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說教育(之三) 磨瓦豈能成鏡?

2021-08-31 03:11:01 字數 2468 閱讀 4023

禪說教育(之三)——磨瓦成鏡

平等思維唐曾磊

有一次,達摩大師和一些比丘在禪房一起打坐,深夜,突然外面颳起大風,把油燈吹滅了,有個比丘說:「啊!油燈滅了。」另乙個比丘說:「你為什麼說話,我們坐禪時不能說話的。」說完後,自己感到很慚愧,因為自己也在說話。坐在最後面的一位比丘笑著說:「嘿嘿!只有我沒有說話。」這時,大家都看著他,心想:原來你也在說話。比丘們都因犯戒說話,而感到慚愧。

達摩反問:你在做什麼?

一比丘回答:我在坐禪成佛!

達摩說:我在磨瓦成鏡!

比丘驚訝地問道:磨瓦怎可成鏡?

達摩反問:坐禪豈能成佛?

一位老比丘向達摩大師請教:那怎樣才能成佛呢?

達摩回答:《金剛經》雲:若以色見我,以聲音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要知道佛並無一定的形態,而禪也並非坐臥。你們只知道打坐而不知道為何打坐,這樣便永遠不見大道。

比丘們虔誠地向達摩大師請教:要怎樣做才能見大道呢?

達摩答:從根本上修起,心為根本,罪從心生,還從心滅,一切善惡,皆由心生。如果連這個道理都想不通,只在表面上下功夫,徒然浪費時間。

因果律是人們認識和改變世界最普遍、最有效的規律之一。因果律指的是事物之間引起與被引起的關係。任何一種現象或事物都必然有其原因。

蘇格蘭啟蒙運動以及西方哲學歷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18世紀英國著名的哲學家休謨非常強調因果律的重要性:「因為因果關係是能使我們超出當下直接印象而推知任何物件的存在、或者任何事件的發生的惟一關係。如果沒有因果律,我們就沒有根據去相信任何超出我們自己當下的直接經驗的事物。」 

科學研究的目的在於揭示因果關係,使因果關係更加明確。所以,學習了科學知識的人,在處理某些方面的事情的時候,就會對表現得更加自信,因為他們明白其中的因果關係。他們比沒有這方面科學知識的人更能夠說出必然達成某些結果的因。

比丘們每天坐禪、做功課,目的是要成佛,但他們不明確成佛的因果關係,所以,他們在不斷地操作一些事情,在「以色」、「以音聲」求如來,所以,肯定不能見到。

古時候,乙個趕路人坐在路邊一顆樹下休息,看到另乙個人朝著旁邊一棵樹踹了幾腳,從樹上劈劈啪啪地落下了好多紅棗。趕路人也照著朝這棵樹踹了幾腳,果然,也落下了好多紅棗。這人高興壞了,飽餐一頓後,就繼續趕路。

到他又感到飢餓的時候,他就又找到路邊的一棵樹,狠狠地踹了幾腳,但奇怪的是,一顆棗都沒有落下來。他又用更大的力氣踹樹,依然不見有紅棗落下。

因為,他踹的是一顆楊樹。

……    

很多人每天在努力工作和學習,總是不見有好的結果,於是他們就更加努力,加倍地努力,但依然不見結果。

平等思維告訴我們:努力不見結果,主要原因就在於努力不是在做必然導致結果的因。因果的必然性越強,做此因得此果的可能性就越大。

有位初中女生來基地學習,她的成績不好,我問她:怎麼能夠提高成績?

她說:多寫多練。(有的同學可能回答:好好聽課、作業、複習、預習等等)

我又問:你有沒有多寫多練?

她說:有。

我繼續問:你的成績有沒有提高?

她不好意思了:沒有。

……  

孩子每天在學習,但每天學習的努力跟學習成績之間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他的成績怎麼提高?

我們說執行「學會的三個標準」成績就一定會提高,是因為學會的三個標準是可以必然達成「成績提高」這個果的因。

學會的三個標準分別是:

得滿分:解決孩子學習中的正確、準確和精確的問題;

熟練化:解決孩子學習中的速度、耐性和能力的問題;

舉一反三:解決孩子學習中創造、破解和悟性的問題。

(詳細內容見博文:學習三部曲二:學會的三個標準)

所以,我們才說,只要執行好了學會的三個標準,成績一定快速提公升。

同樣,一位老師每天在試圖把學生教好,但他始終不知道做什麼就一定可以教好學生,這樣的老師怎麼能夠教好?也許他很努力,甚至廢寢忘食,但學生依然教不好。

我們的擊穿式教學法,目的就是為了解決教師做什麼可以一定教好學生的問題。

以後我將撰文專門介紹擊穿式教學法,以餉各位愛學習的老師和家長。

禪說教育(之一)——百般說教不如幫人悟到

禪說教育(之二)——名師出高徒

禪說教育(之四)——溝通是心與心的碰撞

教育者——一朵自己的玫瑰

您的讀書在哪個層次?

皇帝不急太監急——中國特色教育的尷尬與解決!

您是哪種學習型別?

「因材施教」不如「觀機逗教」

教育就是傳播愛

學校的起源,老師的故事

教育是一種文化,就是成為自己的光,照亮別人

教授的困惑——教授與狗的故事分析

以愛殺人——思想偏見

「盲人摸象」新解

培養認真的能力

每次做到能力的頂峰——提高的秘訣

越是聰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

快速提高成績的法寶——學會的三個標準

學生為什麼學習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