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小年」年味濃 祭灶已成傳統節俗

2021-09-10 11:01:42 字數 921 閱讀 6747

福建民俗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福州祭灶文化。 王錕 攝

***福州1月29日電 (葉秋雲)29日,臘月廿四,「小年」已至,福州大街小巷節意漸濃,到處張燈結綵。北方的市民可能會詫異,小年不是臘月廿三嗎?

據了解,過去流傳著「官三民四船五」的說法,當官者在臘月廿三祭灶,普通老百姓是在廿四祭灶,連家船的漁民則是在廿五祭灶。在古代,北方為政治中心,受官氣影響比較重,因此,小年多為臘月廿三;南方遠離政治中心,小年便為臘月廿四。

福州市民章女士告訴記者,福州都是農曆廿四祭灶過小年的,北方則是農曆廿三過小年。她有乙個朋友是山東人,嫁到福州後,依舊在臘月廿三這天過小年。這時她才明白,小年也有南北差異。

福州市民婁女士則表示,小年這一天,福州需要祭灶。到商場,買甘蔗、菠菜、海蠣,還有年糖、年餅等祭拜「灶神」,然後一家人一起吃飯,熱熱鬧鬧的。

閩都文化志願者陳潔介紹,祭灶是福州傳統節俗,送灶公上天。傳說,灶公是玉皇大帝派往各家的「觀察員」,接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惡,奏一家功過的神。人們把這個決定一家禍福的灶神奉為「一家之主」,稱為灶君(公)。祭灶,就是為灶公餞行。

陳潔指出,舊時,福州人祭灶分兩天舉行,廿三夜祭葷灶,廿四夜祭素灶。現在都一樣了,沒有這些區別,再加上人們生活節奏變快,一年只祭一次灶神。

由於「觀察員」灶公小年這天要向玉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送灶時,人們常常在灶王像前供糖果等甜食,希望他不講壞話。

陳潔稱,祭灶的祭品很有講究。古時用黃羊,希望得到富裕生活。後民間改為糖、餅等,現在必需的供品有:灶糖灶餅、甘蔗、荸薺、福橘、豆腐(豆官)、油炸豆腐(烰豆官)、菠菜、腐竹、芹菜蒜等,一般十碗(碗數成雙)。

福州市傳統文化促進會會長鄭煒表示,福州這種過年的習俗保留著傳統的祭祀文化、節俗文化,很有意義,希望能夠一直流傳下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