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才將死,通才永生?

2021-09-04 16:12:17 字數 1481 閱讀 6684

成為專家,是很多人兒時的夢想。走入社會,有一技之長,成為某個專業的行家裡手,也是安身立命的重要保障。

的確,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各行各業都需要專才。普通人要成為行業專家,都需要全情投入一萬小時以上。人生能有幾個一萬小時呢,很多有趣的事情也需要時間去做,吃喝玩樂之餘,能專精一門就很難得了。

但是,僅僅成為專才,遠遠不夠,必須盡可能成為通才。

首先,通才是企業發展的需要。

因為分工,需要專才,這一點容易理解。同樣也是因為分工,不得不需要通才。

企業內部溝通不暢,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現象。分工,是溝通不暢的乙個重要原因。隨著分工的深入,各工種都有了自己一套獨特的體系。產品、技術、營銷、人力、財務等不同的職能部門,已經有了不同的行話黑話俚語笑話。極端情況就好比,一群外國人在討論,每個人說的語言對方都不理解,根本無法溝通。

專才之間如何溝通順暢呢,也許可以找乙個中間人。中間人有點像翻譯,用時髦的話說,中間人就是乙個「連線」,連線不同的專才。當然,中間人肯定會增加企業的人力成本,同時也必然提高溝通成本,降低溝通效率。好玩的是,中間人本身也可能成為乙個行業,需要獨特的技能,誕生一種新的專才。專才雲集的行業,會不會需要的中間人比專才還多呢,很有可能。

專才之間的溝通,如果指望不上中間人,就只能寄希望於專才自己成為中間人,變成通才。技術人員不光是技術高手,還能和設計人員聊聊山本耀司;設計人員不光玩得轉photoshop,還能和營銷人員大侃定位理論;營銷人員不光做得出美輪美奐的文案,閒暇之餘還能執行幾行python**。一方說出來「天王蓋地虎」,另一方接得上「寶塔鎮河妖」,才有可能刀槍入庫,圍在一起吃肉喝酒。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世間事情大底都是相似的。

其次,通才是人才生存的需要。

真正出類拔萃的專才,並不多見,也許萬中無一,大多介於專於非專之間。要想在某個專項上超出同行很多,非常困難。如今職場競爭空前激烈,專業差距不容易拉開的時候,最有效的職場求生術,莫過於拓展自己的行業廣度,變專才為通才。

都說國內的技術人員,做到一定程度就想轉向管理,這確實體現出了中華民族優良的官本位傳統。但是換個角度看,也是專業人才尋求職業多樣化的一種努力,是給養家餬口乙個雙保險。

職場多風險。前天造輪胎、昨天造手機的行業巨人諾基亞,說衰落就衰落。假如在諾基亞只學會了造輪胎和手機,明天去**找食就可能成為大問題。如果還學到了頂級豪門的管理精髓,可以輕鬆帶領團隊作戰,那麼今天就可以搬一把椅子,坐看各路土豪的人力資源部如何血拼,甚至壞笑著問一句:儂家美女多伐。

最後,成為通才並不難。

網際網路時代成不了通才,只有兩個原因:要麼太懶,要麼太菜。

太懶,缺少好奇心,對唾手可得的各種新鮮事物無動於衷。這樣的專才,抱著過往的知識不放,只好和過往的知識一同做舊。太菜,學習能力欠缺,跟不上節奏,和時代越來越遠,必將被職場淘汰。

巨變的時代,離不開專才,更需要通才。

關於專才與通才的思辨

為啥突然想這個問題?這陣子跟技術人交流,突然引出了乙個問題 對個人來說,究竟是專才好,還是通才好。當然就技術開發這個領域來講。首先列一下名詞解釋 專才 就是指專注在某個領域 語言 平台 職能上的開發者。通才 自然不用說,就是大家最喜歡的全棧。當然全能的人是不存在的,所以說區域性全棧會比較合理一點。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