡程式設計師的未來在何方」這篇文章裡比較樂觀地介紹了程式設計師保持競爭力的幾個方向,但現實依然是殘酷的:很多人將不得不離開軟體開發工作,轉型去從事其他職業。

當你要這麼做時,就會感慨:想不到一切竟如此艱難!你不禁會想起李白老先生的詩: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那麼,為什麼會這麼難呢?真有這麼難嗎?

我們這次就從下面幾方面扒一扒難在**:

然後我們再來看看,在千難萬難之中,怎樣找到正確的突破姿勢。

跳槽難,轉行難,轉型難,難在路徑依賴、成本忍受、技能缺乏、他人期望這四點,乙個乙個來說說。

我每天開車到單位,都走「科技路–灃惠南路–科技六路–團結南路–科技七路–丈八東路–丈八西路–丈八二路–錦業一路」這樣一條線,下班再反向回來。不管路上堵不堵車,我都這麼走。有時跑個高速後回西安,也會從高新出口下,然後再回到這條線上。

這就是我的路徑依賴,當我走上這條路時,就覺得踏實、安全。

對於從事軟體開發的我們來講,也有這麼個路徑依賴:習慣性地會走在開發這條路上。哪怕正在慢慢喪失競爭力,哪怕公司搖搖欲墜朝不保夕,也還是會這麼走著。即便哪一天不得不重新找工作,還是會第乙個想到:換家公司繼續做開發。

這是我們人的天性:長時間做某件事情,就會對它產生依賴、認同。一旦我們習慣了某件事,就會被它植入相應的隱藏假設——你必須做這個,進而在我們必須做出選擇時影響我們的選擇。

以開發為例,很多人心中都有了這樣的隱藏假設:如果你做了開發,就只能一直做開發。

正是因為這種隱藏假設遮蔽了我們的心眼,我們在轉型時只能看見有限的幾種可能性。

程式設計師的薪水遠高於其它行業,很多朋友都是因為軟體開發的高薪水而轉行過來的。

我很認同一句話:當我們沒有別的追求時,追求金錢也是乙個不錯的選擇。

這話反過來就成了軟體開發者的魔咒:當我們發現了自己的追求,想要離開時,我們已經獲得的薪酬水平就會成為我們的羈絆。

幹過幾年開發的朋友,想轉行,薪水都會經歷乙個斷崖式下墜,這是多數人不能承受的,也是人的天性——得到了就不想再失去。

我們習慣性的認為職場只能乙個台階乙個台階往上走,我們習慣性的認為薪水只能一年比一年高,我們不能接受成長過程中的凹陷。

其實,這只是一種取捨。我們要不斷攀公升的薪水福利職位,目的是為了讓我們的生活更安全,更有有幸福感、意義感。那當我們發現了一件直接就能帶給我們意義感的事情時,去做它不是更好嗎?你不僅不用拿錢去買、去尋找了,而且你在做它時還能賺到錢,這不是更「划算」更有價值的選擇嗎?

我們人有一種天性,一旦找到乙個答案、一旦感到安全、一旦覺得穩定,就會鬆懈下來,不再考慮或較少考慮將來的去向。

在「你在職場可能犯下的最大錯誤」那篇文章中,我詳細地描述了這種狀態。正是因為我們習慣於把自己託管給公司,傾向於按部就班地工作,不願去面對更為艱難的自我更新和迭代,才會使得我們在不得不考慮轉型時,發現自己除了技術一無是處,只能拔劍四顧心茫然。

別人會對你有期待,他們希望看得懂你,不希望你帶給他們看不懂的意外。我們給身邊的每乙個人、給我們可能看到的每乙個人都編制了乙個「人設」,認為他們就該按照我們設定的角色去發展,如果他超出了我們預想的「人設」,我們就會詫異、不解、憤怒,進而否定、打壓。這就是我們的生活中貼標籤盛行不衰的原因。

就這一點而言,父母、伴侶、朋友對我們的期望,尤其會給我們帶來巨大的壓力,父母會不希望你放棄穩定又高薪的工作,伴侶會擔憂你的選擇不能保障優裕的家庭生活,朋友會覺得你不應該瞎折騰讓自己越來越不值錢……

除了親戚朋友,但凡稍稍熟悉你的人,都會對你有期待、有評價,都習慣用他們感到舒服的視角來框你。

別人會因為你做了軟體開發工作,就把你等同於程式設計師這一身份,會一直強化你的優勢——技術,而不看你別的方面。

比如我參加智空間的咖訪談,訪談結束後,有好幾位朋友找我,就是因為我技術好,就要我幫忙做技術方案或者到他們公司從事技術工作。別人看到的,都是你過去走過的路。

比如我參加在行西安的線下聚會,有的朋友知道我是程式設計師,就準備外包專案給我。

再舉個例子,林依輪,歌星,他唱過的《愛情鳥》這首歌,當年紅遍大江南北。有一天我在「一起投吧」節目上看到他在做投資人,當時我心裡就冒出乙個念頭——「唱歌的怎麼可能懂投資」。

這就是我們習慣了的思維定式。我看了幾期「一起投吧」之後,發現,林依輪還是蠻有眼光和判斷的,我的那種標籤式的評價太不靠譜了。

類似的事情一直發生在趙薇身上,她因為演了《情深深雨濛濛》裡的陸依萍和《還珠格格》裡的小燕子而大紅大紫,吃瓜群眾就給了她乙個人設,認為她不能做不符合她身份的事情。可是她不啊,這麼多年,她當導演,自己做電影,當國際電影節評委,嫁給商人,跟商界名流過從甚密,做股權投資,投資實業……每一步都超出了吃瓜群眾對她的人物設定,你剛適應她新的樣子,她又拋開了往前走了,你跟不上趟了,你憤怒了,發出怒吼:「怎麼能這樣!你怎麼可以去投資!還要玩兒槓桿控制上市公司?」

但是,為什麼不可以?

其實前面提到的四大難,可以乙個乙個的破掉——只要思維轉變過來即可。

我們身上發生的大多數事情,它們的結果是因為我們採取的某些行為所導致的,行為則取決於我們的某種思維。所以,只要改變思維,最終就可以改變結果。這就是我們的逆向分析模型:「結果–>行為–>思維」。

路徑依賴往往是因為我們低估了自己的潛能,高看了現在取得的成績。其實想想,你現在走出的路,也是從零開始過來的。

那為什麼不可以從零開始走新的路呢?況且,你在這條路上積累的經驗、閱歷、做事流程與方法、邏輯思維與分析等等等等,都是通用的,可以遷移到新的路徑上去,你並不是從零開始呢。(參見「轉行不必從0開始,7成積累能遷移」)

所以,關鍵是要有一種學習型心態,要能夠歸零、空杯,要相信一切皆有可能。我在「哇,你也想自由職業啊」一文中提到的鄒鑫、彭君,都是做了很多年開發後轉型的。

對於無法接受轉型後收入可能有一段時間比現在低的朋友,可以想想,你要那麼高的薪水,是為了什麼?

工作無非是為了更好的實現自我,更好的生活,更有意義感。那你現在的模式就是:「賺錢–>為幸福和意義花錢–>賺錢……」。

如果你切換到了更喜歡讓自己更有成就感的職業上,那你的模式就變成了:「一邊賺錢一邊收穫幸福感、成就感、意義感–>為幸福和意義花錢–>一邊賺錢一邊收穫幸福感、成就感、意義感……」。

這就是更積極的思維轉變!

在「你在職場可能犯下的最大錯誤」一文中,我提出了以下三個方向:

它們能夠幫助我們保持精進,讓我們的能力與價值跟得上我們的年齡。

當你因為別人給你貼的標籤而舉步不前時,要想想:

你不是你的工作,你不是你的技術,你不是你的成功,你不是你的失敗,你是乙個立體的、多元化的人,你具有多重角色和身份,你在開發軟體時是程式設計師,你在寫作時是作家,你在講課時是老師,你在照顧孩子時是爸爸媽媽,你在陪伴父母時是孩子,所有的角色都是你,但沒有乙個單一的角色代表全部的你。

這裡的思維轉變點在於:

意識到這些,再進一步,你就能看到:你的價值**於你能做什麼事情、能解決什麼問題,你是因為做了什麼事情而成為了你,而不是別人的評價——那是後發的、後發的、後發的,是你做了事情之後他們才走的馬後炮

但丁先生在700年前就看穿了這一點,他說:go your own way;let others talk

我們呢,還在乎什麼?

因為沒有技能、因為不熟悉行業、因為年齡、因為薪水落差、因為被貼標籤……在轉型時會遇到很多很多的困難,即便你心態和思維上突破了,這些困難依然在,怎麼辦?

首先,得做心態除錯,我們可能會遇到各種困難,可能半年了還找不到鍾意的工作,此時怎麼辦?先給自己設定找工作的預期時間,比如半年,一年,這樣就沒那麼焦慮。給自己設定預案,設定第二套行動計畫,如果轉行失敗,就執行第二個計畫。(參看「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怎麼辦」)

然後,更重要的是,要學會怎麼準備:

盤點自己的知識、技能、經歷、人脈,看自己都有哪些價值

盤點自己的興趣、愛好、嚮往、願景,看自己想到**去

找到兩者交叉區域,那就是你想去、又能去的地方

初步尋找身邊的公司、職位,形成公司與職位的基礎清單

詳細了解每乙個公司,根據1、2步的結果,篩選出目標公司和目標職位

針對每乙個公司的每乙個職位,準備乙份簡歷,突出你與目標職位匹配的知識、技能、經歷

優先考慮通過人脈、內推等方式獲取面試機會;實在找不到的人推薦,再考慮網路、現場招聘等方式

重複上面的過程,迭代,優化,直到找到工作。更為詳細的準備和操作,可以參考《你的降落傘是什麼顏色》這本書,求職史上最強的書。

推薦閱讀:

程式設計師轉行為什麼這麼難

儘管我在 大齡程式設計師的未來在何方 這篇文章裡比較樂觀地介紹了程式設計師保持競爭力的幾個方向,但現實依然是殘酷的 很多人將不得不離開軟體開發工作,轉型去從事其他職業。當你要這麼做時,就會感慨 想不到一切竟如此艱難!你不禁會想起李白老先生的詩 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那麼,為什麼會這...

為什麼我們程式設計師晉公升要這麼難!

今天看到乙個帖子 程式設計師 內部晉公升越來越困難,但是外部來的大p越來越多,所以很多人都選擇跳槽 之後我從三個方面簡要的進行了回答 外面來的總是有包裝的,內部的都是肉身pk,此一輸 外面來的總是小股人馬,內部的一批批的,公升誰都傷感情,此二輸 外面來的通常都是大佬推薦的,沒有特別重大機會,人不會來...

程式設計師為什麼那麼難公升職

世界上有那麼一群苦逼的人,他們每天呆在繁榮的大城市裡,卻過著省吃儉用的潦倒生活 用血汗賺來的錢想買房子,結果收入的增長卻永遠也趕不上房價的增長 公司外部競爭激烈,他們工作異常繁忙,披星戴月,日復一日 技術更新行業罕見,他們要隨時調整心情,隨時學習知識 他們長期和機器為伍,大多比較呆傻,比較單純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