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測試過程中的漏測發生

2021-10-02 23:35:15 字數 1297 閱讀 9196

漏測,相信對於每個測試同學而言,都是「談虎變色」的事,但是實際工作中,我們稍有不謹慎便會和它來一次「親密接觸」,那麼,現在我們來聊聊測試中的漏測。

石頭中文網 www.10tou.com

一方面,會讓他人對你的技術、業務能力產生懷疑,而且發生多次後,甚至會質疑你存在的價值;

另一方面,自己內心會很愧疚和自責,擔心下次測試任務還會漏測,心裡壓力倍增,以至於影響下次測試任務的順利進行;

再者,因為自己漏測而導致的公司損失,個人或團隊都會受到一些處分,輕者警告批評、扣績效,重者可能被迫勸退離職。

所以對於測試同學而言,漏測真的是讓人特別難受的事。

看到這裡,也許你也和我一樣,一定有很多話要說,甚至大堆的吐槽。其實大可不必,下面以我限有的工作經驗,咱們客觀的聊下產生漏測的可能原因:

吃透業務需求

需求評審階段,產品經理、開發、測試在開會之前,一般都會收到乙份需求文件和原型圖。在開會前,研讀好需求文件後,做好理解不明確和產生歧義的地方。

待產品經理組會來講解需求時,針對不懂的地方進行提問,認真記錄。

提高用例質量

提高用例覆蓋率,結合業務設計有效業務場景,保證測試有效性。

用例評審

測試人員結合用例對需求進行反串講,把對需求的理解講一遍,列出所有的測試點和測試場景,產品和開發同事評審是否有遺漏場景,如果沒有異議,這樣就可以很大程度的避免漏測了。

交叉測試

乙個人精力畢竟有限,如果條件和時間允許,可以把測試過的功能交給你的搭檔,讓他幫忙在測試一下,畢竟每個人的測試思路不一樣,也許也有收穫也不一定呢。

回歸測試

梳理主流程用例,尤其隨著版本迭代和功能的增加,回顧測試用例極為重要,畢竟每次發版時,要保證主流程沒問題吧,主流程都有問題,難道還敢上線?

可能有的同學說了,那麼多用例,也執行不完呀,不是有web自動化嗎,自動化跑唄,可能有的同學說不會呀,咱們學可以嗎?

bug仲裁

在上線前,檢視還有哪些問題,是未解決的,與產品、開發、測試經理商量,哪些bug是允許帶到線上的,如果三方達成一致,那麼線上再出問題,也是已知的,就沒什麼問題了。

做好漏測覆盤

對待漏測態度上必須要重視,分析為何會漏測,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是流程問題還是技術問題?

同樣的坑別踩第二次,技術不足的學習補齊,流程不足的規範流程。

把它當做一次提高的機會,也正因為這次機會,讓你印象越深刻,能夠避免下次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

不得不說一句的是,漏測是不可能絕對避免的,我們能做的只能是儘量減少漏測現象,只要不出大問題,漏測現象會隨著工作經驗增加而逐漸減少。所以測試的時候,一定要仔細、細緻、認真,畢竟一次漏測可能會影響很多人,所以萬萬馬虎不得呀。

軟體測試過程中的度量

在軟體測試過程中,可以將度量分為兩大類 1 衡量測試效率和測試工作量 工作量指標 例如,測試效率評價 測試進度s曲線等.2 從質量 的角度表明測試的結果 結果指標 例如,缺陷 數量 到達模式 系統崩潰和掛起的次數等.測試過程s曲線 追蹤測試過程也許是軟體測試階段管理中最重要的追蹤任務。建議的一種度量...

測試面試過程中的幾點困惑

最近在面試中遇到了很多困惑和無奈,筆者總結了幾條,與諸君分享。順便也談談筆者對面試的一些淺解。困惑二 我覺得 怪圈。很多人在面試的溝通中,非常喜歡用 我覺得 來開始回答問題。因為我比較喜歡用非常具體的場景來提問,那麼在該場景中按照邏輯上來講,必然存在著確切的因果關係或特定的解決方法。如果一切都是 我...

測試面試過程中的幾點困惑

最近在面試中遇到了很多困惑和無奈,筆者總結了幾條,與諸君分享。順便也談談筆者對面試的一些淺解。困惑二 我覺得 怪圈。很多人在面試的溝通中,非常喜歡用 我覺得 來開始回答問題。因為我比較喜歡用非常具體的場景來提問,那麼在該場景中按照邏輯上來講,必然存在著確切的因果關係或特定的解決方法。如果一切都是 我...