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的 日神 與 酒神

2021-09-09 06:38:39 字數 4104 閱讀 3841

王東嶽先生說:西方文明匯出的是哲科文化(哲學與科學),中國古代文明匯出的是技藝文化(技術與藝術)。中國文化導不出哲學與科學,中國文化匯出的是技術與藝術。 我深以為然。誠然,任何文化都是雙刃劍,沒有絕對的優劣,雖然我還是感到有那麼一點點失落。 那麼,哲科文化為什麼誕生在西方? 源頭在**?帶著這個問題,我做了一點小小的**。

西方文明的源頭是古希臘文化。

古希臘社會有兩種宗教精神,「日神」與「酒神」兩種對立的精神。

「日神精神」源自阿波羅(apollo)崇拜。

「酒神精神」源自狄俄尼索斯(dionysus)崇拜。

大體說來,阿波羅(apollo)「日神」 和狄俄尼索斯(dionysus)「酒神」 的宗教崇拜都是父系社會後期、氏族制度解體、文明時代誕生這一歷史過程的產物。相比較而言,狄俄尼索斯的崇拜可能更早一些,因為它的儀式中明顯地表現出對於逝去不久的母系社會的一種追憶和留戀。

本來,原始的人們是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他們充沛的精力和原始的慾望隨時都能夠象山泉一樣盡情地流淌。但是,在進入文明社會以後,人們便不得不用後天的道德準則來規範自己的行為,壓抑自己的**,從而把那種最初支配人們感性行為的原始驅動力壓抑到意識的底層,以致於形成了那種暫且屈服於理性而又時時準備犯上作亂的潛在的心理能量。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據說是由色雷斯人傳至希臘的酒神儀式便在廣大平民中得到廣泛的流傳,狄俄尼索斯(dionysus)是色雷斯人信奉的葡萄酒之神, 於是便有了「酒神「崇拜。

然而,酒神崇拜作為異化現實的一種反叛形式,雖然有其合理性,但是有其破壞性。那種粗野的、狂放的、毫無節制的感性行為,在文明的社會裡不能不引起人們的擔憂。於是,作為酒神精神的對立面,日神崇拜出現了。

與狂放不羈的狄俄尼索斯不同,端莊寧靜的阿波羅渾身閃爍著智慧型的光芒。在著名的得爾福神示所裡(delphic oracle),有權威的男女祭司可以在一種精神迷狂的狀態中獲得阿波羅那神聖的預言。可見,在希臘人眼裡,阿波羅是智慧型和理性的化身。阿波羅不僅是希臘的日神,而且是希臘的**之神,他用七弦琴代替了葡萄酒,用精神的沉醉代替了肉體的沉醉,從而為遭受異化痛苦的希臘人找到了一種新的解脫方式。如果用「精神分析學」的術語來表述這一問題的話,那麼狄俄尼索斯式的解脫可說是一種直接的「宣洩」,而阿波羅式的解脫則要算是一種變相的「昇華」。

在日神崇拜試圖戰勝酒神崇拜的過程中,有乙個神秘的中間人物很值得我們注意,這就是傳說中的**家奧菲斯(orphic)。奧菲斯是日神阿波羅和司管文藝的繆斯女神卡利俄帕(calliope)之子,這樣的身世使他生來便具有非凡的藝術才能。 他相信靈魂的輪迴,相信**和一種神秘的知識可以實現人們對彼岸世界的追求。由於他反對縱慾行為,結果被狂熱的酒神侍女們(maenads)撕成碎片。在埃斯庫羅斯的戲劇中(bassarrids),奧菲斯是作為日神教的殉道者而犧牲的,而他的思想和行為,也的確符合我們所理解的日神精神。

總之,在我們看來,日神和酒神精神是從同一現實生活中**出來的兩種彼此對立的宗教情緒。前者是精神的沉醉,表現為一種禁慾的對精神世界、宇宙本原的不顧一切的追求;後者是肉體的沉醉,表現為一種縱慾的對感性生活、肉體存在的忘乎所以的肯定。葉秀山在《希臘奧林帕斯山上諸神之古典精神》一文中也認為:「如果說,阿波羅神是光明、智慧型、理智的象徵,狄俄尼索斯神則代表了玄暗、野性和放縱」。

由於上述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不同關係,致使儒家、道家思想與日神、酒神崇拜所體現和影響的中國與西方的「民族心理結構」出現了巨大的差異。

不難看出,日神與酒神的對立,使得早期的希臘人在理性和感性的衝動上發展得比較徹底;而反觀中國古代儒家與道家僅為互補,則使得古代的中國人在理性和感性的**上顯得不夠充分。這一差別,不僅根植於中國與西方早期文明時代不同的社會土壤,而且作為兩種相對穩定的「民族心理結構」對於以後的「民族文化結構」和「民族社會結構」都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由於感性與理性衝動發展得比較充分,使得西方世界狹義的「民族文化結構」以相互對立的兩極最為發達:在感性方面,是體育;在理性方面,是科學。

從表面上看,東、西方都有著類似的體育活動,然而細加分析,就不難發現其中所存在著的深刻差異。在西方人看來,體育不單純是為了鍛鍊身體,也不僅僅是為國爭光,而是對於人的感性能力的開掘與**,是一種肉體的沉醉。因此,凡是能夠表現人的感性能力的各個方面,無論危險多大和代價多少,西方人都可以設立比賽專案。為此,他們不僅可以攀登絕壁、可以潛入海底、可以進行別出心裁的懸崖跳水和危險異常的汽車大賽,而且可以進行並不美妙的「健美比賽」和有害無益的「賽吃運動」…。這一切,在我們看來都是那樣的荒唐可笑,甚至被斥之為一種「吃飽了撐的」無聊舉動。然而,西方人卻進行得那樣一本正經,甚至嚴肅得有些神聖。這簡直是一種宗教,是由酒神精神所演變而來的奧林匹克精神。事實上,從西元前8世紀開始的奧林匹克運動會原本就是宗教活動的乙個組成部分,時至今日,這其中的宗教意味還可以從點燃並傳遞「聖火」這一儀式中體現出來。這種精神不僅使得體育事業在整個西方文化中占有著莊嚴而神聖的地位,而且使得西方人的體育活動中至今仍保留著某種酒神式的迷狂。在殘忍的西班牙鬥牛和屢禁不止的英國球迷**活動中,我們難道看不出狄俄尼索斯(酒神)崇拜儀式的影子嗎?

在西方,充滿感性衝動的體育活動與酒神崇拜有關,那麼體現理性追求的科學活動就與象徵智慧型的阿波羅」日神崇拜「相關聯。

從某種意義上講,數學是全部自然科學的基礎,而證明式的演繹推論基礎上的數學,則是由畢達哥拉斯等人創立的。

然而在歷史上,所謂「畢達哥拉斯學派」不僅是乙個學術團體,而且是乙個宗教團體。加入這一組織的信徒,不僅要掌握有關數學、天文學、**等方面的知識,而且要恪守諸如「不准吃魚」、「不准吃豆子」之類的禁忌。那麼,建立這個宗教神秘組織的畢達哥拉斯本人又何以偏偏對數學研究具有如此濃厚的興趣呢?這顯然是乙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我們知道,在現實世界上,沒有任何一條直線和乙個圓形是完全符合幾何學上的概念的,無論我們如何小心翼翼地擺弄我們手中的直尺和圓規,總是會留下一些不規則的破綻。因此,要對客觀事物的數量關係進行證明式的演繹與推論,即建立一種嚴格意義上的數學,就必須將物件提公升到一種形而上的高度。那麼,是什麼力量推動著西元前6世紀的畢達哥拉斯等人對於那些枯燥乏味的點、面、線、體進行研究呢?回答只能有乙個:日神精神。乙個顯然荒謬而又意味深長的傳說告訴我們:畢達哥拉斯是阿波羅神的兒子。除此之外,許多古代典籍都有著畢達哥拉斯被人們直接稱頌為阿波羅的記載。

在畢達哥拉斯接受阿波羅精神影響的過程中,奧菲斯教派或許起到了某種中介的作用。因為早在畢達哥拉斯學派開始流行之前,奧菲斯的學說已經在南義大利地區相當盛行了。因此,有學者認為,「奧菲斯教的靈魂回轉世和淨化說以及它的宗教倫理思想,直接影響了畢達哥拉斯和恩培多克勒的學說,對於赫拉克利特和愛利亞學派的思想也有影響。」 康福德在《從宗教到哲學》一書中指出,畢達哥拉斯是奧菲斯宗教內部的乙個改革者,他用數學代替**而成為探索彼岸世界的途徑和精神沉醉的手段。事實上,在畢達哥拉斯的數學研究中,**也確實占有著相當重要的地位。希呂託在他的《駁眾異端》中指出:「他對數作了深刻的研究,斷言宇宙進行歌唱,並且是被和諧地構成的,他又是第乙個將七星的運動歸為旋律的人。」這樣一來,我們便不難理解,畢達哥拉斯為什麼要用圓規和直尺來代替阿波羅和奧菲斯的七弦琴了。也就是說,在畢達哥拉斯那裡,無論是天體的執行軌道,還是**的節奏旋律,都體現了某種神秘而和諧的數量關係,於是,從事數學研究,也便具有了形上學的意義。正象黑格爾指出的那樣,「因此我們在將宇宙解釋為數的嘗試裡,發現了到形上學的第一步。…所以正是畢達哥拉斯哲學的原則,在感官事物與超感官事物之間,彷彿構成一座橋梁。」

對於畢達哥拉斯學派的上述分析,使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科學的起源及其與宗教的關係。「是什麼原因促使人們去追求科學呢?多數人會以為是出於對鐵路、飛機一類東西的需要導致了對科學的追求。實際卻並非如此。當前所謂進步的中國人為了鐵路、飛機去追求科學,他們永遠也無法懂得科學的真諦。在歐洲歷史上,那些真正獻身科學、為科學進步而努力的人們,那些使修築鐵路、製造飛機成為可能的人們,他們最初就根本沒有想過鐵路和飛機。他們獻身科學並為科學進步做出貢獻,是因為他們的心靈渴望探求這廣袤宇宙那可怕的神秘。他們崇拜日神,他們追問到神那裡仍然不肯罷休,於是他們調動深層次理性精密邏輯思維,他們要搞清楚世界的本質究竟是什麼,他們想要了解神的背後究竟是怎樣運作這個世界,當他們揭開這個秘密就跟神接近。對他們來說,日常感性生活根本不值得追求,因為人感知系統是靠不住的,人的感知系統只能感知到現象,現象只不過是理念的投影,理念系統才是恆久真實的存在。這種思維體系,在古希臘經過數百年的錘煉,形成了一脈精密邏輯系統,這就是科學。事實上,正是為了探索「這廣袤宇宙那可怕的神秘」,才使得歐洲歷史上的畢達哥拉斯們幾乎將自己的全部身心奉獻給這一在其產生之時並無實際效用的事業;事實上,也正是由於這種超越現實功利的科學追求,才使得西方人一開始就十分重視純理論的研究,善於使用演繹的方法,追求範疇的嚴密和體系的完整,而非簡單地進行經驗歸納,零打碎敲。這樣一來,宗教與科學的結合便同時提供了動機的超越性�

雜想 古希臘的文明(1)

古希臘的燦爛文明被認為是現代西方的文化根源,它與古代中國文明堪稱世界文明史上的明珠。古希臘更關注於純粹的研究,比如他們的發達的幾何學和天文學,目的是更好的理解這個世界,發現其自身的秘密。而在古中國尤其是春秋戰國時期 乙個思想大 的年代 其哲學研究更關注於實際生活方面,比如孔孟學說教人如何安身立命 教...

讀「近代科學與古希臘文化關係」有感

近代科學產生於文藝復興後不久的歐洲,而沒有產生在曾有過科學技術高度繁榮歷史的中國。這也是本次兩篇學術文章爭議的中心。本人資歷尚淺,只將自己的愚見相應陳述一下。首先,我同意說近代科學與古希臘文化有關係。近代科學技術產生的年代,中國無論從哪方面都有勝過歐洲之處,何故近代科學技術不產生在中國而產生在歐洲呢...

前蘇格拉底時期的古希臘哲學流派

伊利亞學派 由巴門尼德在西元前5世紀在古城韋利亞創辦。學派成員包括芝諾和麥里梭。色諾芬尼有時也被認為是該學派的一員,但也有人不同意這一看法。伊利亞今天的名字是韋利亞,曾是古希臘殖民地位於如今義大利南部的坎帕尼亞。公尺利都學派 也稱為愛奧尼亞學派 英語 ionian school philoso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