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成長,談創新 QClub成都0615活動紀要

2021-09-04 20:17:28 字數 3202 閱讀 9513

今天的活動出乎意料的精彩,讓我迫不及待想將它記錄下來,以免遺忘。

這是乙個炎熱的下午,20多位同學陸續抵達。在周漪組織的m&m暖場活動後,活動正式開始。(與會者表示,活動道具m&m準備的數量不足,不夠吃。其實這名與會者是我。j)

首先是演講:熊傑的《如何打造創新型組織?》

熊傑帶來了《如何打造創新型組織?》,這也是他這一年來工作的總結。下面是一些我聽到的關鍵概念的記錄,當然不全,而且我還偷偷補了一些我的理解和想法,哈哈。

他贊同微創新的提法,創新從微小而美好的改變開始。而且,創新正變得越來越重要。組織,特別像tw這樣的公司需要「創新肌肉」來保持自身強大的競爭力;客戶現在也從購買軟體變成了購買創新能力;員工也需要創新以得到有效成長。

然而,關於創新也有很多迷思。例如創新靠靈光一現,創新無法管理,創新是大的變化。其實創新是可以有組織進行並能夠管理的一件事。如何有組織的創新,他提出了創新漏斗的概念,由5級組成:發現痛點、解決問題、經驗分享、泛化和橋接、推廣,每一級的發現都成為下一級工作的源泉,關鍵是不滿足於現狀,持續發現痛點,這樣創新就有機會持續不斷冒出來。簡要介紹下創新漏斗,1)發現痛點:創新切忌好高騖遠,應該從現狀開始,找到現在存在的問題。除了讓現場的同學自行發現外,其他做法還包括每週碰頭會(tl碰頭交流各自專案的問題)和專家現場(指專家到現場與團隊一起工作1-2周,發現團隊存在的問題);2)解決問題:發現痛點後開始尋找痛點解決方案。除了自行解決、專家輔導外,還可以有codejam(群體探索解決方案);3)經驗分享:問題解決了還不夠,還需要積極的分享出來,看看問題是否有通用性,其他人有沒有遇到類似的問題。分享同時也是很好的總結,再學習的機會。熊傑發現,鼓勵各專案組都分享自己解決的問題和創新,會激發各專案組爭相創新。好的經驗推薦到更大的舞台去分享;4)泛化與橋接:發現了問題的通用性,就可以優化解決方案讓它變得更加通用。這需要建立組織機制來識別,並組成專家團隊來優化解決方案;5)推廣:最後是推廣,讓創新的價值變得更大。在組織內擴大範圍,甚至在組織外進行各種推廣。

很多組織都在談創新,但大多數只停留在口頭上。他們不敢改變工作方式進行更多嘗試;他們不接受任何損失;他們試圖最大化員工工作;他們不會去幫助員工的創新成功;還有、還有太多的理由和原因。而軟體研發人員們天生就有解決問題並創新的本能,但組織的文化限制了創新的出現。需要特別注意那些偽創新者,他們會強調自己願意創新,但總是加上各種前提條件,資源不足、時間不夠等等,如果你能把條件給他準備好,他就能創新,對這種人最好的辦法就是別理會他們,創新永遠不會在他們身上發生,他們會的,無非是等待和抱怨而已。真正的創新者不會這麼做,他們會用自己的時間,發揮自己的力量,默默地讓創新落地。他還特別強調助人為樂、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加美好的理想是創新最大的源動力,它遠遠超過其他力量。

然後是我主持的主題討論

主題討論的方式還沒有在活動中嘗試過,但活動中所有人的共創是我特別喜歡的,所以本次就試試啦。在分成三組後,每組討論出自己關心的兩個話題,共六個話題,然後投票選出兩個話題進行討論。討論完成後各組陳述結果,最後由熊傑和我來提出一些新思路擴大大家的視野。經過討論後,最終選擇了兩個話題來深入討論,他們是《組織中的個人成長與規劃》和《創新的主要障礙及解決方案》。討論進行的相當熱烈,各組都有不少想法,更有意思的是,有一組居然用精益創業的思路在進行討論的組織。

組織中的個人成長

熊傑分享了乙個小練習,「你想要什麼?」。先創造乙個感覺安全和信任的環境,然後提問者目視對方的眼睛,連續問同乙個問題:「你想要什麼?」。很快,被提問者就會出現不舒適的反應。在度過這種不舒適感後,會有很多平時不能察覺的想法冒出來。有機會的話,可以嘗試。

我這邊的小總結有四點:1)如果組織中的每個人都在談論個人成長,這個組織已經出問題了。以我在的研發中心為例,去年初很多人談自己的成長,但那時人心惶惶。去年我就給大家說,成長是個人的事情,同時想辦法推動組織的改變。而到了今年,幾乎沒有人給我談他的成長了(聽眾笑了,是啊,一給你說,你就說成長是自己的事,誰還找你呢)。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是眼界開闊了,知道做同樣的事情也可以成長,其次是工作中有了足夠多的挑戰;2)所有的組織和個人都傾向於成為乙個封閉系統。這樣的話,他們就可以日復一日的重複今天的工作,並且繼續成功。但這完全是個幻覺,這個世界是變化的。我們的父母一代以為他們可以為工廠幹一輩子,結果迎來了下崗的命運。其他的例子也是多不勝數。所以我們必須成為乙個開放系統,能響應外界的變化,並試圖取得更好的結果。從個人來講,最好的方法就是走出來,認識不同的人,了解不同的思想,而不能停留在原有的環境中,做原來的事,和原來的人合作,一成不變;3)乙個新詞彙:組織能力。當我們談到個人成長的時候,我們往往談論的都是個人能力。然而有這樣的情況,業務技術能力都很精湛的人未必在組織中取得成功,他甚至可能成為乙個問題人員。這是因為我們沒有注意發展組織能力。所謂組織能力,就是能夠為組織思考,識別組織需要和問題;能夠為組織的結果,而不僅是自己的結果付出努力;能夠為了組織需要優化和提公升自己的能力;能夠遵守並維護組織規則。具備了組織能力,才可能結合個人能力做出更好的、讓組織滿意的結果,這對於個人在組織中的發展尤為重要;4)人們不會抗拒改變,他們只是響應變化。不是每個人都願意成長,但他們會因為環境的改變而變化。

創新的主要障礙和解決方案

關於創新的理解差異較大,有些組討論起來比較吃力,這樣的思維碰撞很有意思。different is not wrong. 不同不是錯誤,就是因為我們有不同,才有思維的碰撞、思路的拓展,珍惜這樣的機會。

受討論本身的啟發,我對創新也有了一些全新的認識,並趁機總結了一下。1)創新從本質上講,是做決定並實現決定的過程。創新能力的基礎是做出與眾不同的決定,並在各種限制條件下實現它。然而我們的教育、組織都或多或少剝奪了個體做決定並讓決定變成現實的條件,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中國人的創新能力全球最爛,因為我們從小就沒學會做決定,做了決定也沒想過靠自己去搞定。所以中國注定多產「點子大師」,卻缺乏創新的能力;2)創新一定面對很多限制。有種極端的說法是,木有限制,就木有創新。如何在各種限制條件中找到一條可行的路,並實現它,這才是創新;3)創新一定要考慮人的因素。創新的結果一定是對人友好的、接受容易的、易用的、好用的。但缺乏足夠多的決定與嘗試,導致了國人的說服力上欠缺,導致國人不理解人的因素。所以我們出不了賈伯斯,賈伯斯用iphone通過征服我們的手來征服了我們的心,這種創新能力可不是「雷布斯」可比的。

後記

很開心看到參與本次活動的人相互交流起來,更開心看到本次活動中很多人都有自己的收穫,我也從中學到了不少。qclub成都社群關注技術人關注的話題,每個人每次活動都有收穫是我們的宗旨!歡迎關注微博@qclub中國,@openpartychengdu,@敏捷之旅成都,也歡迎加入我們的qq群216651395成都敏捷部落,方便收到後續活動通知,希望有更多的同學後面能夠加入到qclub成都的社群活動中。

直面焦慮煩惱 談談成長

搬磚成長 學習彷徨 認識世界 趨勢 這個世界需要什麼樣的人?以及這些人的特點?這個世界的技術趨勢和規律是什麼樣的?認識自己 自己的特長是什麼 自己有什麼 自己可以付出什麼 學習基礎知識的重要性 突破瓶頸 自己推導 有哪些基礎知識 系統中介軟體 理論知識 如何識別有潛力的新技術 提公升了什麼樣的能力 ...

我的創新成長之路(二)

大二年是我成長的一年,在這一年中我成長了許多,在這一年中,我得極力感謝07級學長們,還有08級部分同僚們。就這樣我成了創新 電子設計部的一員。進部之後,我才了解到我的進部跟兩個人有很大的關係,這個兩個人是普哥 王重普學長 和濤哥 帖濤 面試的時候。普哥問了我很多的問題,其中大部分關於智慧型車的 電磁...

我的創新成長之路(三)

轉眼就大二下學期了,這一年是我鍛鍊的一年,這一學年中的大部分課餘時間我都會呆在創新,當然那時還經常陪伴著現在已經不屬於我的她。記得大概是剛過完大年初十自己就整理行囊趕往學校,火車票不好買,還是我姑父託人把我跟乙個朋友送上火車的。這次坐火車至今刻苦銘心,因為沒有臥鋪,沒有坐票,我們兩個就擠在餐車的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