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學資料分析 渠道 運營 資料 I

2021-09-06 08:47:00 字數 2729 閱讀 7769

學分析論壇|專注於遊戲資料分析

上週六做了乙個演講,關於渠道、資料、運營的內容,今天開始,針對演講的一些內容,有針對性的闡述一下。不過既然我是乙個資料分析師,自然還是從資料分析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在後期的文章中,我會加入一些案例,幫助理解。

渠道是最有效的獲取潛在使用者的方式

渠道存在海量的使用者資源,並服務於開發者。渠道本身聚合了大量的使用者,進而形成平台,成為了平台,就必然存在「貨架」,而這些貨架的位置是有限的資源,但是開發者對於資源爭奪和需求確實強烈,這點使得渠道貨架的位置變得無比重要,再者,開發者也一直認為獲得了最佳的位置,就會帶來不錯的收益,基於此點認識,導致了渠道投放成本的增加,而渠道在尋找最佳適合渠道的產品征途上變得異常艱難。其實,開發者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最佳渠道,渠道沒有尋找到最適合自己使用者資源的最佳產品。

最佳渠道是讓產品利益最大化的方式

最佳渠道可以精準定位使用者,並建立忠誠關係。說到這裡,其實有兩層含義,第一點,作為渠道而言,希望自己飛使用者資源是最契合產品需求的,進而對於自己使用者資源的把握和push,決定開發者認定這個渠道是否對他是有價值的,第二,本身渠道的使用者與渠道之間是否存在穩定的關係,是否對於渠道存在一定忠誠度。如果本身渠道使用者在渠道中沒有忠誠度,比如長期回訪使用者很少,談不上忠誠度,進而即使使用者從渠道了解產品,那麼留存率也會受到影響。

品牌的力量

作為乙個渠道也好,作為產品也罷,其實是需要品牌的。現在看到很多產品都在掙快錢,先過冬再說,這點不能說是錯的,但是絕對也不是對的。

渠道需要品牌建設

針對這點來說,最簡單的一句話,渠道需要回頭客。一般而言,作為玩家或者普通使用者,對於每乙個渠道都會產生乙個固定的認識,這個固定認識的其實就是品牌的影響,如果你的渠道總是提供的一些帶有**軟體的渠道,那自然使用者對於你的認識是不好的。這點就有點像那句話,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當使用者一旦形成了對於某乙個渠道的認識後,要想去改變是很困難的。

渠道的品牌建設也許不需要面面俱到,但是可能一點就夠。因為使用者對於品牌的忠誠不需要太多理由。那麼,相應的你會去挖掘自己的渠道具有以下的特點:

產品需要品牌

針對這點,我不想說的很多,在手遊這個圈子,至少我們已經看到一些產品是具有這個品牌影響力的,如今交叉換量這種形式的出現,我想一方面是得益於交叉使用者,大使用者資源,但在背後的,其實還是形成的口碑,品牌在影響終端使用者的行為。

要建立資料監控體系?

其實,說到資料分析監控體系,這是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從渠道而言,除了固有的**分析那些之外,還要結合自己的商業邏輯設計一套資料分析指標體系,今天再次對這點不展開討論,其實更多時候,針對這些開發者和產品,他們更需要因地制宜的資料分析模型,來優化渠道投放和策略。

無法衡量,就無法改進

資料驅動下的最佳渠道優化策略

目標定位

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

兩方面,第一方面,了解自己的使用者到底是什麼特點,是否和最初產品設計需求背離;第二點,基於產品的渠道特點是什麼,渠道本身特點是什麼?為此,需要建立針對目標定位的資料分析內容。

了解渠道與定位產品

獲取資料

哪些先去做,那些後做

這點其實更多的把重心放在渠道推廣的效應層面上,從巨集觀了解渠道推廣的影響,對比自然增長階段水平,或者對比往期推廣效果。這點和目標定位是存在緊密關係的。

渠道監測

同時,好的渠道推廣運營也必然了解這條曲線:

關於策略優化和深度推廣,將在以後的內容繼續闡述。

在此先上圖,關於渠道優化的點有如下:

有關於渠道深度推廣部分,這裡主要會將乙個閉環介紹給各位,內容稍多下次再議

我這裡有一些如何通過資料優化渠道推廣的策略,謹在此向各位展示一下,針對這些的案例分析和描述會在後續的文章中出現。

小白學資料分析 留存率與運營活動分析 I

有關留存率的事情最近扯得比較多,因為在分析資料的時候,越發覺得,分析一定是要來解決問題的,留存率不知何時突然變得流行了,在此討論留存率倒不是因為流行,而是覺得以留存率為核心,的確是可以幫助我們解決不少的問題,但前提是,不要只停留在你所知道的次日,3日,7日留存率就ok,因為縱然你知道與benchma...

運營 小白學資料分析之DNU DAU

2014 05 06 15 45 手遊運營 19,100 文 jetpv 寫在分析之前 一直以來,我們對於資料都是在做加法,也希望這個過程中,不斷蒐羅和變換出來更多的資料指標,維度等等。而在實際的分析中,我們發現,一如我們給使用者提供產品一樣,太多的時候,我們思考的是如何增加功能,而產品的核心功能和...

小白學資料分析 DNU DAU

行業指標觀察分析 dnu dau 寫在分析之前 一直以來,我們對於資料都是在做加法,也希望這個過程中,不斷蒐羅和變換出來更多的資料指標,維度等等。而在實際的分析中,我們發現,一如我們給使用者提供產品一樣,太多的時候,我們思考的是如何增加功能,而產品的核心功能和訴求,卻越來越遠。最近有幸和一些團隊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