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中的思考

2021-09-29 20:35:45 字數 997 閱讀 5265

從2.0上線,一夜之間湧入20w+使用者,對於我們這種經常看不到併發的應用,壓力隨之而來,在緊急情況下,使用了最為暴力的擴容方案,堆機器,當機器堆到近20台時,使用者反饋卡頓降低了。但是隨之而來的另乙個問題又出現了,因為某乙個模組對資料操作的頻繁程度太高,大約每乙個使用者每秒插入5條記錄(本身這一模組的設計並不合理),不一會,資料庫cpu又增加到了99%。同樣是緊急情況下,在乙個緊急會議的召開下,決定先把該模組停掉,就這樣,在苦逼的人肉運維和連續三天的活動得以進行了下去。

經過這次活動,我們一致認為要對整個專案進行一次徹底的重構,原因有以下:

單純的增加機器擴容,無法應對未來的流量高峰,而且成本相對較高。

單資料庫在流量高峰並不是十分可靠,一旦資料庫掛了,相當於整個系統掛了。

還清之前的技術債,應用從1.0~2.0迭代的過程中,由於規範制定的不嚴謹,以及對設計模式理解的不深入,導致原來系統的業務耦合性很差,迭代新的業務基本上是牽一發動全身。

基於領域驅動對服務進行拆分,每個服務各司其職,即使其中乙個服務掛了,其他服務也能支撐整個系統執行,況且對每個服務進行配置集群,還可以達到高可用。

流量高峰到來時,能有效的進行分流,並且能針對併發量大的服務進行進一步的擴容。

資料庫進行拆庫,既不會因為某一項業務拖垮整個資料庫,相當於對資料庫流量進行了分流,不會說因為某一項業務而拖垮整個資料庫,造成更大損失。

服務拆分成多個,原來要部署乙個,現在部署多個,運維成本增加

服務之間相互呼叫,通訊勢必會有網路通訊的開銷。

資料庫被拆分為多個,事務無法保證。

服務被拆分成多個,如果減少運維成本,首先需要有一套ci/cd方案,現階段只是jenkins持續整合、持續發布,微服務如果搭配docker+k8s應該更合適。

現階段的rpc框架,對dubbo有過深入研究,底層是netty,是io多路復用模型,後續再展開**一下。總之能滿足現在服務之間的呼叫問題。

對於事務問題,就是現在的分布式事務解決方案了,由於業務的原因,我們採用了基於base理論的最終一致性解決方案。當然還有很多強一致性的,後續再展開討論

專案中錯誤型別的定義和思考

現在開發業務都是微服務,api呼叫rpc,rpc之間互相呼叫。除了常規的鏈結失敗或超時以外,還有很多業務上的錯誤。為了使返回的錯誤碼容易判斷和查錯,通常會靠乙個統一定義的錯誤 對映表。其實我們平時http的各種錯誤碼也就是乙個對映表。有一種做法是 裡寫死乙個對映表檔案,每次有新增去修改這個檔案。但是...

BI專案中ETL設計與思考

etl即資料抽取 extract 轉換 transform 裝載 load 的過程,它是構建資料倉儲的重要環節。etl是將業務系統的資料經過抽取 清洗轉換之後載入到資料倉儲的過程,目的是將企業中的分散 零亂 標準不統一的資料整合到一起,為企業的決策提供分析依據。etl是bi專案重要的乙個環節。通常情...

BI專案中ETL設計與思考

etl是將業務系統的資料經過抽取 清洗轉換之後載入到資料倉儲的過程,目的是將企業中的分散 零亂 標準不統一的資料整合到一起,為企業的決策提供分析依據。etl是bi專案重要的乙個環節。通常情況下,在bi專案中etl會花掉整個專案的1 3的時間,etl設計的好壞直接關接到bi專案的成敗。etl的設計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