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 vs 軟體開發

2021-08-22 09:18:58 字數 1381 閱讀 1891

最近半年開始甚是熱愛羽毛球運動。在公司和部門的組織下,每週進行兩次運動,每次大概2小時,有時候也可能有第三次。最近對羽毛球運動也開始有所感覺,於是不自然地和我的本職軟體開發做了模擬。

羽毛球的學習過程,非常類似我們做軟體的過程。

剛開始,是哪兒有人往哪兒打。對於這點,我媽媽是有說法的。打球嘛,就是娛樂,如果老是調動人,那多沒意思啊。嗯,這是典型沒有技術的人愛說的話。做軟體開發的早期,不也正是如此嗎?使用者的業務在**,就做什麼需求。感覺,這就是軟體開發初期,所做出的和使用者雙贏的姿態吧。不過,當我們回過頭來看這些的時候,會發現,姿態沒有問題,問題在於我們和使用者都不夠專業!任何一方都只是簡單地去和另一方結合而已。

後來,發現光簡單打是不行的。最典型的,是要練習高遠球。練習臂力、練習體力、練習姿勢。做軟體也是如此,做到一定的時候,要開始積累技術了,包括軟體開發的和市場營銷的。練習了內功才能厚積而薄發嘛。我們公司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好。

再後來,發現還是不行。一和高手過招,就被調得滿場跑。對,說起來就是乙個意識問題。意識和技術同樣重要,在發展的初期,往往會互補互助。技術不行的時候,意識好一點也可以應付。意識不行的時候,技術好,也還湊合。做軟體也是如此啊。意識就好比我們的專業知識,技術就是軟體開發能力。這兩點都是應對新問題和新對手所需要具備的。在市場上,可以同時看到,兩點中其中有一點做得好的產品就有一定的生存能力。

再來講講策略。拼體力的策略,是羽毛球運動中最基本也是最簡單的策略。我們軟體開發,也都必須在這個上面練習過關。不管你多麼有能力,都必須有足夠的毅力和精力來應對使用者的無休止的需求變化。在這種情況下,軟體開發更可以說是乙個艱苦的過程,但正如羽毛球一樣,也是乙個非常鍛鍊人的過程。

打空檔是乙個基本的策略。發現對手**位置空呢,就打向**。這樣,對手往往會走到裡引導的方向上去。做軟體的策略也是這樣。當簡單地滿足使用者的需求耗費著我們大量精力的時候,我們必須找到方法,跳出去!運用我們專業的知識,找出目前使用者沒有關注到,但又是非常重要的方向,這樣,我們可以引領使用者的需求。也為我們的體力節省,提供了很好的方式。

壓底線是乙個非常有效的策略。這在對手的回球能力不行的情況下,確實非常有效。打過去的底線球,會讓對手不能順利回到有利位置。這是典型的使用先進的技術,讓使用者始終被流行引領著。就如intel公司著名的摩爾定律。微軟公司office戰略也是如此。利用自己的技術領先,完全可以做到這些。google也正在朝這個方向前進著。

扯動是相持階段非常有效的策略。來回扯動會讓對方在過程中,暴露出空檔。只要你能夠抓住機會,就會容易抓住主動權。做軟體也是如此,但是這很難講清楚。簡單一點,先做起來,然後在做的過程中發現使用者的潛在需求。比如先給使用者做一些簡單的應用。先讓使用者按照他的業務走起來,然後分析其中有意義之處,隨之插入!

當然了,由於我的技術沒有達到頂級的,因此更高層次的策略我不一定能夠理解。但我相信策略層次的東西,往往是想通的。平時的一些對比思考,也讓我借助一些明白的事理反過來理解一些未知領域的意識層次的東西。

羽毛球 vs 軟體開發

最近半年開始甚是熱愛羽毛球運動。在公司和部門的組織下,每週進行兩次運動,每次大概2小時,有時候也可能有第三次。最近對羽毛球運動也開始有所感覺,於是不自然地和我的本職軟體開發做了模擬。羽毛球的學習過程,非常類似我們做軟體的過程。剛開始,是哪兒有人往哪兒打。對於這點,我媽媽是有說法的。打球嘛,就是娛樂,...

羽毛球知識

羽毛球知識 原來總是以為,打羽毛球球拍的花費最大,其實真正最費money的是球。一支yy的ti 5球拍大約五百圓左右,按照一周打2次球消耗3個羽毛球計算一年需要約12打,就算每打 40的中檔球,一年就是 480差不多一支ti 5了,一支羽拍只要你不是特別倒霉,少說用上個2 3年,一般5 6年沒問題。...

週末羽毛球

昨天去打羽毛球,看到了不少事情,記錄一下 走到7中門口,看到了打架。先是一小青年,被另外兩個摁住,乙個拉住手,乙個抱著腰,那小年青分離掙脫,掙脫後又被拉住,看了一回明白了,原來那兩人之這年輕人的朋友,正在死命攔著他去打人,並叫那個人快走。結構那個人 也是乙個年青人,說 老子就是不走。我當時想,如果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