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諾依曼計算機體系結構

2021-08-08 00:21:33 字數 445 閱讀 7163

體系結構特點為:儲存程式和二進位制。  

儲存程式的基本思想: 任何複雜的運算都可以分解成一系列簡單的操作步驟,這些簡單操作應是計算機能一直接實現的被稱為「指令」的基本操作,如加法指令、減法指令等。解算乙個新題目時,先確定分解的演算法,編制運算過程,選取能實現其操作的適當指令,組成所謂「程式」。如果把程式和處理問題所需的資料均以計算機能接受的二進位制編碼形式預先按一定順序存放到計算機的儲存器裡,計算機執行時從儲存器取出第一條指令,實現第乙個基本操作,以後自動地逐條取出指令,執行一系列的基本操作,其結果是完成了乙個複雜的運算。 

「二進位制」的基本思想是:計算機指令和資料均以二進位制編碼的形式儲存。精通數學的馮·諾依曼提出了計算資訊可以採用二進位制。二進位制只有「0」和「1」兩個數符,用計算機電子器件的截止和飽和兩個穩態,即高電平和低電平來表示「0」和「1」,其實現非常容易。並且二進位制運算規則遠比十進位制簡單,這樣使計算機結構大為簡化,運算速度大大提高。

簡述馮諾依曼計算機體系結構

當前計算機主要是基於馮諾依曼體系結構設計的,下面就簡單分析一下馮諾依曼體系結構的計算機是如何工作的,首先下面的圖就是馮諾依曼體系結構圖。主要由五大部件組成 1.儲存器用來存放資料和程式 2.運算器主要執行算數運算和邏輯運算,並將中間結果暫存到運算器中 3.控制器主要用來控制和指揮程式和資料的輸入執行...

馮諾依曼體系結構

cui 馮諾依曼體系機構 說到計算機的發展,就不能不提到德國科學家馮諾依曼。從20世紀初,物理學和電子學科學家們就在爭論製造可以進行數值計算的機器應該採用什麼樣的結構。人們被十進位制這個人類習慣的計數方法所困擾。所以,那時以研製模擬計算機的呼聲更為響亮和有力。20世紀30年代中期,德國科學家馮諾依曼...

馮諾依曼體系結構

馮 諾依曼結構也稱普林斯頓結構,是一種將程式指令儲存器和資料儲存器合併在一起的儲存器結構。程式指令儲存位址和資料儲存位址指向同乙個儲存器的不同物理位置,因此程式指令和資料的寬度相同,如英特爾公司的8086 處理器的程式指令和資料都是16位寬。美籍匈牙利數學家馮 諾依曼於1946年提出儲存程式原理,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