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管理工具常見問題

2021-10-01 16:31:21 字數 3308 閱讀 9050

今天在北京為一家軟體開發公司做培訓、診斷。

當談到度量與分析,他們部門經理就要求專案經理開啟他們使用的免費專案管理工具,希望讓我看看他們如何度量與監控專案。專案經理開啟專案展示了一些任務的記錄和圖表:如,敏捷的燃燒圖和任務實際完成多少%。

我問:從度量與分析的角度,你們度量的主要目的是什麼?

他想了一下,然後說:當然是把專案管好。

我說:管好專案是否代表盡量控制專案進度與工作量偏差?

他說:是的。

我問:從剛才這些圖與表,怎麼可以知道實際與計畫的對比?

部門經理就讓專案經理找,找了好一會,他們自己發現工具記錄的都只有實際,沒有與計畫的偏差。雖然也有活動計畫工作量,但由於專案經理會不斷按實際調整,我們看到已完成的活動都沒有超出計畫工時。

開始時,部門經理滿臉笑容,覺得用工具獲得這麼多各樣的圖表已經很不錯,現在發現原來有基本的不足,已經不再說話,只是一直望著他的專案經理。

我立馬打圓場說:請不要太介意,很多像你們的公司也有類似的問題,這種工具是無法有效地度量實際與計畫的對比,因為你的計畫天天按實際來變動,也不知道第一版本,第二版本是多少,所以永遠是度量不出真正的偏差。

這工具也沒有里程碑的概念:里程碑是當你一開始做專案計畫時,預計哪些必須達標或按時完成的日期,定期監控,就可以避免專案不會到最後才知道超時。

如果沒有明確截止時限,每個人很自然都會盡量拖到最晚,(帕金森定理,詳見我11月份的 「為什麼要wbs管理v1.0")最終導致工作不斷延遲,但管理層不知道。如果沒有乙個固定里程牌的計畫,按照這個計畫去監控的話,大家都延誤,整個研發的的生產力便難以提公升。

除了實際監控的問題以外,我也發現他們的任務有些還是非常大,比如超過200工時。

我問他們為什麼不再細分?

他們專案經理也知道wbs最底下的工作包應該不超過4-5人天才可以有效管理。只是由於專案經理分派工作後,有些活動沒管到那麼細,只是把大的包分出來,然後下面的人員再依據這些填實際。大家可以想象這種的話,肯定很難控制好時間,很容易延誤。所以工具也需要能讓下面的小組主管把大的任務再細分。

我再問他們如何填寫每週的工時表,他說這工具沒有工時表功能,只是在工具上面直接填所花的工時。我再問比如隨便乙個開發人員,他在某一段時間之內總共要負責多少個任務,我們隨便抽某員工的某一周出來,我們發現某小李在短短一周之內,有二三十個活動要處理。

專案經理解釋說:有些可能是維護專案,實際上應沒有這麼多,但確實經常乙個開發同時要兼顧幾個開發專案。

我解讀:如果開發人員每天都有這麼一大堆做不完的任務要處理,你覺得他會有動力自己把最重要的開發任務用心地做好?

想想都知道很難,並且最後會導致——雖然任務很多,最終每個活動、專案都服務不好。

我再問他們:如何分派人員到專案中?當專案要占用某個開發的時候,怎麼知道這人是否已經被其他專案占用?

他們說:這個工具沒有這個功能,所以很可能導致一人身兼很多任務的情況。

依據下圖的《度量與分析》,假如剛才的目標是控制好進度與偏差的話,現在工具是無法做到有效監控。理論上你可以人手定期去記錄收集、計算,但又太費勁,也很難確保不會有人為因素的干擾,導致最後資料失去意義。

再依據度量與分析來收集一些度量項時,需要自問:我們要控制好進度與偏差?會有哪些影響?

其中一位專案經理很快就回應:影響的因素可能有不同客戶型別、需求變化多少、人的能力等。

我說:好啊,那有沒有收集過不同專案這些引數?然後定期從專案的實際資料來驗證不同型別的客戶確實有差異?需求變更的多少是否影響進度偏差?如果沒有資料驗證你的想法,一切都只是猜想。所以我們度量與分析,使用了乙個gqm (goal, question, metric)的方法——依據目標,比如進度偏差,加上自問的問題,來收集你所需要的度量項。所以你收集的度量項不應該僅僅是一些結果,也應該是一些可以控制或有影響的因素,比如需求變更、人的能力等。就好比你要**,不能只度量體重一樣。有了這些,其實你在開始做度量之前,你應該已經有概念,當我收集到那些度量以後,我會怎麼分析?從分析得到什麼結論?就好比做乙個問卷調查,在郵寄第一封信或打第乙個**之前,其實你心裡已經預計到會如何對收集到的資訊做分析,得出結論一樣。

也常被問到選擇工具有什麼要注意,下面是我常用的檢查單:

實際與計畫對比:如何收集任務的實際完成情況?是否可以與專案成員填寫的工時表關聯?

系統中,任務之間如何做分層?專案wbs不可能一開始就全部建好,是否可以先有乙個總括(上層),然後逐步細分?

專案經理把每個活動分配給負責人。由負責人進行一步細分。

因每個wbs都應該有乙個明確的產出物 (如** , 文件 )。產出物如何與wbs 對應活動關聯?如何確保產出物確實已完成?

專案很多時候都會有需求變更,系統如何支援不同版本的wbs或專案計畫?避免出現偏差只是和最後版本比較?

( 但實際 可能已經變了多次) 如何與不同版本對比?

系統可否打基線?可監控實際與不同基線的對比

安排人員到專案時,可否檢視人員被其他專案的占用?例如: 如何避免同乙個人需服務好幾個專案(人員過度分配),或者成員臨時被其他專案調走?

關鍵路徑是專案中最長(也是最短)路徑,如關鍵路徑上的活動延誤,整個專案必然延誤。

當專案有非常多活動,專案經理應主要關注關鍵路徑上的活動。

如需要管專案的實際成本,專案管理系統可否把人力成本管理起來,而不是要靠手工計算出來?

用來監控進度與成本偏差(計畫與實際對比)

(以上每一項都能對上 cmmi-dev 實踐,表示這些也是卓越軟體公司的做法。)

注:工具會有重疊,比如基線管理,就包括了時間管理,wbs分解,也需要資源分配計畫的支撐等;變更可以包括時間,資源等。

後來我跟一位總監也討論過這個問題,結論是:他們大多數還沒有真正管理研發的成本和效率。

這一兩年,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客戶都嚴格控制預算,使得成本的控制越來越重要,很多他認識的同行都開始考慮要從以前研發做出乙個成本分享中心,幫助部門、專案管好成本和進度,成為考核指標。

所以當管理層迫切地覺得有這種需要時,才會意識到現在工具的不足。因任何改變都不容易,人的習慣(包括管理層本身)是最難改變。

除了高層需要有改變的決心,要成功除了有合適的工具,也需要給專案經理和團隊充分培訓。

這些事令我想起一位專案管理的老前輩說過:

「如果公司沒有這個決心要把wbs管好,配合相關的培訓,單是購買具有wbs功能的工具也沒用,不如就讓他們繼續用現有的工具就算了。若要真正做好wbs管理必須工具配合足夠的專案管理培訓才會有效果。很多開發人員都不希望被管得這麼嚴,因覺得開發工作已經很累了。」

我非常贊同,歸根到底,必須高層有專案管理的意識與決心,工具才會真正被使用起來。

官網:www.processis.org

IT專案管理工具

一 完善的專案管理工具,需要具有如下的管理模組 1.需求管理 專案的需求變更,跟蹤,控制 2.資源管理 專案的可利用的資源 人力,物力,財力 3.計畫管理 包括成員管理和許可權分配,日程排定,工作時間管理,里程碑設定 4.進度管理 日曆,工作流,專案路線圖和gantt圖 5.測試管理 專案軟體缺陷b...

常見Sqlite管理工具

sqlite是一款輕巧的開源且跨平台的採用標準sql語法格式的資料庫,其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比如在google android手機作業系統中就得到了很好的應用。visual sqlite 開發商 www.visualsqlite.com 介紹 visual sqlite是乙個簡單的和完整的sqlite...

redmine 專案管理工具

本文出處 曾經有這樣一位專案成員。在專案主管的眼中,她既不是乙個得力的開發人員,或測試人員,也不是有任何其他特長的人。但在她就職的這家公司的12年間,凡是她從事過的專案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她為專案做了什麼是不明顯的,但是有她在專案總是成功的。多年後,在一次專案組成員聚會上,通過與其他成員交談,專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