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 二 十六章提出的問題

2021-09-25 02:19:04 字數 738 閱讀 1166

第一章

問題一:

第二章

問題一:

書上告訴了我們怎樣才算乙個好的單元測試(應該準確、快速地保證程式基本模組的正確性),並告訴我們驗證單元測試好壞的一系列標準,其中提到了單元測試應該覆蓋所有**路徑。一些資料也說到,在做單元測試時,**覆蓋率常常被拿來作為衡量測試好壞的指標。於是,我想知道**覆蓋率對於單元測試的重要程度。然而,有些部落格上說,由於在做單元測試時,常使用**覆蓋率作為指標,測試人員費勁心思設計案例覆蓋**,但是有時候,即使**覆蓋率達到了100%,也可能會出現bug。書上也說到100%的**覆蓋率並不等同於100%的正確性。我的困惑是我們在寫單元測試的時候,是否還應該將**覆蓋率放在最首要的位置?

問題二:

書上說,vsts提供了方便的效能分析工具,讓我們能很快地找到程式的效能瓶頸,從而能有的放矢,改進程式。書上的例子看來,提高程式的效能主要是要提高程式的執行速度。我們在效能分析時,只需要關注程式的執行速度嗎?有的部落格上說效能分析和效率分析的差別不大,效能分析到底指的是什麼呢?

第十六章

問題一:

問題二:

書上將產品進行了四象限分類,並告訴我們對於各個產品,不能平均投資,要在第一象限投入足夠的力量。其他三個象限的重要性應該怎樣排序呢?我猜測在其他三個象限中,第四個象限相對比較重要,因為我認為第四個象限可能會給我們的產品帶來突破性的進展。我還想知道一般這四個象限所被投入的時間各佔多少呢?

讀一 二 十六章後的思考

第一章概論 第乙個問題 1.1軟體 程式 軟體工程中的第2個小例項 1.我成了一名職業程式設計師,但是我發現所有的演算法別人都已經實現了,我只要呼叫就可以。似乎我們公司的軟體與資料結構 演算法的關係都不大。那我當初辛辛苦苦學習的資料結構和演算法有用麼?如何區分乙個好的程式設計師和不好的程式設計師呢?...

讀《構建之法》一 二 十六章隨筆a

第一章 概論 軟體團隊要從需求分析開始,把合適的需求梳理出來,然後逐步開展後續工作 p3 問題 好的使用者體驗要從軟體分析開始,那麼軟體分析僅僅是從使用者的需求出發嗎?我的看法 需求分析是軟體開發的基礎階段,乙個軟體有人買就得找到顧客,顧客有各種需求,有些靠譜有些不靠譜。軟體團隊要從需求分析開始,把...

《構建之法》第一 二 十六章 閱讀感受

第一章開篇作者用於引出的第乙個疑問,關於二叉樹的遍歷演算法實現有什麼意義 第二個疑問 所有的演算法都已經被實現了,學習的資料結構和演算法有用嗎,如何區分好的程式設計師和不好的程式設計師 這兩個卻又恰好正是現在的我所面臨的問題。已經是大二下學期了,已經一頭扎在演算法與程式設計中一年多了。起初甚至一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