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測試風險管理

2021-10-01 00:20:21 字數 1073 閱讀 4666

好像所有帶有『管理』字樣的東西都變得不那麼具體了。

一般這個東西就要對症下藥了,所以首先得知道有什麼樣的風險。在實際的工作中主要遇到過以下的風險型別:

1、需求變更,這個是最大的風險,因為最後期限是不變的,需求變了,就意味著更多的工作要在已計畫好的日程表中做完。風險可排老大

2、人員變動,在乙個可以持續2,3個月的專案中,中途可能有人離職

3、需求理解問題,由於缺少行業知識,業務背景,有可能對需求的認識不夠透徹

4、複查工作沒做好

5、需求覆蓋率不高

6、測試用例執行沒有達到100%

7、測試環境和實際環境有偏差

8、測試缺陷很難重現,導致無法定位根源從而沒有修復

針對第一條:估計每個公司都在這上面吃過虧吧。所以才有那麼多的軟體開發模型。我所經歷過的一些比較大的專案,採用的都是增量迭代的開發模式,所以在每乙個小的階段,需求是相對穩定的。但是也有變更的時候,這種時候,我們一般是要求走需求變更流程,根據變更的大小來確定策略:如果變更造成的工作量小於3天/人,作為乙個adhoc專案,如果大於3天/人,就作為另乙個新的專案。這個當然要和客戶達成一致。

針對第2條:最好是每個崗位培養備份的人員

3,4,5條其實可以歸結為一條,我們盡量在需求分析階段就把自己所有不明白,不清晰的問題提出來,整理成乙個文件,先內部回答,這個內部可以包含開發,然後發給需求方請求答案。測試用例評審會要組織好,在開始之前,要求每個人所設計的用例至少被2個不同級別的人員評審過,然後再評審會上確定最終的問題和解決方案,會後跟蹤這些評審會上出現問題的狀態。

第6條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如果時間確實很緊,按優先級別選擇最重要的case去跑。

第7條嘛,一般是在搭建測試環境之前,列出一些需要檢查的項,搭好後,讓人按這個檢查項一項一項的去檢驗。

說在最後的,做測試肯定要得到老大的支援和重視,否則風險控制都是空談啦。盡量每個階段都要文件化,規範化。

做任何事情都有風險,風險管理無非就是消除,消除不了就減少,減少不了就降低。降低到一定程度就不再有威脅,或者短時間沒威脅,沒威脅就不是風險了。

針對測試的各種風險,還是建立一種「防患於未然」或「以預防為主」的管理意識比較靠譜。

此文為個人經驗,不對之處請指教。

軟體風險管理

任何開發專案都可能存在著風險,如果我們提前重視風險,並且有所防範,就可以做到最大限度減少風險的發生。進行風險管理就是我們可以採用有效的手段之一。風險管理要求我們管理人員在資訊不完備的情況下作決定。其模式通常由三個步驟組成 風險確定 風險影響分析以及風險應對計畫。1 風險的分類 根據風險內容,我們可以...

軟體測試風險分析

軟體測試風險分析的基本方針 制定軟體測試計畫並排列優先順序。風險分析是對軟體中潛在的問題進行識別 估計和評價的過程。軟體風險分析的目的是確定測試物件 測試優先順序以及測試深度。有時還包括確定可以忽略的測試物件。通過風險分析,測試人員識別軟體中高風險的部分並進行嚴格徹底的測試 確定潛在的隱患軟體構件,...

軟體測試風險分析

1 什麼是風險?2 什麼是軟體風險 3 識別軟體風險 4 商業風險 開發乙個沒有人真正需要的優秀產品或系統 市場風險 開發的產呂不再符合公司的整體商業策略 策略風險 建造了乙個銷售部門不知道如何去賣的產品 營銷風險 由於重點的轉移或人員的變動而失去了高階管理層的支援 管理風險 沒有得到預算或人力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