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型員工的生產效率 德魯克日誌之五月二十三日

2021-08-25 06:16:08 字數 1590 閱讀 4285

[quote]

[b]提高知識型員工的生產效率,必須將知識型員工視為資產而不是成本。

[/b]

雖然對知識型員工生產效率的研究才剛剛開始,但我們已經知道了很多答案。當然還有很多挑戰性的問題有待解決。

以下的6個主要因素,決定了知識員工的生產效率:

1.提高知識型員工的生產效率,先得回答這個問題:「任務是什麼?」

2.每乙個知識型員工需要對自己所創造的生產力負責。他們必須自己管理自己,同時要有自主性。

3.不斷的創新必須得成為知識型員工工作、任務和責任的一部分。

4.腦力工作要求知識型員工進行持續不斷的學習,以及給他們持續不斷的指導。

5.生產效率不是,至少不僅僅是重視「量」的產出,因為「質」也同樣重要。

6.最後,必須將知識型員工視為資產而不是成本;必須使得知識型員工在有其他就業機會時,仍願意為這個組織工作。

[b]行動指南:

[/b]

在你的腦力工作中,注重上述因素。

[b]摘自:

[/b]

彼得·德魯克《21世紀的管理挑戰》(managing challenges for the 21st century)

[/quote]

[b]評注:

[/b]

德魯克認為,決定知識工作者生產效率的有六大因素。六大因素的最後一條最關鍵,就是要把知識工作者視為資產,而不是成本。把人力看作成本,就會想方設法減少成本;把人力看成資本,就會用心去經營,讓資本增值出資本。前面五大因素都很具體,可以看作是資本增值的注意事項。

首先,要有明確的任務。知識工作者的資源,主要是知識和時間。如果沒有明確的任務,只是一些寬大的工作範圍,非常容易出現隱性的「磨洋工」。收收郵件、看看新聞、寫寫部落格、聊聊大天,一天的時間很快就浪費掉了。多長時間、哪些資源、如何考核、遇到緊急事件如何處理等等,這些制訂目標的smart原則很簡單,也很有效。提公升知識工作者生產效率的基礎,是制訂出明確清晰的工作目標。

其次,要強調自我管理。知識工作者的自我管理,實際上是一種不得已的選擇。體力工作者的成果很直觀,容易量化。而知識工作者,就算有了工作目標,事情究竟做得怎麼樣,績效是好是壞,往往缺少量化的考核標準。監督不容易,那就靠自覺。

然後,是鼓勵創新。營銷和創新,是現代企業面臨的兩大關鍵任務。創新是營銷的前提和基礎,沒有知識工作者的創新,企業只能活在產業鏈的最低端。據說蘋果的iphone有200%的利潤,而代工生產iphone的企業,只有2%的利潤。

再者,要持續學習。人力資本不是礦山,挖空乙個地方只能換乙個地方。人力資本可再生,良好的工作環境和福利、持續不斷的學習和培訓,是人力資本增值保值的必須手段。像對待機器、對待包身工那樣對待知識員工,其實是在揮霍浪費資本,怎麼能指望乾涸的身體和頭腦,流出創新的清泉呢。

最後,衡量知識工作者績效的是「質」和「量」的統一。「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總共就寫了這麼十幾本書,讀者群早就過億,幾乎是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迷。另外一件事情也很有說服力:中國家電行業位居全球第一,但是重「量」不重「質」,缺乏自有品牌和核心技術,整體利潤率一直偏低。中國最大家電企業當屬海爾集團,2023年銷售收入約1300億元,而三星電子收入為1100億美元,淨利潤為80億美元,幾乎是所有中國家電企業淨利潤的總和。

知識工作者的生產效率,是現代企業的根本。要提公升效率,只能將人力當成資本去經營。

如何吸引知識型員工?

戰國時代養士之風極為盛行,戰國四公子孟嘗君 平原君 信陵君 春申君,每人養士都超過三千人。據子思分析,養士的原因在於 天下諸侯方欲力爭,競招英雄,以自輔翼。此乃得士則昌,失士則亡之秋也 說明養士不是風花雪月的風雅事,而是不可不察的存亡道。何謂士,簡單說就是有一技之長的人才。或者 遠矚 或者慷慨激昂 ...

知識型員工的普遍特點(摘錄)

知識型員工的普遍特點 摘錄自 it經理世界 2007.3.5 第5期 知識員工的訴求 1 有本事 指由一定的專業能力,普遍比主管更專業 2 有想法 對工作有自己的想法和觀點 3 有創意 創新意識強,不墨守成規 4 求參與 有參與確定目標 制定決策的慾望 5 高自尊 自我感覺良好,且希望得到尊重 it...

知識型員工流失風險管理

知識型員工流失風險管理 在當今競爭日益激烈的知識經濟時代,科學技術飛速發展,技術成為決定乙個國家或企業是否具有競爭力的乙個重要因素。而技術創新與進步是由人來完成的,因此,技術的較量歸根到底是人才的較量。知識型員工作為掌握科學技術知識的人才,日益成為各企業爭奪的物件。這種知識型員工的供需缺口,以及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